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八读书 > 风云坞堡主 > 第四十三章 巡视(二)
加入书架 推荐本书

第四十三章 巡视(二)

小说:风云坞堡主作者:作家2QilbQ字数:1499字更新时间 : 2022-12-21 14:10:19
最新网址:www.68read.cc

站在赵家堡望楼上,赵博安和王鉴眺望着附近风景。

由于地形限制,赵家堡的扩建,就是往东新建了三个院子,更靠近沁水,东西成长条状,不利于防守,但赵博安不太在乎,如果敌人能攻到这里,山林反而比坞堡更安全。

新建的院子还有点湿气,等再过一个多月,嬛嬛产后恢复,高氏就会从冀氏乡返回,那时再收拾不迟。

工程全部完工,王鉴就算没事了,赵博安想问问他的打算:“接下来准备做什么?”

“我要是留在赵家,你欢迎吗?”

“当然欢迎,不过以你的才华,留在山里有点可惜,丈人不会同意的。”

王鉴神情有点落寞,说道:“他一直想让我进入官场,但我不愿给胡人效力,这大好河山,怎么能任由胡虏肆孽,如果不是家庭拖累,我都想南渡晋国了。”

没想到他还有这种想法,而且心向晋国,赵博安委婉的劝道:“现在北方胡人势大,我们要先保存自己,暂时委曲求全也不算什么,总有拨乱反正的时候。”

“我认为晋国一定会北伐成功,再造统一。”

赵博安反驳道:“我不看好晋国,士族和皇族平分权利,哪能集中力量北伐。”

“你说的不对,现在晋国只需等待,秦燕就会自相残杀,到时不废吹灰之力,就能拿下北方。”

还是天真,赵国崩溃时,那么好的机会,晋国都没抓住。南边士族太安逸了,相对于北伐,他们更关心自己的权利,不到生死存亡是不会团结起来的。

赵博安不和他争论,能为赵家所用就好,于是派王鉴回冀氏乡,巡视期间替他坐镇。

去匠作营前,他先去了一趟赵家堡后山,那批武器他还没看过,存放的地方是一孔窑洞,由赵家族人看守。

进入窑洞后,出现在眼前的就是一捆捆长枪和箭矢,墙边还摞着大量的圆牌和弩具。随手拿起几件武器查看,做工精良,除了箭矢其余都有标记,就这样放着着实有点可惜。

他把各种武器拿了一件,包在一起,就去找周田,术业有专攻,看看他有什么办法除去这些标记。

赵博安把想法和他一说,问道:“怎么样?”

周田仔细看过后,点点头:“问题不大,稍微处理一下,就看不出来了。”

“那就好,随后我让人把东西都搬来,你安排人做些改动。”

“嗯。”

放下了一件心事,他继续问道:“马甲打造的怎么样了?”

“已经造好二十二副,今年五十副没有问题,如果急需的话,我可以调人来赶工。”

“不用,优先保证张大锤的人手,现在农具还是不够。你把账册拿来,我看看。”

周田把账册拿来,赵博安随手翻了翻。

由于盐铁贸易结束,赵家减少了生铁产量,把人手都集中到打造武器和农具上。

等翻到农具组,看到上面打造所用的人数,他问道:“农具打造怎么用这么多人?”

周田有点犹豫的说道:“您把所需的农具数量下达后,张大锤说就要用这么多人。”

有点明白了,周田不想得罪赵家的人,没怎么管过农具组,反正任务完成就行,但这样显然浪费了人力。

“把张大锤和白大龙喊来。”

一会三人全部到来,赵博安质问道:“张大锤,打造农具需要这么多人吗?”

“坞主,没这么多人,做不出来您要的数目。”

这个人能力是真不行,但还不能把他调走,匠作营需要个自己人。

“周田,你是匠作营管事,所有事情都要负起责任来,别让我再提醒你。你去农具组待几天,不管是人浮于事,还是工序问题,都给我解决好。”

周田连忙保证:“坞主!我一会就去。”

“今年没有盐铁交易,匠作营要靠赵家养着,工匠加上囚犯,连同他们家人将近两百人,还有十几户人家没有接回来,这是个不小的负担。等农具产量上来以后,卖出去也是个进项。”

“坞主,其实接回来的人,可以分给他们一部分耕地,用来种麻和桑,女人就能在家织布。”

原来赵家的十户铁匠,每户分有十亩地,后来匠作营再没有分地。

赵博安答应下来:“秋后会给他们分地的,现在先让这些女眷去学堂帮忙。”转头向白大龙问道:“八月能造多少弓?”

