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局势(5)——丹麦瑞典
无数的历史证明,祖上再强大,也架不住子孙会败家,丹麦当然也不会例外。
1520年,克里斯蒂安二世于亲率重兵攻克被瑞典独立派占领的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然后屠杀了大批参与叛乱的瑞典贵族,史称“斯德哥尔摩惨案”。事件引发了达拉纳省起义。
1521年,瑞典贵族古斯塔夫·瓦萨在达拉纳省重新招募了一支反抗丹麦的军队。1523年,古斯塔夫·瓦萨在汉萨同盟的帮助下收复斯德哥尔摩,打败丹麦的占领军,被推选为瑞典国王,建立瓦萨王朝,是为古斯塔夫一世。
为巩固统治和度过财政困难,古斯塔夫一世采取的措施有:
残酷镇压起义,包括但不限于把起义领袖分尸,废除他们的封地、采邑,向地方派出官员,直接听命于中央。
1527年任用路德派教士进行宗教改革,没收教会土地、城堡,解散教会军队,之后又因为自己任命的教会制造麻烦,几乎要把他们全部处死。
1544年宣布废除君王选举制,代之以世袭制。去世前全国2/3的土地直属于王室,为瑞典封建君主**的发展和称霸波罗的海地区打下基础。
在古斯塔夫一世时代,卡尔马联盟正式被废除。1523年,克里斯蒂安二世在丹麦的王位被反叛的贵族所废黜;古斯塔夫敏锐地与贵族所拥立的新国王弗雷德里克一世结盟。经过残酷的斗争,克里斯蒂安二世失败被俘,最后惨死狱中。
1541年,古斯塔夫一世与丹麦国王结盟,结束了瑞典长期以来对汉萨同盟的藩属关系。同时,他积极推进自己国家的商业发展,很快成为欧洲最富有的君主之一。
古斯塔夫一世在位37年,死后却祸起萧墙。他的三个儿子同室操戈,在他孙子古斯塔夫二世即为前,打了几十年,换了三个国王,到古斯塔夫二世即位时,国家一贫如洗。
瑞典恢复独立后,卡尔马联盟已经瓦解,但丹麦和挪威仍然维持着联盟国家。1534年挪威被取消王国的地位,降为丹麦的省,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就只剩下了丹麦和瑞典两个国家了。
丢了瑞典的丹麦,像是没了爪牙的老虎,基本是被从列强榜上踢出去了。因此,在卡尔马联盟瓦解之后,丹麦一直致力于恢复卡尔马联盟,将瑞典重新置于自己的掌控之下。可这谈何容易,打打停停,有输有赢,来来回回割地还地,只是在激化仇恨,结果和恢复卡尔马联盟的初衷南辕北辙。
而瑞典对丹麦也同样不可能友好,丹麦的胃口可是整个瑞典,这谁忍得了。何况当初说好的三国联盟,散了也就散了,挪威就这么被你丹麦不明不白的吞了算怎么回事,就算要吞,也该分我一杯羹吧。地图上瑞典和丹麦的领土分布,看着也不像是能友好相处的。
好聚好散是不可能的,分了家就是仇人。丹麦想要回到北欧霸主时代必须让瑞典重归卡尔马联盟,瑞典想成为北欧霸权又要挑战丹麦,于是两国打架就成了家常便饭。
卡尔马联盟解体之后,丹麦瑞典两国的地缘环境都不好,几面邻国都是宿敌,还都不是省油的灯。
卡尔玛联盟尚存的时候,丹麦和北德意志及汉萨同盟争斗了百年,才勉强拿下了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想要南进,没了瑞典的丹麦基本是不得寸进了,保住战果已属不易。也正因为此,丹麦并没有太多的选择,对外扩张,瑞典自然是头号目标。
瑞典的处境就比丹麦更糟的多了:西边同宗同源的丹麦,吃饭睡觉打瑞典;东边的俄罗斯,一向胃口好,能生吃瑞典绝不吐半块骨头;南边的波兰立陶宛联邦也宣称瑞典的王位,并且对瑞典的爱沙尼亚地区虎视眈眈,现在争夺这个地区的战争正在进行,不出意外还得僵持几年。
至于盟友,实在是不大好找,能和瑞典目前对手抗衡的盟友远在天边,小国盟友也没多大作用,而且和目前局势相当不明朗的瑞典结盟,显然弊大于利。
当然,想要有盟友或者是援助并非不可能,只要瑞典足够强,英法荷都是潜在的盟友,前提是要摆脱目前这个局势,并且充分展现自己的战略价值。
比如说:先后多次击退丹麦,巩固瑞典的主权,确立瑞典波罗的海霸主的地位;然后战胜俄罗斯,让其割让芬兰湾出海口及周边地区,连通爱沙尼亚,把俄罗斯人堵出波罗的海;接着挫败波兰立陶宛联邦,迫使其放弃对瑞典王位的宣称,并割让利沃尼亚地区;最后再以新教领袖的地位加入三十年战争,重创神圣罗马帝国天主教联盟。
