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梓潼兴学,糜照南巡!(1)
由于左汜在乡民中很有威望,因此梓潼县的农具推广很顺利。
同时梓潼县内的蒙学建设的也差不多了。
何攀、费立两人直接将官衙附近的房屋拿下了做蒙学地址,因此修葺一番即可,如今已经建成,刘谌、张遵便出席了剪彩。
有了刘谌、张遵背书,加上大族支持,蒙学很快便迎来了学子。
“大王据统计,应有一百六十多人!”
“其中六十多大族子弟,剩余皆是寒门学子!”
何攀汇报完情况,费立便将教学计划上报给了刘谌
“大王,臣与何长史根据杜郎中分的八科重新整理了教材,请大王查阅!”
刘谌拿起费立整理的教材看了起来,要不说有能臣辅佐就是轻松。
何攀、费立两人整理出来的教材非常好,刘谌基本不需做改动。
不过看到课表的时候,他发现了个问题。
“格物课为何不在表单上?”
这时,何攀出口解释道
“大王,格物一科内容复杂深奥,宜待学子们习得文字之后再做教学!”
何攀说的很有道理,而且他说完之后还补充了一句
“格物之学多是些不传之秘,若被有心之人学到...”
难得何攀想的这么周全,不过还有一事需要确认。
“武艺一科由谁来教授?”
“张太守为主,左汜为辅”
这个安排还不错,文学、度支、法律、工事、兵事、农事、礼事、格物再加上武艺,便有九科,绝对能让这些学子过的十分充实!
这时费立又补充说道
“大王,文学一科便由大王主持开课,教材便是《千字文》!”
刘谌一听,也觉得可行,于是便同意了。
接着他命令麾下制作出了简易的书板和炭笔,悬挂于课堂之上。
第一堂课,刘谌为了打样,便把所有教师喊到教室中旁听。
刘谌在开课前也立下规矩,并宣告了一遍校规。
“课上若有疑问,举手示意!”
“蒙学中食宿俱全,所有学子需得在校中寄宿!”
“伙食由蒙学提供!”
“早晚出操,锻炼体魄!”
“舍友、同学便是尔等未来的伙伴!”
“若需回家,则要报备师长!”
“...”
“尔等可明白了!”
这些规则在入学之前,便由何攀、费立等人宣读了一遍,众人自然清楚。
不过人群中还是有不服的,比如文祷
“大王...”
“叫我老师!还有发言之前举手示意!”
文祷没得办法,只能举手示意,刘谌点他回答
“有何疑问!”
“严禁出入这条,管理太过严格了!”
文祷不是文氏嫡系,作为旁系,他在族中身份不高不低。
不过他家境还不错,家中也是有点余粮的,所以不太适应刘谌定下的规则。
可刘谌却不理会他的疑问,直接说道
“若有不服,可以退学!”
此话一出,立刻在大族子弟中掀起了大波澜。
他们很多都是十岁左右的少年,也有几个家中境遇不错的。
虽然在入学之前知悉了校规,但是看到刘谌如此严格,他们不禁产生了动摇。
果然,便有几个意志不坚定的立刻举手示意
“大王恕罪,我等退学!”
“大王恕罪...”
刘谌看了下,
也就三五个,便直接表示
“好,尔等出去吧!”
接着又看着底下众人说道
“还有要退出的吗?”
“仅此一次机会!”
这次,人群中又有一人举手,刘谌一看,似乎是位寒门子弟,只听他问道
“老师,若是家中出了大事,可以请假吗?”
“可以,若是家中出了困难,蒙学中能帮则帮!”
“感谢大王,我明白了!”
接下来的众人都没有想要退出的,刘谌便开始了他的第一堂课。
“上课之前,我会先点名,各人也需做一遍介绍,只需说自己姓名、籍所、志向即可!”
众人在刘谌的安排下开始自我介绍,这时刘谌才知道那名问问题的寒门学子叫夏匡
“我叫夏匡,梓潼县五妇乡人,志向便是成为大王护卫!”
夏匡可是见识过刘谌冲击群盗时的威风模样,那时他就再想
‘大丈夫,就该横刀立马,除贼卫国!’
“...”
“...”
众人依次介绍完,刘谌便指着板书上的《千字文》说道
“第一堂课,在识字之时,同时学习一些典故!”
“随我一字一句念”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
就这样一堂课上了一个多时辰。
课后,刘谌让手下分发了粗纸、毛笔给到学生,接着费立出列,教起了他们书法。
刘谌现在还没办法给每人一套教材,只能由他们自己抄写,同时学习毛笔字。
体魄锻炼则直接由左汜来教导,虽然一天也就四节课,但是学生们过的非常充实,一下课便跑向了食堂。
课后,何攀、费立向刘谌总结起了教学的经验。
费立更是为刘谌分配好了教学顺序。
“大王授课时间,一月只有三次,分别在上旬、中旬、下旬!”
一个月跑梓潼三次,对刘谌来说问题不大。
“如此甚好,梓潼军中情况如何?”
张遵立刻反应,详细说道
“梓潼库粮加上缴获所得,养五千兵毫无问题!”
“梓潼郡兵有一千,算上收拢贼兵所得,已有两千”
“如今依旧在附近乡县征兵!且绝对不会耽误春耕!”
“善!”
“农具之事已经开始推广全县!”
“善!如今粮草不缺,速速练兵!”
众人应下之后,刘谌还不忘修书一封给到董厥。
此刻董厥已经在汉中督造诸葛庙,不过按照工期,应该还要一个多月左右。
刘谌打算之后一路巡视关卡,然后同姜维一起制定计划。
做完这些,刘谌便收到了糜照的来信。
糜照此行前去南中探路,并不是一个人,他是和流放的大族一起。
朝廷的对于流放南中的大族也是有安排的,便是让他们落户当地,作为朝廷耳目。
而这些人作为外来户,想要过的舒服,就必须依靠朝廷!
糜照走的是牦牛道,此刻已经到达了邛都县(今西昌市)。
邛都南山出铜。有邛都河,河中有蜯巂山(今西昌市南之泸山)。
有温泉穴,冬夏常热,其源可汤鸡豚,下流澡洗治疾病。
糜照便知道如今许多名士也会温泉游玩,如今这个时代的人认为温泉可以治疗疾病。
不过其余水系就不行了,多是不能饮用之水。
邛都夷汉混居,且夷人多为豪族奴仆,好在街上多有汉人商铺,繁华程度虽不及成都,不过也比糜照预计的要好!
这也是多亏了张嶷!
张嶷初为太守之时,郡内颓废,多蛮夷种落,他也只能筑小坞居之。
如今诸种服膺朝廷,才能看到街市繁华之景。
看到来往行人中有挽髻如椎、穿前襟向左衣服,且辫发的夷人,一旁的向导为糜照介绍到
“贵人,这便是巂、昆明诸落的夷人!”
“这些降伏于我朝较早的已会一口流利的汉话,邑聚而居,能耕田”
“各部落有君长,有些还在大汉为官!”
糜照看他们说话,确实和汉人无异。
这时,糜照看到一群身着艳丽的男女,他们身上服饰复杂,似有金、银、铜、玛瑙、翡翠等物,颇为显眼,便问向导
“那是何种夷族?”
向导一看,便在糜照耳边说道
“贵人,那些并非我大汉子民,而是云南以北,越嶲以西的白狼羌部!”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68read.cc。六八读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68read.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