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筹划
第二天清晨,桓辞醒来时伏慎已经出去了,太医一早就来给她问安,交代了她许多话。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她一时兴起开始筹划在并州办学堂的事。
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教书先生的来源。并州有许多致仕的官员,他们是最先考虑的人选。然后便是那些参加科举却没有中的,或是那些无心仕途的,还有许多其他各地的名家,都非常值得她们争取。并州有一位极有名气的女才子,桓辞就想把她请来当老师,介时再把宗政棠拉入伙,也好叫她有件事做,否则每日好生无趣。
其次便是学生。依桓辞的想头,她不止要招男学生,还要招女学生。只是当朝女子不能参加科举考试,想来也就只有大家族里的人愿意让姑娘们读书认字。既然如此,那她的学堂里除了教经史子集外,再请些懂得算账做生意的人来,还有很多其他女子可以学的能用的上的东西,只是她一时想不出来,等回京后再找宗政棠商量商量。
这厢桓辞筹谋了半日,一直到晌午伏慎回来时才停下来。
伏慎一进屋就看到了坐在书桌前冥思苦想的女子,他放缓脚步走过去,好奇地打量着出神的桓辞。
书桌上摆满了纸,也不知写了些什么,还画了许多图。
一片阴影出现在眼前时,桓辞才发现了悄无声息的男人:“你怎么一点儿动静都没有,像个鬼一样。”
“你画的是什么?”伏慎抽出一张纸看了半日,上面只有些粗略的线,他是实在不理解画的是何物。
桓辞走到他身边:“这是你曾经上过的学堂,这张纸上只是其中一部分。”
伏慎皱了皱眉,许久后终于看懂了图上的建筑。
“你画这些做什么?”他疑惑地看向桓辞。
桓辞推着他的肩走到罗汉榻上坐下,笑道:“我在想在并州兴办学堂的事,你也要给我出出主意。”
“说来听听。”伏慎道。
桓辞于是将桌上的纸都捧过来,每一张都仔细讲解了一番。那座书院她非常了解,连那里有几个狗洞都一清二楚。她已经把每块地方作何用处都想过了,后面还有一块空地,到时候把那里也并入书院,这样还能方便她招女学生。
“只是最难的就是教书先生,除去曾经就在书院里的那些,我还想再找些新的来,恐怕需要你出力。”她期冀地望着男子。
随手翻阅着手中的纸,伏慎若有所思。桓辞的想法确实很不错,只不过他原本计划把书院设在京城,不过在并州建一个也不错,这样也能方便那些学生。
“教书先生的事交给我,如今我们正好在外面,不如一路去拜访当地的大家,我想有很多人愿意一试。”
“好啊!”桓辞双手撑在他肩上,眼珠子骨碌碌地转,“秦州有什么有名的才子,我明日就去拜访他们。”
“你打算怎么说动他们?”伏慎笑道。
桓辞略带些得意道:“你负责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我负责与他们谈钱,你看如何?”
“既是大家,又不愿意为官做宰,恐怕拿钱也难说动他们。”
“这可不一定。”桓辞扬眉坐在他对面,“要我说,除去那些真的不喜欢官场的,也有些是因为考了许多次都没考中,所以才说自己无心仕途。他们中也有真正的有识之人,难道就不养家了不成?我想这些人是能请得动的。至于那些真的清高孤傲的,这不是得靠你出马吗?”她讨好地挽住伏慎的胳膊撒娇道。
伏慎觉得无奈又好笑,伸手在她头上点了点,问道:“那你打算什么时候去?只怕到时候我不能总是陪你待在并州。”
“这有何难,我也不必日日都待在并州。况且并州离京城也不算远,等我安顿好了再回去,或者你在田假和授衣假之时来并州。”
“到时候再说罢。”伏慎轻声道,“先把眼下的事办完要紧,这样我们也可以尽早回去。若是这孩子生在外头,到时候一时半会儿又回不去。”
听他说这话,桓辞倏然睁大了眼:“我说总觉得忘了什么事。今早太医来过,他说虽然应当是还有一个多月就要生,但也有人早生出来的,只让我小心些。尤其我曾经小产过,比别人更危险些。”
伏慎蹙了蹙眉,沉声道:“看来必须要尽快了。最多在此地待半个月我们就走,去了吉州后你便待在那儿,等孩子生出来以后再去别的地方。”
