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八读书 > 乱清 > 第四十七章 丽妞儿的万斤重担
加入书架 推荐本书

第四十七章 丽妞儿的万斤重担

小说:乱清作者:青玉狮子字数:1630字更新时间 : 2022-11-11 10:11:13
最新网址:www.68read.cc

关卓凡心念电转,脑海之中,慈禧的意图,已是昭然若揭。

皇帝亲政之前,皇太后“垂帘听政”,按照慈禧自个儿默定的“规矩”,皇帝十八岁才能亲政,荣安今年十五岁,还有三年才到十八岁,现在登基,三年之后才能亲政,则这三年,既由皇太后“垂帘听政”,穆宗时期的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的格局,就可以自动延续下去了。

如是,圣母皇太后不但还是圣母皇太后,而且,还是黄幔之后的那个圣母皇太后。

关卓凡心里,轻轻一笑。

我就知道,你是不会如此轻易的投降和放弃的!

好!寸土必争,死局腹中还想走出仙着,你果然不愧为叶赫那拉.杏贞,果然不愧为执掌帝国最高权力的圣母皇太后,果然不愧为……我的女人。

好,好得很。

应该说,慈禧的算盘,打的还是挺响亮的。

皇帝“大婚”之后,即有了亲政的资格,但并非必须马上亲政,这个,前头有圣祖的例子——十一岁大婚,十四岁亲政。所以,虽然荣安已经“大婚”,但如果仿圣祖故事,登基之后,搁上个两、三年再亲政,考诸“祖制”,并非说不过去。

更重要的是,虽然皇帝十八岁才“大婚”明显是过晚了,本朝更没有皇帝年满十八才能亲政的规矩,可是,奇怪的是,这么多年来,对于穆宗何时亲政的问题,不知不觉中,大伙儿都默认为十八岁了。

如果随便抓过一个亲贵重臣,问他,为什么单单穆宗毅皇帝十八岁才能亲政?他略一深思,必定张口结舌——是啊,为什么呢?

这个事儿,咱们先放一放,先说回荣安公主——不管穆宗年满十八才能亲政的“标准”是怎么出来的,反正,如果拿这个“标准”去套荣安公主的话,她登基之后,确实还得再过三年,才能亲政。

这些,就是慈禧那句“丽妞儿今年十五岁,还有三年,才到十八岁——这三年,该怎么办呢”的“理论根据”了。

而且,慈禧说这句话的时候,那个语气,让人觉得,皇帝十八岁才能亲政,根本就是一个自古以来天经地义、从不存在任何疑义的事情。

哼,哼,哼。

“回太后,”关卓凡从容说道,“这三年,到底该怎么办——”

说到这儿,他也故意的停了一下。

慈禧的心,也提了起来。

“臣以为,”关卓凡继续说道,“这不是臣下可以置喙的事情,一切都要恭请两位皇太后宸衷独断。”

慈禧大松了一口气,脸上不由就露出了笑意:“不管怎么说,还是要先听一听你的看法的。”

“统嗣大事,无分巨细,一切出于圣裁,臣没有任何自己的看法。”

慈禧心中,暗暗的骂了句:“虚伪!滑头!”

面儿上,自然还是一派从容温熙,“你这么说,是你谨守本分,不过,论私,丽妞儿是你的福晋,夫妻连心;论公,你是掌国的大臣,‘天子无私事’,咱们还是要商量着办。”

“臣……恭聆慈谕。”

慈禧沉吟了一下,轻轻叹了口气,说道:“丽妞儿这孩子,什么都好——心眼儿好,人也聪明,就是又一点……没读过什么书,唉!”

好,来了。

“亲政——”慈禧秀眉微蹙,“别的不说,总要能看折子!丽妞儿眼下……我怕,她还看不了折子吧?”

说实话,目下的荣安公主,能不能看折子,关卓凡也不知道,反正没有试过。慈禧指荣安“没读过什么书”,却基本算是事实,清朝对于皇子的教育的重视,为历朝历代之冠,但皇女的教育,就没有人管了。

不过,俺们荣安公主,在宫里的时候,是跟出身诗书大家的慧妃,很恶补过小半年的文化知识滴;“釐降”迄今,在丽贵太妃的主张下,更是一直课读未断。如今的水准,虽然还不能和丽贵太妃心目中“北边儿”那位“假想敌”——敦柔公主相提并论,不过,较之拜慧妃为师之前,如今的丽妞儿,早已不是吴下阿蒙啦。

这些情况,慈禧并不知道——也不能现在就跟慈禧说,不然,像极了关卓凡早早儿的就布下了局,处心积虑的拿自己的老婆,谋嗣皇帝的位子。

特别是荣安公主拜慧妃为师的时候,刚刚明发了指婚的懿旨,离正式“釐降”,还有好几个月;穆宗毅皇帝的龙体,更加还是好好儿的——那个时候,你就替你未过门儿的媳妇儿盯着太和殿的那张宝座了?

那真是——其心可诛了!

