重生的第二百五十三天
虞园跟随着御驾,从第三个县城出发,一路路过第四个县城,第五个县城,一路上,都很是平静的没有发生什么事情。
这是虞园想见到也不想见到的。
想见到的是百姓生活安定,并没有什么糟心事,不想见到的是,一点事情都么有发生。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还是那么多人,根本不可能没有坏事发生,既然没有被她知道。
一来,可能是县令知府做的不错,都解决了,二来,可能是县令知府限制得不错,没有人能来御驾告状。
虞园不想把事情往坏了了想,可事实就是这般,不是那样就是那样。
不过,她也没有太多纠结。
没有来御驾告状,说明也不是什么特别重大的事情,是还能忍受的事情。像那个王寡妇,就是不能忍受,死也要来告御状。
那才是特别重大的事情,什么像东家偷了西家的鸡,县令却放过了东家,这样的事情就没有必要让她知道了。
这次御驾来到第六个州县,也是东行的最后一个州县,这个州县靠海。
老人都说靠海吃海,这个州县靠海的村子确实都是靠卖海货为生,这里一年四季店铺有商人前来收海货。
不过,也是因为靠海吃海,大家的捕鱼技术都是最原始的,无论是热天还是冷天,都不到多少大鱼。
夏天捕鱼可能确实比冬天捕到的多,可是夏天海货也难运输保存,这个时候远一点的商人都不会过来收,只有临近的州县的商人会过来。
夏天渔民补得多些,收货的商人少,能卖多高的价钱呢。
有时候,连卖都卖不出去。
而冬天,天气冷了,海货运输能运远一些了,商人来的比平时更多,需要的海货也更多,价格也高。
可是天气冷,谁人能够出海呢,海上冷,还危险,一不小心触冰,就有翻船回不来的危险。
守着一大片海,却从里面那不打多少财富,这是无数代渔民扼腕的事情。
以前,他们没有多少田地只有海,生活需要花销还要交赋税,日子过的那叫一个可不堪言。
后来虞园上位,在各地开了工厂,火车汽车出来了,来往的商人更多了,哪哪都需要人。
他们这些渔民,就算是不靠海,也可以养活一大家子。
一来二去的,时间年来,许多年轻人都去做其他营生了,只剩一些老人还在做着渔业,平时驾驾船去比较近的海域捕捞。
捕捞海货的人少了,商人又需要海货,期间不是没有人回来重操旧业,靠打鱼养家。
可那样苦啊,要是有更好的出路,谁愿意冒险在海上打鱼。
有这那么一大片海,那么大的财富却不用,虞园知道,也是这次东巡的原因。
虞园和御驾来到州县,在县令知府的安排下,住下了一个很有西方风格的小楼房。
一路风尘,即便没有受多少苦,虞园也有些疲累了,休息了两天,才带着知府县令,以及一干人等前去海边。
他们穿着便服来到海边,海
(本章未完,请翻页)
边风有些大,人很少。
知府不知道虞园来海边干嘛,可也没有说什么,在这他的官职是第二小的那个,没有资格开口。
虞园背着手站在高处,看着一望无际的海岸线,海浪一遍又一遍拍打沙滩,心中倒是涌起无限思绪。
不过,那些思绪都是无用的,只是做人难免的愁绪。
她左右看看,隐约见左边依稀有村庄的影子,问,“那是渔村?”
看着像是渔村,可也太破败了,一点都不想一路来见到的小洋楼,那些村房还是泥瓦房呢。
知府是知县的顶头上司,再怎么爱民,也不知道太过细节的东西。
知县治理这方州县,这里是海军驻扎的地方,知道肯定会经常有大人物前来,便一直都有做好自己的本分事。
平时任职的时候,也有经常到地方查探。
这海边,他是经常来的,自然认得那小渔村,“回女帝,那是小渔村,明叫鱼家村。”
说来也好笑,可能是海边的村子,往上几辈都是靠打鱼为生,取姓氏的时候也取的鱼姓。
虞园示意小渔村看看,路上问,“那渔村为何还显的那么贫困?”
