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八读书 > 鼎定河山 > 第五章 竹杖芒鞋
加入书架 推荐本书

第五章 竹杖芒鞋

小说:鼎定河山作者:品涩居士字数:1554字更新时间 : 2022-10-14 06:54:36
最新网址:www.68read.cc

世间一蹴而就之事鲜矣,尤以读书一事最难,十年寒窗未必能一朝成名,科举之业更是难上加难,正所谓“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是也。举业,非简单一“勤”字所能功成。勤固能补拙,怎奈此事更需天赋。

沈致信五岁识文,八岁进学,十四岁过县试,府试折戟,自是个实实在在的读书人,但也应了“前景可期”四字。其早先在左溪乡学为塾师赏识,颇多赞誉言词,及至入了信江书院进学便“泯然众人矣”,盖因书院聪敏者众,稍一不慎便流于平庸。

而冯过虽未能冠盖书院,却也算得上是其中佼佼者,若非先生言称其尚是舞勺之年,锋芒太露反而不美,有“厚积薄发、循序渐进”之建言,压其椎囊数载,否则冯过说不得早已过了院试身具秀才功名了。

迂腐哪,明了此节,冯过免不了吐槽一二。有道是“出名要趁早”,“神童”这种祥瑞不多见,却也不罕见,纵观那些个青史留名者哪个不是才华卓绝、惊才绝艳的?名气、名声、名望,原就非唾手可得而需长年积累,这其中不乏方仲永,却也实在毋需顾首顾尾。出类拔萃、鹤立鸡群,有何不好?有甚顾忌?只是,冯过素来敬重先生,对先生所言唯命是从,自是无有不允。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此乃大昌名儒韩退之《师说》一文中名句,但后面还有“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和“师不必贤于弟子”这类吐槽呢。

先秦时期百家争鸣,儒、墨、道、法等派著名学者各自收徒,有志于求学者可择师而事,成为某个学者的门生。不过情况很快发生了变化,在以察举、征召、品评为取士手段的两汉时期,师生关系很快演变为作为博取官职的工具。

如东汉时期受到皇帝赏识的经学家贾逵,他的门生弟子往往都被挑选为郎官,学者无不羡慕。这样问题就来了:想要求官者,往往投靠在权臣门下做“门生”,甚至与学术完全无缘的外戚窦宪、宦官王甫等,都有自己的“门生”。东汉末的徐干评论说:“为之师而无以教,弟子亦不受业”。

蜀汉先主刘备少年时期曾经拜学者卢植为师,他“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大概没有从卢植那里学到什么文化知识,但幸运地结识了不少同学。后来刘备在乱世中投奔老同学公孙瓒,捞取了政治生涯中相当重要的一桶金。

此等“门生”自然不可能不尊重“老师”,不惜为“老师”馈赠厚礼,恭敬毕至,甚至亲执贱役,甘为奴仆。

士人们尊师重道,会得到很可观的回报:身居高位的老师,在仕途方面当然会照顾自己的门生。考官们虽然从未教书,却总是收获满门桃李。

那么,真正从事教育工作,甘作春蚕蜡炬,教书育人的那些人呢?

事实上对于自己的塾师或业师,士子虽不见得不尊重,但比起“座师”和“房师”,其礼遇程度相去甚远。

“傍人门户”、“半饥半饱”的塾师生涯,是塾师的普遍状态。一份教书的工作,在古代被称为一个“馆”,普通读书人觅一个待遇好的“美馆”并不容易,许多穷酸秀才压根就觅不到。

究其根由,一来某些塾师确实水平有限。只要粗通文墨,会念《三字经》《百家姓》,就可以去教学生了,白字连篇的塾师并不少见。

再者是塾师教育不得法。大部分蒙师只教学生念书,而不作讲解,大群学生扯着喉咙一齐念诵,场面壮观。为适应这种老师的教学方法,启蒙读物一般写成整齐押韵的三字句或四字句,方便学生念诵。

如果蒙童还想进一步深造,比如研读《四书》以便考个秀才,就需要找个有功名和身份的老师——总不能,让一个自己都考不上秀才的老师指导学生参加科举吧?