“能造两百张。”

去年材料不够,只造了五十张,而且做出来的弓,他也不太满意,因此今年就要求白大龙,做的弓要按他的硬弓样子来。

赵博安自己用的硬弓,是依据他的记忆和亲身实践做出来的,弓长梢大,比普通弓重,还有这个时代没有的弦垫,近程射击命中率高,配合重箭,威力巨大。

“全是按要求做的吧?”

白大龙点头:“不过这种弓远射不行。”

“我要的就是近射,远射命中也没多大威力,特别是对有甲的敌人。”

等两人离开,张大锤委屈的说道:“坞主,要不我还是打铁吧,管人我不行。”

赵博安只得安抚道:“管人不行,就让周田多管管,你在匠作营里,就是赵家的耳目,这么重要的地方,全是外人管事怎么行。”

“坞主,我知道了。”

还是单纯,随后就兴致高昂的离开了。

接下来几天,赵博安在赵家堡继续巡视,结束后前往兰村。

路过河东流民的新村子时,茅屋已经盖好,外围也修建了一圈木栅栏。他们六月到达这里,已经错过播种季节,而且秋后赵家才准备垦荒,现在流民正在修桥铺路,以换取钱粮。

快到兰村时,呼延信正在坞堡外训练骑兵,远远看到赵博安,还有他身后的两辆大车,策马狂奔而来。

“坞主,您来了。”

“不错,有点样子了。”

这支骑兵经历几次实战,现在训练了一段时间,有点精锐的样子了。

“还要再练,跟邓翼那支兵马相比,我们还有距离。”

“不用气馁,那支骑兵就算在秦军中也不多见,何况我还给你带来五十根马槊。”

呼延信对骑兵的东西都感兴趣,急忙从车上拿起一根马槊,摸摸顶端的槊锋,有半米左右,有点像宝剑,十分锋利,又抖了几下槊杆,喜道:“好兵器!”

“到现在就造了这么点,太费铁了,以后你们就拿这个练。”

“坞主,马甲打造的怎么样,有了具装,骑兵才厉害。”

“今年肯定能给你们配上,北边有什么消息吗?”

“没什么新消息,谷远乡有燕国上党方面的介入,三方现在消停了,西北那家汉人坞堡主,因为赵家占了兰村,十分防备我们。”

“你继续观察,有机会我们要插一脚,你们这五十个骑兵太费钱了。”

全套具装的花费,还有平时大量训练用去的钱粮,这不是一笔小数字。

呼延信提议道:“坞主,谷远乡不归屯留管,我们可以向谷远乡卖铁。”

“我再想想。”

眼看上党就要不稳,如果有机会赵家就会介入,他现在不想增强这些地方势力的实力。

兰村和旧村堡,都是新加入的地方,巡视下来没什么大问题。

到七月下旬,赵博安就回到了冀氏乡。

一个多月的行程,给他总的感受主要有两条,一是有耕牛的家庭需要更多土地,另一个就是治理地方需要更多人才,赵家的地盘太散了,不能事事都向他汇报。

土地问题解决办法就是垦荒,并且垦荒花费要赵家来出,赵家不是一个政权,如果不由它组织垦荒,对荒地的所有权就缺少一点合理性。

赵家的存粮一万石,这个不能轻动,而畜牧和集市的收入,要用于家里其他花费,比如十月二弟的婚事。

秋后所收租粮大概有七千石,还有近两千匹布帛,其中一半要用于学堂和匠作营,再刨去骑兵的花费,他真正能用于垦荒的还不到一半。

治理地方的人才,他准备动用学子。

还有不到一个月,幼童就会有一批人完成两年的学习。赵家堡、冀氏乡和良马寨三地,几年下来,大部分幼童已经完成学业,虽然还有兰村、河阳村和旧村堡的幼童入学,但学堂的人数不会超过五百人,这样他就能选出几个年龄大的学子。

六个地方每地分一个学子,锻炼他们做事的能力,以备将来,再从本地选一个名望高的老人,免去他家的租税,这两人辅助各地管事处理事务。

到八月中旬的时间,他首先和王鉴讨论了各地人选,然后计算能开垦的田地数量和位置,要优先满足族人和家丁的需求。

一切处理好后,他带着三郎去了学堂,幼童准备考试,决定去留了。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68read.cc。六八读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68read.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