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从奴隶到皇帝
听说过从奴隶做到将军的,从奴隶做到皇帝的,那就鲜有所闻了,创造这一神话的就是南平王高季兴。
赵匡胤制定的先南后北的国家统一策略,第一站就是要占领荆湖。
荆湖,指的是荆南、湖南两个割据势力,荆南的南平节度使和湖南的武平节度使,两处割据势力一直都奉大宋为正朔。
荆湖地处长江中游要冲,南北相邻,东临南唐,西接后蜀,南靠南汉,北接大宋。占领荆湖,大宋就可以轻松割裂江南诸国,为以后各个击破创造有利条件。
在五代十国的割据势力中,荆南的南平节度使是十国中最小的割据政权。五代的后梁开平元年(907),高季兴出任荆南节度使。
经唐末战乱,南平所辖的十个州都被周边的邻居给抢走了,只剩下江陵一城,满目疮痍,民不聊生。高季兴到任后,召集流民,安抚士吏,鼓励耕织,发展农商,又广招一批文臣武将,大干了一番,自此,独霸南平。
南平又称荆南、北楚,都城是荆州(今湖北江陵),地盘包括荆、归(今湖北秭归)、峡(今湖北宜昌)三州。
英雄莫问出处。
高季兴原名高季昌,自称东魏司徒高敖曹的后人,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出生于陕州峡石(今河南三门峡),是汴州富豪李让的家奴。
作为社会的最底层,高季兴只能够卑微的生活在别人的屋檐下。
好在世间总有星辰开道,所以荆天棘地,也不枉此生。
中和三年(883),朱温被任命为宣武节度使,李让因献出大量财物,被朱温收为养子,改名为朱友让。
高季兴注定是一个成大事的人,朱友让见小奴仆高季兴相貌出众,机智过人,便收他为养子,高季兴因此改姓朱。
凭借着这一关系,高季兴成为爷爷朱温的亲随牙将,他左手端茶倒水,右手拉弓骑射,深得朱温的赏识。一把名剑,历经沧桑,铿然出鞘,高季兴逐渐由制胜军使升迁为毅勇指挥使。
天复元年(901),唐昭宗被宦官韩全诲等人劫持到凤翔李茂贞那里。
天复二年,朱温率兵攻打凤翔,李茂贞坚守不出。凤翔城久攻不破,朱温打算退兵了。
高季兴道:“天下群雄关注此事已经一年了,我们此时不应该就这样仓促地把兵撤了,我看敌军和我们一样疲惫,城破就在旦夕之间。大王担心敌方长时间闭门不出,会消耗掉我们的给养和士气。这好办,我有办法可以将敌人引出来。”
朱温觉得高季兴说得有道理,随即命他招募勇士,组建敢死队。
高季兴招募到勇士马景,马景按照高季兴的策略,领着几个人跑到凤翔城下,对李茂贞道:“宣武军就要东撤啦!先头部队已经出发了。”李茂贞果然上当,打开城门,想去追击。宣武军趁机攻入城内,勇士马景战死。
后来,李茂贞与朱温讲和,交出了唐昭宗。高季兴因功被任命为检校司空、代理宋州(今河南商丘)刺史,并授“迎銮毅勇功臣”称号。
此后,高季兴跟随朱温攻破青州(今山东益都),改为主持宿州(今安徽宿州)事务,迁任颍州(今安徽阜阳)防御使,恢复了高姓。
唐哀帝天祐四年(907)四月,朱温称帝,任命高季兴为荆南节度使。
公元914年,加封为渤海王。
后唐灭后梁后,高季兴向后唐称臣,并亲自入朝觐见。
公元924年,后唐庄宗封他为南平王,据有今湖北江陵、公安一带,建都江陵(今湖北荆州)。
前半生隐而修炼,后半生厚积薄发。高季兴成为南平的开国君主,他也成为历史上第一位以奴隶出身的封建君王。
人一定不能自暴自弃,只要你足够努力,谁都不知道将来自己会成为什么的人物,高季兴就是最好的榜样。
◆老妪迎王
高季兴早年跟随朱温,有一次带军早起出征,到达客栈时,天还没亮。
“有妪秉烛迎门,具礼甚厚。”一位老妇人拿着蜡烛在门口迎接,对他十分恭敬。高季兴感觉非常奇怪,就问道:“你怎么知道有人要来投宿?”