她在州县转悠过一圈,好多地方都富裕起来了,住的不说是小洋房,最贫穷的也都有小平房住了,这小渔村不该这般贫困才是。
除非县令有失偏颇,让这方百姓受待遇不公。
知府都快要冒冷汗了,女帝的话,他多少是有些猜测的,这是怀疑县令呢,虽然怀疑的不是他,可县令是他治下的,要是县令出事,他也难辞其咎。
虞园的意思那么明显,县令怎么可能听不出来,“女帝请容小臣禀告,这小渔村啊,至今已经没有多少人居住了。”
原来,随着大周经济逐渐起来,小孩要到城里镇子上读书,成年人也要出去上班,这村子啊,除了老人,已经没有多少青年和小孩了。
青年和小孩是经济的主力,没有他们,小渔村怎么还能建起楼房。
而且,老人们都是生活简洁惯了,也不在乎建不建房子,就那么住着砖瓦房了。
虞园听罢没有说什么。
那哪里是生活简洁惯了,还不是心疼钱,心疼孩子在外面工作辛苦,不忍心孩子把钱花在为他们建房子上。
虞园:“那他们的孩子不带他们去镇子上居住么。”
县令想到这个也是一阵唏嘘,“他们倒是想带啊,这些老人不愿意,就是宁愿住得破败,也要守着这小渔村,说是有感情了。”
虞园点点头。
说话的功夫,他们一行人已经到了小渔村了。
小渔村平时不是不来人,有时候偶尔也有几个小商人过来收海货,可像虞园这帮这么有气势的,老人们还真没有见过。
不过,他们也不害怕就是了,就当做是来旅游的没有见过大海的内陆人。
一个老人修补着渔网,朝他们好意提醒道,“要看海啊,到那边去,那边风景最好!”
老人指的方向,正是他们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一行人来的方向。
虞园满脸笑意,走上前去,“老人家,我们就是刚从那边过来的,过来呢,是想看看小渔村的。”
老人:“哎哟,有啥好看的,都是些破砖瓦房。”
老人听说虞园是专门来看小渔村的,脸上都快笑出褶子了,不过嘴上还是说着没有什么好看的。
县令及县令看见虞园和老人相谈甚欢,都有些诧异,不过看见京都来的大人都见怪不怪的样子,又都安静下来了。
大臣们能不见怪不怪么,在京都的时候,女帝就这样了,一点架子都没有,随时随地都能和任何人聊起来。
最近一次,还是在京都大街逛,他们跟随在她的身后,不知怎么她就和街上扫地的妇人聊起来了,一聊还就聊了近半个时辰。
分开的时候,还很是舍不得的样子。
有这样的女帝,大臣也是不知道该欣慰,还是该心累。
虞园继续和老人聊,蹲在地上也不觉得累,“我听说渔村的村民最会捕鱼了,不知道你们村子里谁最会捕鱼啊?要是可以,我们想聘请他带我们出海一趟呢。”
很不巧,虞园问的渔村捕鱼技术最厉害的,就是面前这个老人。
捕鱼是个力气活,合该是年轻人最厉害才是,可是,不说了年轻人都去外面找活干了,捕鱼都没有人学了,这老人不就成了迄今为止最厉害的了。
海上危险,老人想要赚钱也不想让人去冒险啊。
老人不知怎么的就严肃了脸,一副要训人的样子,“你们回去吧,海上危险,不会有人搭你们去的。”
在老人看来,虞园等人就是不知道轻重的权贵家的子弟,只知道海上有趣却不知它危险,就想着去看看。
那是想看看就能看看的吗?
老人热爱捕鱼,那是他从小学到大的吃饭本事,有这本事还养活了一大家子。
因为这,老了老了,没有随着孩子的意,跟去镇子上生活。
海上那么危险,老人很热爱捕鱼,可也没有逼着孩子必须继承衣钵,做那捕鱼危险事。
虞园知道老人是好心,整个人变得更加柔和了,“老人的孩子都去镇子上住了么,我进来都没见有年轻人和孩子。”
说到孩子,老人倒是没有再恶言恶语了,“嗯。”
虞园摸摸鼻子,知道之前让老人生气了,夸到,“老人家这年纪了,肯定当爷爷了吧?不知是您得的事孙女孙子还是皆有?”
老人前几天才和两个孙子孙女在海滩边完了一天,这时眉眼都柔和了,话也变得多了起来,“一个孙子一个孙女。”
现在啊,年轻人不像以前那么爱生了,都那么忙,都不愿意多生咧,他们家,也就一孙子一孙女。
老人虽然不满,可是儿子儿女双全,他也很开心了。
虞园继续夸,“您看着这么智慧,那您孙子孙女肯定很聪明,学习很好。”
说着,虞园竖起大拇指。
老人一脸苦相,像是打开了话匣子,絮絮叨叨,“要是学习好就好咯……”
(本章完)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68read.cc。六八读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68read.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