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私访
皇帝则先是死死的盯着那块厚厚的苫布,又发现刘二身上穿着的,居然也同样是这样一块苫布,看上去十分臃肿,但他举手抬足之间,动作却一点都不显迟缓笨拙,引起了他的好奇。
“刘兄!”皇帝双手施礼道:“朕……真,很好奇,你穿的是什么衣服?看起来笨重,动作却很灵活,为何要穿的这么厚重呢?”
刘二闻言回道:“这位兄台,你算是问到点子上了,”刘二满满的自豪感,扭动了一下身躯,用手指拽了一下胳膊上的苫布,接着做了几个上下蹲及左右跳跃的动作,“这叫棉衣棉裤,朱仙镇的人,人人都有,保暖防冻,我们干活的人正是靠着它,天寒地冻也能正常出工。”
赵普一听棉衣保暖防冻,脑海里顿时出现了千万种用途,比如将士行军打仗,禁军皇城巡逻,官员凌晨上朝,商人远行易货,小贩沿街叫卖,以及行人出行,都离不开棉衣,一旦棉衣普及开来,冬天的市场也会繁荣如常,不再受天气限制。
皇帝同样强忍住内心的激动,道“刘兄,你的棉衣真的如此神吗?能否让朕……真的让我试穿一下呢?”
“当然可以,我还有一身备用的,”说着就转身到隔壁的卧房取了过来,“这套棉衣裤我没有穿过,只是大小不知道是否合身。”
他接过棉衣喜不自禁,连声道:“无妨,试穿一下,不碍事的,”说着脱下里外好几层的金丝玉织,穿上了棉衣。
皇帝是不能随便穿别人衣服的,有违祖制,亵渎一国之尊的威严。赵普和王恩拼命朝赵匡义使眼色阻止,都直接被后者无视了。
“呀嗨!”皇帝刚穿上一会儿,暖意融融,如同在皇宫暖阁里一般,再也不想多看一眼王恩手里的锦衣华袍。由衷的赞叹,“这棉衣果然是保暖啊!几息间,浑身灼热,竟微微冒汗!朕……真乃神物啊!”
听圣上如此不吝言辞,夸赞民间之物,赵普、王恩都是头一次听到。评价如此之高,二人当然也都很想亲自穿上体验一下。于是,四只眼睛眼巴巴的瞅着棉衣不放。
皇帝极尽夸赞之词,但丝毫没有要脱下棉衣的意思。
王恩会意,知道圣上想拥有这套神物,又不便暴露身份让人家敬献,于是马上掏出一大锭银子,恭敬地奉到刘二面前,请他笑纳。
刘二自是不舍,但登门者是客,又随哥哥而来,不能怠慢,只得忍痛割爱,收下银两。
赵普正欲详问刘二有关农作物之事,皇帝开口问刘二道:“你说的公子,他人可在朱仙镇?”
“正是。”刘二道,“公子没有大事要事,从不轻易出门,除了工坊和地头,就在书房里。不过,”刘二提醒道,“一般人是进不去朱仙镇的,有陆战队站岗盘查,想见到公子更是需要有人引荐方可。”
王恩一听心里不悦,圣上堂堂九五之尊,在大宋王朝要见一个白衣,还需人引荐,这公子也太狂妄自大,目中无人了吧?
皇帝心怀江山社稷,担心朝廷动荡,自是不以为意,让刘二想法子通融一下,他要尽快见到公子赵楠。
其实,赵匡义仨人一出皇宫,锦衣卫就得到消息,他们出城门、访庄户,又紧赶慢赶到了朱仙镇,这一切,赵楠尽在掌握中。
赵楠猜到了赵匡义此行的目的,雪灾当前,朝廷早已无粮可赈,多半是为了粮食而来。因此早就吩咐下去,若有人求见,直接带到书房便可。
刘二哪有那么大的面子能见到公子?无非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到门楼跟前问了一下陆战队的值守,没想到几人径直被人带到了赵楠的书房。
赵楠闻禀有人来访,心知是皇帝老儿到了,便不紧不慢的出来迎客。
皇帝初见赵楠,久负盛名的第一才子是温文儒雅,玉树临风,饱读诗书,礼仪有加。
他俊秀非凡,风迎于袖,嘴角轻钩,挂着浅浅的笑意,一双透澈明亮的双眸蕴着无穷的吸引力,看似柔弱的身体却为他增了几分书生气息。
皇帝眼下有求于赵楠,因此他满面谦和的笑容,礼贤下士的姿态摆得极低,见赵楠微微施礼,急忙跨前一步躬身,道:“今日来拜访公子,唐突叨扰,还望见谅。
赵楠连忙摆手道:“兄台何必如此,我当不起!”
