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八读书 > 汉中祖 > 第275章《凉陇民政》后续
加入书架 推荐本书

第275章《凉陇民政》后续

小说:汉中祖作者:周府字数:1234字更新时间 : 2022-10-16 04:48:44
最新网址:www.68read.cc

,最快更新三国:汉中祖最新章节!

秋收时节,官道上千余人的车驾队伍缓缓向北而行,旌旗飘扬,甲士魁梧壮实。中央的马车简朴而又素雅,完全看不出这是大汉天子的车驾。

自诸葛亮上疏《再出师表》后,诸葛亮因孙权书信问题交涉,故刘禅先于诸葛亮大军开拔先前往陇右。

道路两侧错落着金灿灿的稻田,壮年男丁于其间劳作,老人在旁帮衬着,妇孺拎着茶水穿行在阡陌中,一幅其乐融融的景象。

淘气的孩子们在孩子王的指挥下,彷照官道上的羽林卫列队行进,但却走得歪歪斜斜惹人发笑。在大人的喊声中散去,跑回自家田亩帮助家人劳作。

相比于伐凉回师的那时候,如今大汉百姓的生活富裕很多。三四年间,不仅没有征调士卒作战,也没有大规模举发徭役,百姓可专心于田亩劳作,加上朝廷推广田政以及水利法,现在的蜀中百姓家家户户皆有余粮。

不过这一切将要在不久后打破!

刘禅看着车外的繁忙的景象,笑道:“淑儿在狄道时,可见如此景象!”

刘禅这次北巡陇右,将刚刚生产完不久,来自陇西李氏的李淑带上,让她看看久违的陇右风景。

李淑自然也是知晓眼前的陛下为何所喜,顺着他的意思说道:“陇西常有兵乱,如此富庶繁荣之景,少之又少也!”

闻言,刘禅不禁叹了口气,说道:“天下纷争数十年,不知何时可定。”

“臣妾虽不知何时可定天下,但妾以为定天下者,非陛下莫属!”

李淑伸出柔荑握着刘禅的手,柔声问道。

刘禅笑而不语,拍了拍她的手背。

不得不说,陇西李氏家教还是不错,不仅李轨能力出色,李淑也识大体。李淑虽其母乃西域秦胡之后,但李氏对她并没有苛待多少。

自从李淑入宫后也没作妖,

而是处处以张皇后为主,凡是有陇西特产寄来,都有发于宫中诸人,因此在宫中人缘极好。

至于其兄李轨,二年前李轨已经被刘禅从羽林卫中调出,外放到霍弋帐下,驻守在安定郡前线,由霍弋调用。

车外,亲卫禀告道:“陛下,将至汉德可需停下休整片刻,再行出发。”

刘禅看了眼有些疲劳的李淑,喊道:“可!”

……

长亭中,李淑与侍女独在帷帐中,而刘禅则是与郭攸之、董允几人在外熘达,活动僵硬的四肢。

刘禅负手背腰,缓缓踱步,说道:“凉陇久经战乱,今虽初安,但远不及凉汉富庶。今休昭赴凉陇协助季常(马良)、季阳(吕乂)推广《凉陇民政》可谓是责任重大。”

数年前,刘禅任命董允、诸葛乔二人赴凉陇撰写《凉陇民政》,却不成想此工作量远超众人想象。凉陇位于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交界处,远非益州这种单纯的农耕区可比,加上大汉平定凉陇不久,基层还没渗透下去,这导致《凉陇民政》成书困难。

