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大战略
王宗濋趁机说道:“本朝在南海与诸国颇有商贸往来,但据钱喻清所言,商贸最为频繁的还是大食人,大食人对本朝的茶叶、丝绸、陶瓷、布匹有极大的需求。”“想要在南海与大食人扩大商贸,就必须在占城设立一个大的港口,作为南下三佛齐国的落脚点。”提到打仗,王宗濋脑瓜子是浆糊,但一提到赚钱,王宗濋这种奸商,立刻把账目算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如此,打通南海商贸,全然不是问题。”秦桧说道:“虽然新州被朝廷收回,但占城国尚有大量残余势力,他们随时可能反攻,若是将占城并入安南都护府辖制,朝廷可随时从安南调兵,不需要再额外设立军镇,可为朝廷在南海节省大量军费支出。”王宗濋忍不住怼道:“新州就在海边,只需由海军驻守即可,根本不需要安南都护府出兵驻扎。”“王太尉莫要生气。”秦桧心平气和地说道,“某也是考虑到朝廷国库支出。”王宗濋说道:“秦相公言重了,我没有生气。”秦桧又说道:“王太尉,格局要打开,朝廷在南海投入了大量军费,在现在一切尚未明朗的时候,不宜再增设额外支出,否则即便是陛下答应了,但户部和谏院的那些人恐怕也会有意见。”他补充道:“陛下是圣明君主,圣断之时,会兼听多方意见,吾等臣子,当为陛下分忧,而不是给君上添麻烦。”秦桧说这话,可就诛心了。王宗濋立刻要发作,却被赵桓打断了:“好了,秦相公说得也有道理,一切未明朗,风险确实很大。”“臣也只是实话实说。”秦桧立刻顺杆爬,“而且若要对夷人施以王化,还需要在那里置办学校,传播汉字,推行礼制,否则,永无安宁。”“钱喻清在信中跟朕说,占人与大宋商贸的兴趣极大,可先置办大宋银行,加深商贸往来,让一些当地权贵亲近大宋,等商贸利益稳固后,再置办学校,传播汉字,推行礼制教化。”赵桓说道,“朕觉得可行,至于占城其它地方,朕倒是觉得暂时没有必要特意出兵去讨伐,先就新州做建设,有利于福建、广东商人南下即可。”秦桧听赵官家这语气,还是打算让钱喻清去经略占城,便想继续给赵官家算一笔军费的账。但是赵官家却不给他说话的机会,继续说道:“至于钱喻清在此次征讨占城过程中招募了数千海军,组建一万水师,朕觉得也一并留下来,朕打算让他就用这一万海军好好疏通疏通整个南海。”“这个……”秦桧终于插上话,“陛下圣明,但若是继续维持,恐怕军费会继续往上涨,仅仅一年的南海军费就要至少100万贯以上,现在朝廷每年从南海收益是200万贯,若是要每年投入100万贯,朝廷从南海的收益增长至少要大于100万贯,否则国库平白无故增加支出,必然会影响到其他方面的建设。”八壹中文网秦桧这说法倒是没有问题,任何一个国家都不会脑子抽了做赔本买卖。就算是为了一时的面子,可是能维持多久呢?王宗濋立刻说道:“据臣了解到的,占城的粮食是一钱每石,卖到大宋来,七钱每石,若是一年运输500万石,可以赚300万贯,出去船、人员俸禄,朝廷要在占城再赚100万石是没有问题,更不必说还有其他商品。”“王太尉这算的是朝廷的商社南下运输粮食,但是其中也有民间诸多商人,朝廷一年运不回来500万石粮食吧?”“那更简单,设立海商税,所有在占城停靠的船只,一律要收取海商税,仅仅占城一年的海商税50万贯以上没有问题,加上朝廷商社在占城的获利,足够一百万贯了。”“其他人呢?”赵桓看着赵鼎、何栗、蔡懋和赵构。“臣也估算了经略南海之后朝廷最高可以拿到的收入,每年大概在1000万贯,这足以灭夏之用,且经略河西,开通西域的经费也足够了。”赵鼎说道:“说明南海有巨利可图,臣觉得钱少卿既然如此了解南海,便交给他一手去操办,朝廷还是不要过多干涉,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蔡懋也说道:“臣也觉得是。”何栗也赶紧出来表态:“臣附议。”“既然如此,就先将占城交给钱喻清,至于南海经略一事,便依照王太尉的策论来。”秦桧也不敢再多说。赵桓又补充道:“王太尉的海商税管理还是有些粗放,朕倒是觉得,海商可施行海商引管制,配套商社登记制度,在登记之时,是经营粮食,还是大木,香料,皆要登记清楚,市舶司要对商品做分类,在检查海关之时,按照货品售价进行抽税,如此才更加合理。”王宗濋知道赵官家这一波是在帮助自己,连忙说道:“陛下圣明,这是臣没有想到的,臣立刻回去重新草拟。”王宗濋这策论其实很清晰,但主要还是说了整个南海的大战略:一、在占城的王都新州设立一个经济商贸点,配套海军和大宋银行,保证交钞和贸易的正常往来。二、建立海商税新政。三、在杭州、泉州、广州设立境外夷商居住区,以便更好的贸易。四、在琼州设立大宋南海商社分社。五、派使者前往三佛齐,打通整个南海商贸线。赵桓又补充了一句:“琉求岛可不能落下,这事你也去安排安排。”“是!”“康王。”“臣在。”“农贷新政现在情况如何?”“回禀陛下,京畿路所有均田承租的农民都已经贷款出去,京东和京西两路也已经有一百三十万人借贷,至于京西南路,臣专门问过,借贷人数也已经超过十万。”赵构说道,“目前借贷已经覆盖北方诸路,至于南方的淮东和江东,各地农政银行才刚刚开始设点。”赵桓又问道:“一共贷出去了多少钱?”“总数额预估在700万贯。”赵构说道。“王太尉对农政借贷这个数额有何看法?”“这700万贯借贷的人皆是均田承租的农民,他们用这些钱买种子、农具,还有的是直接买粮食吃,臣觉得,这个数额还将继续扩大,大宋朝有七亿五千万亩田,现在被均田承租新政覆盖的,才仅仅三亿亩而已,当七亿亩良田都在朝廷新政之下,若有一千万户人家种田,每一户拥有的农具,铁器至少得在二十斤以上,才能完成一户耕种70亩的任务。”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68read.cc。六八读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68read.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