事实上,那个时候,关卓凡确实已经在盯着太和殿的那张宝座了,不过,荣安公主的“进修”,却不是他的首尾,那是他丈母娘替自个儿的女儿着急,怕她嫁了过去,被女婿的另外一个老婆给比下去了,所以,“临阵擦枪,不快也光”。

于是,关卓凡只能含含糊糊的答了声:“是。”

“说起看折子,”慈禧说道,“还真不是认字儿就行了!想当初——”

顿了顿,“辛酉年的时候,我如果不是已经替文宗皇帝看了两年折子,根本就不会晓得,该怎么跟肃顺、载垣、端华他们斗?什么都不懂,什么门儿都摸不着,还不是他们说什么,就是什么?‘垂帘听政’什么的,那更加是不必指望了!”

这倒是实情。

“太后睿智天授,”关卓凡说道,“岂是臣下可比?”

慈禧轻轻一笑,“得,你别在这儿瞎吹捧了。”

顿了顿,“不过,和你轩亲王虽然不能比,在女人中间,我大约还算是聪明的——这个,大约也不算自吹自擂。”

“太后天纵英明,臣如何能够……”

“得,得!”

关卓凡只好住口。

“另外,”慈禧啜了口茶,缓缓说道,“我到底年纪大些,见过的人、经过的事儿,都要多些——丽妞儿不会比我笨,可是,到底年轻!小人儿才十五岁,一登基,就亲政,万斤重担,一下子就全搁在了肩膊上,泰山压顶的,叫她怎么吃的消呢?”

“呃……是。”

“看折子是一码事儿,”慈禧说道,“见军机又是另一码事!”

顿了顿,“哼,你们这班人,哪一个是好应付的?‘上头’一句话说错了,你们在下头,嘴上不说,肚子里偷笑——”

关卓凡颇为狼狈,“臣等万万不敢!臣……”

“算了吧!我还不知道你们?”

关卓凡只好把下面的话咽回去了。

“我脸皮厚,”慈禧说道,“你们笑话,我可以不在乎,丽妞儿可不行!她一个小女孩儿家家的,脸皮儿薄,可不能由得你们取笑!”

嘿,这口气,好像……十月怀胎,生下荣安公主的,不是永和宫的那位,是您圣母皇太后呀!

还有,由头到尾,死死扣住荣安公主“小人儿”、“小女孩儿家家的”,翻来覆去一个字——小!

潜台词就是:你还没有亲政的资格。

“除了见军机,”慈禧继续说道,“别的大臣——入觐的、陛见的、陛辞的……也多!”

顿了一顿,“特别是外省督抚入觐!曾国藩、彭玉麟、左宗棠、李鸿章那一拨儿……见这班人,比见军机,还要麻烦!军机好歹都是自己人,笑话也就笑话了,他们那班人……哼,那是一句话都不能说错的!不然,岂不就叫‘外头’小觑了朝廷?”

“呃……”

“呃”归“呃”,慈禧说的,确实是有道理,接见陛见、陛辞的督抚,是一门不小的学问。

朝堂之上,君臣对晤,虽然大多都是套话,可是,语气吞吐、关节出入,都有讲究,一个拿捏不当,入觐的督抚,以及盯着是次入觐的上上下下、里里外外,都可能产生不必要的误会。

还有,套话之外,也要有实在的内容。

督抚入京,正常情况下,和君主的会面,只有陛见、陛辞,按照仪制,这两次会面的时间,都不能太长。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该了解的情况了解清楚,该交代的事项交代明白,通过被接见人,充分遂行君主的意志,并和被接见人建立和维持必要的感情——通通都是学问。

这些,不像朝政的决策,可以委诸军机——话得从你自己嘴里说出去,别人是替代不了的。

当然,实际的情形,也没有慈禧说的那么严重,陛见、陛辞的时候,“上头”有一、两句话说的不怎么到位,不算一件特别稀奇的事情,“外头”的人,也不至于因为一、两句话,就敢“藐视圣躬”。

不过,错话说多了,可就另说了。

两宫垂帘,说错话的,一般都是“东边儿”那位,慈禧自己,那是很少会说错话的。慈安呢,也很有自知之明,两宫皇太后同时接见陛见、陛辞的大员的时候,话大多由慈禧来说。

可是,如果宝座之上,黄幔之后,只有母后皇太后一人——譬如慈禧生病,或者像现在这样,“出巡”,“出居”,慈安就避无可避,逃无可逃了。

如是,母后皇太后就深以为苦了。

反正,慈禧说来说去,言下之意,都是荣安登基即亲政,火候还嫌不足呀。

“我觉得吧,”慈禧说道,“总该替丽妞儿找个帮手才好。”

帮手?这个说法有趣,想来,就是您圣母皇太后喽?

“你看,”慈禧闲闲的说道,“你加个‘摄政王’的头衔——这三年,就由你来摄政,如何?”

什么?!

*(未完待续。)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68read.cc。六八读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68read.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