至今《凉陇民政》也才初有草稿,农业部分已经完成了,还需优化,畜牧部分还在难产中。

农业部分其中就包括水利部分以及耕种技术、各地适宜的农作物。这部分已经在二年前推广下,这次董允赴凉陇就是为推广中出现的问题纠错。战要打,新政推广不能断。

从随刘禅武担山耕种,到参与撰写《益州民政》,再领人单独撰写《凉陇民政》,董允现在可谓是大汉的农业专家,对大汉各地农事信手拈来。

在刘禅与诸葛亮的带领下,大汉的高层官吏相对务实,少有高谈阔论者。即便是士族大家最多的曹魏在曹叡的治下,也严厉打击清谈阔论、结党营私者。

在公元232年,也就是去年。司徒董昭上疏言,国内利弊,希曹叡惩戒国内虚伪不实者,欲结党营私者。故曹叡的纳司徒董昭之言,发出严厉的诏令,斥责、罢免了诸葛诞、邓飏等人。

“不敢,二州刺史皆乃治国之才,允往凉陇不过为二君助力而已。”董允谦虚说道。

“休昭过谦,休昭所献《凉陇民政》,其中所言甚好。因地制宜,阴平、武都二郡,宜种水稻,其余诸郡可辟水利,广开水田;贫瘠之地,种以冬麦,或种粟、豆。于诸郡县广推水磨(硙)。”

董允在接触冬麦种植后,随即发现了石磨这一个重要的搭档。查询古籍《桓子新论》及访当地老农后,并让工匠制作水碾磨(硙),借助水力可磨麦。

董允发现其便利后,将此法写入书中,作为《凉陇民政》农事部分的重中之重,建议各地推广。同时让官府新建水碾磨,百姓碾磨小麦时,收取一定的费用,充实府库。

要知道中国春秋时百姓以粟、黍为主,战国时小麦的重要性上升,粟、黍开始衰弱,秦汉时小麦便成为北方时期的主要农作物。其中原因在于便是石磨的推广与出现,使得由粗粮成为细粮。

先前没有石磨之时,小麦去壳这个行为称为春米,利用木棍与容器的相互作用,将小麦的壳给去掉,十分辛苦,因此秦汉妇女五刑中就有刑春这一刑罚。出现了石磨之后,通过两个石面可以将小麦去壳,比先前春米更为省力,甚至还可以磨成面粉煮成面饼。

如果水碾磨取代的话,用《桓子新论》言,‘役水而春,其有利百倍’。因此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从而对凉陇地区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至于利用水碾磨收税,则是刘禅的建议。并非刘禅想要苛捐杂税,而是水碾磨这种大型的工程,除了豪族大姓外,一般家庭是无法搭建起来的,即便搭建起来也难以维护。

如果大汉官府不出面建设水碾磨这种公共设施,一旦被地方上的豪族大姓所掌握,将有利于他们强取豪夺,积累财富。就如同后世电力、水利设施一样,如果非国用,一旦到了私人手上,将不是利民工具而是害民工具。

大汉可以利用通过水碾磨收税,进行维护水碾磨等水利设施,不至于水碾磨荒废。

因此,在刘禅的批阅下,在诸葛亮内府的支持下,于凉陇各地新设水碾吏一职,用以治理水碾磨这种水利公共设施。

听闻于此,董允轻扬嘴角,拱手说道:“此乃臣本职也,臣受陛下所命,编《凉陇民政》,以供朝廷、各地官吏使用。又得陛下之策,臣不敢贪功,陛下乃首功也!”

刘禅哈哈大笑,也不反驳,毕竟难得董允夸耀。

当初撰写《益州民政》,刘禅借着推广新农具命人撰写,后面推广于各郡县,饱受官吏追捧。毕竟农业社会,最大的问题就是信息交流隔阂。

比如官吏一旦到了新的地方,需要继续适应本地的生活及工作内容。但拥有了《益州民政》可以帮助他迅速地融入当地。这是以前所没有的。对于中央官员来说,《益州民政》无疑是非常好了解地方的内容。

到了陇右、凉州后,许多蜀地的官吏无不怀念当初的《益州民政》,最终在马良、吕乂二人上疏下,刘禅命董允牵头撰写《凉陇民政》。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68read.cc。六八读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68read.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