老妇人道:“我刚才梦到有人敲门,对我说:‘速起,速起,有裂土封王的人来了。’我就立即起来,洗漱完毕,刚刚开门你就来了。这不就说明你正是那个裂土封王的人吗,所以不敢怠慢。”
高季兴大喜,赏了老妇人。
后来,高季兴镇守荆南,果然被封为南平王。
◆首席智囊
唐工部侍郎梁震,四川邛州人,朱温代唐自立,梁震不愿为后梁朱温效力,就打道回乡,回到老家去。
梁震本名梁霭,黄巢起义军打进长安,唐僖宗躲到四川巴蜀的时候,少年梁霭正在为科举考试,拼命做着准备。
一次,梁霭带着自己的诗稿拜见诗人刘象。
刘前辈略微读了几首,就放下诗稿,说道:“你小小年纪,就有如此才华,不久的将来必成大器。我觉得你应该把名字改一改,若不改名,很难显达。为什么我要这样说呢?你看,霭字雨下从谒,雨下谒人,因甚得见?建议您把名字改为震,震字雨下从辰,辰者龙也,龙遇水雨而变化,这岂不是更助于你显达高升吗?”梁霭于是改名梁震。
唐昭宗乾宁年间(894—898),梁震进士及第,官至工部侍郎,名闻海内。
朱温称帝五个月后,后梁开平元年(907)九月,王建于成都称帝,国号大蜀。
王建一向以礼贤下士著称,唐名臣世族,多往归之。梁震心怀大唐,不想为后梁卖命,他想回乡,如果王建还行,他也可以出仕相佐。于是,作诗云:
桑田一变赋归来,爵禄焉能浼我哉。
黄犊依然花竹外,清风万古凛荆台。
高季兴自觉地盘狭小,四面强敌林立,危机四伏,为求生存和发展,想方设法延揽人才。梁震因才学俱佳,享有盛名,早就成为高季兴重点网罗的对象。
后梁开平二年(908)春,梁震归蜀。途经江陵,荆南节度使高季兴知道了,爱其才华,派人强行将他留下。
高季兴想任命梁震为节度判官,梁震觉得高季兴奴隶出身,有点瞧不起他,因此极力推辞,头摇的跟拨浪鼓子似的,高季兴的脸一下子拉了下来。
好汉不吃眼前亏,识时务者为俊杰,这一点,梁震还是懂的。为避免惹来杀身之祸,只得认怂,同意成为高季兴的宾客。
“做宾客可以,但是不能接受官职,”梁震还在为自己解释,高季兴已经开始准备宴会庆祝了。
在荆南,宾客梁震自称前进士,号荆台隐士。他目光敏锐,足智多谋,“性抗直,临事敢言”,高季兴因此对梁震非常器重,把他视为自己的首席智囊,称他为前辈。荆南的所有军政要务和总体规划,大多出自梁震之手。
梁震和高季兴彼此能相处甚欢,是因为大家都出身布衣,这回,他也不嫌弃老高的奴隶出身了。五十步笑百步,有些人,就是这个德行,此事无关学问的高低。
高从诲继位后,荆台隐士梁震觉得从诲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怕彼此相知不深,就辞去官职,隐居到了龙山别业,自号处士。
高从诲依然重用梁震,以兄长事之。
每次见驾,梁震都是骑着一头黄牛,直抵听事堂前,他从不称高从诲官家名号,只叫他“大郎君”。
处士梁震晚年酷好吟诗作对,与衡岳沙门僧人齐己交往,互相酬答,倒也快活。齐己有首写给梁震的诗,《寄梁先辈》,对其多有赞赏。
慈恩塔下曲江边,别后多应梦到仙。
时去与谁论此事,乱来何处觅同年。
陈琳笔砚甘前席,甪里烟霞待共眠。
爱惜麻衣好颜色,未教朱紫污天然。
◆入觐洛阳
弱国无外交。
后唐同光元年(923年)十月,荆南节度使高季昌听闻晋王李存勖灭了后梁,建立后唐,定都洛阳,为了避唐庙讳,他更名高季兴。为了拉拢关系,他想亲自入朝,朝拜新皇。
梁震不同意他去,道:“唐有吞并天下之志,各地势力严兵守险,犹恐不能自保,你偏偏要远行千里,入朝祝贺,那些后梁的老臣旧将,又怎么会不把你当成仇敌呢?”