“好!”桓辞点头答应道。如今确实不适合再奔波了,而且她也不想再因为这事与伏慎吵架。
接下来的十多天里,伏慎每日都要去都督府,有了李谨修的相助,他办事倒是顺利了许多。这段日子桓辞也没闲着,她将这里大大小小的学堂都逛了个遍,也拜访了两个有名气的人,与他们也算是认识过了。
不过桓辞还没向他们提出兴办学院的事,一则她还得细细算一下到底需要多少先生,二则这事没把握前她不想让别人抱有希望,万一最后落空了她岂不是大有罪过。
转眼就到了五月初,离生的日子越来越近,桓辞每日既忐忑又兴奋。
端午节这天,她正在屋里品尝肉粽子时,外面忽然响起一阵脚步声。
赵慬看了看她,而后便推开门查探。两个时常跟着伏慎的小厮站在门口道:“三爷吩咐待会儿便动身去吉州,让我们先回来告诉一声。”
“他的事都办完了?”桓辞皱了皱眉。毕竟这消息有些猝不及防,但也算是预料之中。
白净一点的小厮垂手道:“办完了,三爷去了李公子下榻的地方,待会儿就回来。”
“我知道了,你快去收拾吧。”桓辞摆手示意她下去。
在这地方待了十多日,把她的懒骨都养出来了。她现在懒得动弹,成日家什么事都不想做,连出门都愁得慌。
算算日子,以她们的脚程,去吉州最少也需两日,只是想想她都觉得累。
赵慬似乎看出了她的烦闷,一边收拾东西,一边劝解道:“挨两日就过去了,你也该时常活动活动,这样总是不动弹对你自个儿不好。况且吉州比这儿强些,又有你相熟的人,不比待在这儿安心?”
“我知道,只是不想动弹罢了。”桓辞嘟着嘴道。近日身子越来越重,不管是躺着还是坐着都不舒服,孩子也动得更勤快了。
赵慬瞧她又开始郁郁寡欢,走过去握住她的手:“再忍耐些时日,等生下来就好了。”
桓辞重重叹了口气,摇头道:“也不知寻常人家的女子是怎么坚持下来的。她们又要料理家事,又要照顾孩子,还要伺候丈夫,实在也太辛苦了些。”
“谁说不是呢?”赵慬也跟着感慨。直到有三个小丫鬟进来收拾东西时二人才从这烦闷的思绪中出来。
快到申初之时,一切都收拾妥当了,伏慎也恰好刚回来。外面已经备好了马车,他进屋检查了一番,确保没落下重要的东西后便下令即刻动身。
出了门桓辞才发现李谨修也同他们一道去,而今就等在门外。他见着桓辞便走上前来问好,桓辞朝他点了点头,转过脑袋后就看到了站在他马车后的一众士兵。
“你带了这么多人?”她惊讶地问道。这些人一看就是精挑细选出来的,他们挑这个时候走,走得又这么突然,桓辞只觉得不能心安。
李谨修看出来她的担忧,低声道:“他们都是跟着我来的,如今自然要跟着我回去。是子野那小子不放心非让他们跟来的,你不必想太多。”
伏慎也恰在此时出来,与李谨修对视了一眼后说道:“我们一起走倒方便些,现在就动身,等晚上时就能到附近的镇上。”
“那快走吧。”桓辞于是扶着赵慬上了自己的马车。
李谨修和他带来的人在前头带路,她的马车在中间,伏慎在最后头,在后面就是那些带着行李的车和原本就跟着他们的骑兵。
队伍浩浩汤汤,一路上也没出什么事,桓辞的心渐渐平静下来。
两天之后,日头正盛之时,吉州城也就在不远处了。已经赶了一早上的路,伏慎下令大家原地歇息,先吃了饭再出发进城。李谨修派人先回城去找孔林,好让男子预备迎接他们。
颠簸了两天,桓辞浑身都不舒服,一点儿胃口都没有,无精打采地坐在马车内。伏慎上来与她说了会儿话,见她没什么精神,于是叫了太医来。太医只说并无大碍,等去了吉州后好好歇息就是,伏慎这才放下心来。
原本太阳就晒,大家没用饭之前饿得慌,用了饭之后又开始困,一行人看起来都蔫蔫的。
桓辞坐在马车里昏昏欲睡,一心想着很快就能躺下了,心里便有了个盼头。
大约走了五里地,吉州城近在眼前,大家都有些懈怠,有的在低声说笑,有的不停地打着哈欠。
忽然,被挡的严严实实的稻田里有人吹了声哨子。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68read.cc。六八读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68read.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