一旁的赵普施礼完毕,诚恳道:“公子当得起!公子先是找到了南瓜土豆和红薯玉米粮种,如今又发明了可以保暖的棉衣,从此天下再无饥寒,造福万民,遗泽千世,公子之功德当世无人能及!”
公子连忙摆手道:“兄台过誉了,不敢当,愧不敢当!”
皇帝朗声笑道:“公子莫要过谦,你凭一己之力,却能解朝廷之忧,造福桑梓,如此丰功伟绩,就是封侯拜相,也绰绰有余,他说你当得,我也说你当得!”
赵楠淡然一笑,既没有谦辞,也没有得意,只是起手作了个请的姿势,步入书房。
刘二到了书房外,就声称自己有事,要和哥哥先走一步。
赵楠情知刘大老远赶来,也不容易,就特意让他留了下来。
书房的桌子上,摆着几盘蒸熟的土豆、红薯,还有生的南瓜和玉米。
“请问公子,这……”赵普话未说完,就被赵楠摆摆手打断,道:“四位先尝尝味道如何!”
红薯的香甜,土豆的甘面,南瓜的甜美可口,味道鲜美,清香四溢。
几人每吃一口,就点点头,顾不上用词语形容胃口的满足感,只是一个劲的说着“好吃,好吃!”
这时候,赵楠才慢条斯理的开始介绍它们各自的名称特性,以及惊人的产量。
“汴梁现在的水稻,一般亩产三百斤就算高产了,我的玉米,亩产达千斤以上。”
“什么?”赵普吃惊的问道。
“这是红薯,亩产四千斤以上。”赵楠指了指皇帝手中的美味。
“这……”赵匡义惊得嘴巴合都不上了。
“这是土豆,亩产五千斤以上。”赵楠又指着王恩手里的美味说道。
刘大连着好几顿没吃过饭了,正在滋滋有味的大口啃着南瓜。种地之人,对庄稼的产量天生就敏感,一听几样东西如此高产,动辄几千斤,早就听痴了,于是双手捧着南瓜停顿在那里,一动不动,想听听它的产量。
“你手里的南瓜,亩产能达上万斤。”
“噗哧”一声,刘大手里的南瓜掉到了地上,摔的稀碎。
太震惊了!刘大“噗通”一声就跪到地上了,声泪俱下:“公子,求求你给我点南瓜籽吧!开春我种上二亩南瓜,就算有天大的灾害我也能扛过去,就再也不用怕全家人被活活饿死了!”
刘大说着,跪地磕头如捣蒜。
赵楠理解刘大为一家人求活路的心情,赶忙双手搀扶他起来,道:“兄台,我马上就命人给你准备好南瓜籽,你还是先填饱肚子再说吧!”
刘大感激不尽,忙叩谢了,不停的擦拭着眼角的泪水。这是开心的泪水,因为今天是个好日子,净遇贵人了!
皇帝更是狂喜,觉得今日出宫,是他登基以来,最英明的决策。令帝王寝食难安的粮食问题,是个亘古难题,而从今往后,粮食短缺,将变成历史,他赵匡义正是为数不多的历史见证者之一。
王恩也早已抛开心头的成见,尊赵楠为天人。眼前随便挑一样作物,都能流传千古,名垂青史,何况几样摆在一起呢?
赵普深施一礼道:“公子,此物产出丰硕,我等能有幸见到品尝,实是不虚此行。只是……”
“只是百姓无米下锅,有的断炊多日,恐比刘大还艰难几分,外面冰天雪地,只能坐以待毙,公子……”毕竟是想大量索要口粮,赵普难以启齿,皇帝接过话茬道,“……公子……可有存粮救急?”他终于腆着老脸把话说完。
王恩看着九五至尊的皇帝,一国之君,竟放下身段和一个老百姓求粮食,自己都觉得汗颜,不忍直视官家的窘态。
家国天下,以民为本。民不安,则国不稳。粮食事关重大,皇帝当然深晓其中的利害。
“我有一年两熟的水稻,也是收获丰满,”赵楠把有益于老百姓的饭碗的底牌全部亮出来,希望朝廷加快速度推广。“粮食不是问题。”
“稻米还能一年两熟?这……不大可能吧?……怎么可能呢?这……”刘大再次被震撼,彻底颠覆了他的认知。先是身不由己站起身来插话,随后就是近乎喃喃自语的不断摇头,又慢慢坐到椅子上。
“当然是真的,今年夏末就试种成功了。”赵楠看着刘大吃惊的表情解释道。
皇帝点点头,粮食没问题,那就好办。“公子,那就谈谈你的价钱,我等回去上奏朝廷,愿全力促成此事。”
赵楠想了一下道:“稻米常价即可,这几样蔬菜吗,我千里迢迢从西方运来,自然要贵一点的。”
皇帝闻听稻米常价,刚稳住心态,就听赵楠说蔬菜要加价。
……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68read.cc。六八读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68read.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