高季兴听不进去,十二月,高季兴一行到达洛阳。
后唐庄宗李存勖非常高兴,他拍着高季兴的肩膀,二人相谈甚欢。
皇上能拍自己的肩膀,高季兴觉得这是莫大的荣耀,便命人在这件衣服上绣上庄宗李存勖的大巴掌。这应该是有史以来最早的勋章了吧,不过这个勋章是高季兴自己发给自己的。
但是也有一件事情,让高季兴很窝心,那就是唐庄宗李存勖手下的伶人宦官们贪得无厌,不断地向他索取财物。早上起来,被搞走了一波赏钱,中午又被搞走了一波赏钱,到了晚上,还被搞走了一波赏钱。弄得高季兴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再这样下去,自己回去的路费都要被搞没了。
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得到了赏钱,后唐这些伶人宦官们都说高季兴“好”,唐庄宗也觉得老高人不错。他想留下高季兴,让他在朝中任职。
宰相郭崇韬劝说道:“陛下刚刚取得天下,诸侯们都不是派子弟就是派使臣来朝入贡,只有高季兴是亲自来朝,我们应当褒奖他的这份忠心,以此来劝告那些不亲自来朝的诸侯。如把扣留不让他回去,就会背信弃义,让天下诸侯失望,这可不是长远之计。”
庄宗这才答应放高季兴回去。
高季兴长嘘一口气了,“妈呀,来的时候好好的,差点回不去了!”终于可以离开洛阳了,他一刻也不敢耽搁,日夜兼程,玩命地逃,一直奔到许州(今河南许昌)才敢喘口气。
高季兴对跟随他的人说:“这次行动有两个失误,一是:我不应该入朝;二是:朝廷不应该把我放了。”
一波未熄,一波又起。
经过襄州(今湖北襄阳襄州区),节度使孔勃留高季兴吃饭。这本来是好事,可是孔勃却暗中将老高他们包围起来。到了半夜,高季兴带人爬到城下,冲出关口,一路没敢耽搁,一口气逃回江陵。
回到老巢的高季兴激动地握着梁震的手,感慨道:“没听你的话,差点儿就逃不出虎口。”
接着,高季兴又告诉梁震:“新朝皇上李存勖经过百战,才取得了黄河以南这些地盘,他却对那些功臣良将们说:‘我是靠自己的十个指头夺得了天下。’如此居功自夸,没别人一点功劳,大家谁不心寒?而且皇上还迷恋于捕猎和女色,这样的天下长久不了,我没有什么担忧的。”于是他修缮城池,积蓄粮食,招纳原来后梁的旧兵,做好随时战斗的准备。
后唐同光二年(924年),高季兴受封为南平王,建都荆州,史称南平或荆南。
◆劝唐伐蜀
高季兴到洛阳觐见唐庄宗时,唐庄宗曾问过高季兴:“如今天下不服从我国的,只有吴国和蜀国。蜀道艰难,而江南与淮南仅隔着一条长江。我打算先征江南,你意下如何呢?”
高季兴道:“江南地薄民贫,地窄人稀,就算得到了,恐怕也没有什么用处。蜀国富裕,主荒民怨,伐之必克。克蜀之后,顺流而下。取吴如反掌耳,陛下应该先灭蜀国。”唐庄宗的本意也是想征蜀,听到高季兴这么说,心里十分高兴。
同光三年(925),唐庄宗命魏王李继岌与郭崇韬率兵伐蜀。
高季兴暗自高兴道:“我是骗他的,他竟然真的信了。”乘机攻占归、峡二州,连同荆州,将荆南的地盘扩至三州之地。
即便如此,南平也是南方十国里最小最弱的一个政权。
不久,蜀国被灭的消息传来,高季兴正在吃饭,闻听之后,竟然失手将筷子掉在地上,他感叹道:“这是我失策了,所谓‘倒持太阿,授人以柄’,这真是把剑柄给别人,自己反受其害啊。”
梁震道:“不足为虑,唐朝皇帝灭了蜀国,定会日益骄横,狂妄自大,必惹民怨沸腾,百官不满,他离灭亡的日子也不会太久了,说不定这还对我们还大有好处呢!”
高季兴心神不宁地点了点头,想把筷子拾起来,够了老半天,也没摸到。侍从发现了,赶紧又给他换上一副新的。
后唐这回一定从蜀国搞了不少好东西,这些宝贝说不定够得上南平几年的开支,高季兴在想。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一个大胆的计划突然在高季兴的脑海里出现了。人无外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高季兴决定发一笔横财,智取魏王李继岌,截了后唐的战利品。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68read.cc。六八读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68read.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