是以,有秀才功名,能教学生作八股的老师,自然会赢得更多得尊重。

当然,如果你中了进士,点了翰林,做了考官,会更加被学生尊重。到那个时候,你会成为许多举人、进士的“座师“、房师”,你的门生对你毕恭毕敬,俯首帖耳。

总之,老师的受尊重程度,与他们的功名和官职正相关。这并非完全是趋炎附势,主要还是因为:你的功名和身份越高,便能给学生提供的东西就越重要,你对学生的“师恩”便越深重。

不过,凡此种种在“信江书院”是不得见的,盖因书院名声之盛丝毫不逊于闻达于秦楚时期的应天书院、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与“四大书院”相较,以境内河川命名的“信江书院”建立至今不过百来年,似显底蕴不足。然则自陆玄以下,书院历任山长莫不是名师大儒,便是书院授课讲师也多有进士中试的贤达,至于自书院出来的士子亦不乏官居高位者,可谓是传承有序,美名远扬。

如冯过的业师资哲便是当世名儒。

资哲,字既明,号清溪。《九歌·东君》有云:夜皎皎兮既明。《诗经·大雅·烝民》又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哲而既明,意“一尘不染”也。

信州横峰资既明,少有才名,廿三岁中试,位列二甲七名,点为翰林院庶吉士,十二年后升翰林院掌院,是为储相,人皆言其必入内阁。然其一心钻研学问,致力于著书立言,三十八岁时父逝丁忧,而后母逝,乃辞官守孝,从此离庙堂而处江湖之远。

因与书院山长任怀任思齐相交莫逆,资哲受了挚友再三延请,乃入信江书院教授经义文章。

清溪先生博学天下名,更写得一手好文章,屈身信江书院授课实乃大材小用,书院有其坐镇当得起“蓬荜生辉”四字,前来求学的学子亦是倍增。于冯过而言,有明师指点学业,自是事半而功倍。尊师重道,放在资先生这,恰显文人本色。

冯过对这位大贤自是打心底的尊重,事师之犹事父也。此次左溪之行,一为中秋拜节,顺带也受了先生之托去灵山拜访隐者。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饶是有沈致信领路,想要在茫茫大山中找到目的地也不是件易事。

汗珠一串串滴落,湿透衣背的感觉可真不好受……冯过大口大口喘着气,只觉双腿灌了铅般沉重,还是得锻炼啊,身体方是革命的本钱,可千万别成了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迂腐书生了。再看看闲庭信步般轻松自若的沈致信,冯小七顿觉受到了万点暴击,真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啊。不过,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这世上可没有谁精谙所有。三舅在灵山畔长大,打小就奔窜于山林间,身体素质可远非冯过可比。

都说望山跑死马,看着峰顶近在咫尺,似乎举步即至,但这都攀爬了近一个时辰,举目仰望,峰顶却似在云霄……太难了。

其实,清水乡这边的灵山不如石人乡那侧巍峨雄峻,但胜在竹林似海、奇石丛立,景致幽美清奇。大山延绵亘横数十里,蜿蜒起伏,乃是天下道教第三十三福地,中有道观九十九,另有大小庙庵近百,这也应了定国佛道并重的国策。

奇怪的是,灵山左近便有大量的佛教信徒,冯过的外祖母便是其中之一。至于道教,反而信奉者极少。

冯过要拜访的乃是灵山“白石观”的一名道士,唤作灵云子,也不知道资既明如何与其有旧。

沿着竹石小径盘旋而上,总算是到了半山腰的白石村。

村子很小,沿着缓坡散落着十来户人家,多是低矮的瓦屋,篱笆墙内鸡鸭成群,一篷篷的翠竹或高或低渐次分布。村子那头是一垄垄的梯田,村民们正在收割稻田,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定国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得益最大的自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自古以来,朴实的农民向来最容易满足,幸福指数极低。可惜的是,仅仅是三餐一宿这样最基本的诉求,也不是所有农民都能得到满足的。

问过一个在门前晒谷的老妪,得知“白石观”便在村后不远处,二人松了口气,终算是找到地方了。

沿着竹林小径前行数十丈,但见一间茅屋坐落其中,屋顶铺着一层竹叶,略显破败。草屋周遭尽是竹木,环境固然幽美,却显孤零。倒是屋角种了两垄菜,一垄萝卜一垄葱蒜,很是增添了几分生气。

二人这才明白先前那老妪怪异的眼神从何而来。这“白石观”何其的名不符实啊,简陋若斯,丝毫未见道观的痕迹,更遑论有香客礼拜了。啧啧,莫如唤作“白石草庐”更贴切。

走上前唤了两声,并无人回应。又见柴扉虚掩,冯过正踌躇着待推门而入,便见得那头一人从坡下慢慢的走了过来。

虽离的远了些,冯过见得那人装束,忽而忆起一句词来: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68read.cc。六八读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68read.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