这不是开玩笑,古斯塔夫二世真的做到了,而且做的非常出色,使瑞典从一个二流国家一跃成为北欧霸主、欧陆强国。而古斯塔夫二世也成为了瑞典的千古一帝,这个一不是第一,是唯一,瑞典唯一的大帝,而比大帝之名更响亮的,是他的绰号北方雄狮,还有现代战争之父等桂冠。
古斯塔夫二世出生于1594年,17岁时加冕为王,38岁不幸在吕岑会战中阵亡,年少有为却英年早逝,令人很难不深感惋惜,即便是他的敌人也少有例外。古斯塔夫二世的一生短暂而辉煌,如刺破黑夜的流星般闪耀。
古斯塔夫二世年轻时曾化名嘎斯上尉微服游历欧洲各地,目的是游学和在潜在的盟国和敌国参谋旅行,在即位之初就已经具备了较强的能力。
加冕之后,古斯塔夫二世任命自己的好朋友、行政高手、年仅20多岁的阿克塞尔·乌克森谢纳伯爵为内阁首相,这是瑞典历史上最出色的政治家之一。他负责总理政务,自己把更多的时间用于擅长的军事,二人配合极其默契,堪称世界历史上一对极其经典的“君臣黄金搭档”。在古斯塔夫二世战死之后,首相继续辅佐他的女儿克里斯蒂娜女王,鞠躬尽瘁。
古斯塔夫二世的军事改革,开军事“职业化”、“正规化”和“现代化”之先河,首创了楔形阵,并最早在欧洲采用了线性战术。在军事学史上,线性战术的应用是古代和中世纪战术向现代战术转变的一个重要标志。这无疑是其最引人注目的成就之一。
在进行了一番经济改革做支撑之后,古斯塔夫二世开始了大刀阔斧的军事改革。
首先,他对兵役制度做出了根本性变革,将当时风行欧洲的佣兵制度替代为征兵制,颁布法令,全国15到40岁的男子都有义务服兵役。
为提高士兵们的作战素养,他倾注了相当多的精力去反复训练他们,并以严苛的军纪约束之。这样瑞军的战斗素质与纪律就有客观的保障,士兵们也在与古斯塔夫的朝夕相处中建立起强烈的情感纽带。
其次,强化武器装备的效能和质量。古斯塔夫在武器革新上格外重视火枪性能的改进,着手加强火枪的射速与火力,将更多的步兵从长矛兵转入火枪兵编制,提升了整支步兵方阵的火力打击能力与灵活性。
此外,他还十分强调炮兵在战争中的意义。减少炮重,增加火炮在野外的机动性,建立专门的炮兵编制,训练专业的炮兵部队,在炮种、射速、装弹等都进行了改良,并在步兵阵线中安插轻型加农炮增强火力输出。炮兵在古斯塔夫的手里从边缘化的辅助兵种变成了独立的核心兵种。
再次,改变步兵的作战队形。古斯塔夫在莫里斯方阵的基础上进一步缩减纵队深度,将队伍横队拉长,这么做的前提是火枪射击精度与速度的提升。拉长的队伍可以大大增加弹雨的密度,并对敌军的侧翼构成火力威胁,这就对旧式的西班牙方阵构成了很大的优势。
经过一系列的军事改革,瑞典军队以崭新的姿态出现于欧洲列强之中,并于之后的多次战争中大显神威。瑞典的军事改革包罗万象,创立了一个近代战争的新纪元。
除了有极高的军事才能外,古斯塔夫二世还极具人格魅力。在战场上,他身先士卒,英勇作战,亲近手下官兵,深受士兵们的爱戴和敬仰。
他知人善任,对办公室里的军人官僚不屑一顾,而对真正有能力,作战勇敢的士兵,不管出身如何,地位如何,绝对破格提拔,让他们封爵拜侯,吸引了大批有真才实学的将领的效忠。
他的宗教宽容政策、在外交上秉持的公正态度,给长期以来备受皇帝恫吓威胁的诸侯带来了完全不一样的感觉。不仅是新教诸侯,就连一些天主教诸侯也和他走在了一起。
当然,人无完人,要说古斯塔夫二世没有缺点或是失误,那是不可能的。比如加剧了和波兰丹麦的矛盾,取得了大国的地位却没有相应的人力财力以长久维持。但那都是后话了,况且即便如此,瑞典也从一个边陲小国一跃成为列强并且强了一个世纪。如果站在上帝视角指责这些相比功绩微不足道的过失,未免有些苛责了。
这个时间,古斯塔夫二世才9岁,瑞典成为强国的序幕还没有拉开,未来将会如何发展,会有怎样的变数,一切还都是未知的。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68read.cc。六八读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68read.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