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回仲行落榜却遇名师 韩进云游偶见广盛
上文书咱们说到,大同府总兵马芳即将调离大同,一家人前来枣府楼村,向韩进辞别。临走的时候,马总兵就给韩进留下一张纸。
马总兵走后,韩进拿着手里的纸,沉思了一下:哦,估摸着马总兵知道我真实身份的原因,就出在这张纸上了。韩进打开一看,这张纸竟然是当年通缉他的画影图形。因为这么多年过去了,韩进的相貌几乎没什么变化,这纸张上画的,差不多就是他现在的面貌。想来,马总兵偶然看到这个四十年前的通缉令,发现上边的图形竟然和韩进长得差不多,再结合上静仁道长修炼有成,相貌不变,自然就会想到韩进就是当年被通缉的人了。
看来啊,这马总兵倒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听他的弦外之音,那意思是说,他偶然发现了这些当年的通缉令,知道此事和静仁道长有关,担心被其他人发现,所以都烧掉了,只留下这一张是送给韩进的,同时呢也是提醒,要提防新来的医政官刁难任家。
不过,韩进感觉自己的回应模棱两可,马总兵也不能百分之百认定这静仁道长就是当年任家的义子,但是马总兵想到自己就要离开大同了,也就是给任家提个醒罢了。
韩进现在想的是另外一件事,这马总兵一家不是就要离开大同了吗?而且肯定不是因为知道了有关大明预言的事情,主动去躲避,而是因为一些变故不得不离开大同。如果神算子师叔的预测准确的话,这马家就算是歪打正着逃过了一劫啊,看来其他人也有可能因为种种原因,在劫难来临之前,鬼使神差地离开大同。
比如说:李清化现在到太医院的医学院学习,这也算是离开大同了;再比如:任仲行如果能考中了进士,那多半也就离开了大同。不过回过头来想想任仲行的学问,这个可能性不大。
不管怎么样,看来天无绝人之路呀,如果大同真的发生劫难,那么大劫难之前,肯定还会有许多人因为这个或者那个原因无意中离开。当然了,谁又能知道还有多少人,因故来到大同呢,就比方说这京城来的王太医,不就是在这个节骨眼上来大同赴任了吗?
韩进没有继续去想这件事情,看来啊还得等待时机。
三月中旬的时候,任仲行回到了大同,和他自己想的一样,名落孙山,没考中!韩进抽空到了一趟普济堂,和任方一起劝说任仲行,不要灰心,如果一定要走这条路,那就加倍努力,来年再去参考。
任仲行倒是看得很开,“父亲、叔叔,落榜对于仲行来说,这是预料之中的,当年三次秋试方才中举,对于我来说已经足够了,这金榜题名,我也没有多少的念想。”
接着他又说道:“这次京城大考,虽说名落孙山,但也算是增加了些见识。另外,考试的时候,我偶尔认识了这次会试的主考官、当今的御史大人袁继咸。袁大人说我的文章比较好,但还不够中进士的资格。唉!可惜袁大人后来因为在考试期间,与多位参考的举人交流,而且有两位后来中了进士,于是有人诬陷说,袁大人放纵举子作弊,结果被当今天子给贬到了南京。要是有一天能向袁大人当面请教,我的学识,肯定会有所提高。”
任仲行终于没能完成祖父的心愿,这也算个缺憾。但任家世代行医,出了几个举人,已经算得上是门第高升了,何况还有韩进这个义子曾经高中呢。不过到了清朝嘉庆年间,任家又有一名子孙任载,得中进士,当然了,这是后话,咱们在这里按下不提。
书接正文,再说韩进和任方二人,又跟任仲行聊了这两个月发生的一些事情,当然了,马总兵说王太医的儿子要回大同做医政官的事情,韩进暂时没和他们说。
任仲行又说了,他在京城时和李清化见过两次面,李清化已经进入太医院的医学院学习。李清化对京城中的官场斗争有些不习惯,说是几年后想到地方、最好是回到大同任职,不想留在太医院。
韩进一听,心里头就想了:唉!如果人们知道我神算子师叔对大明朝和大同府劫难的预测,那是肯定不会回大同的,甚至会争相离开。
但还是那句话,天机不可泄露,韩进只能另想办法。
看似平静的岁月,过得很快,当然了,这种平静只是在局部地区。实际上勤政爱民的崇祯皇帝登基之后,虽说日夜操劳,但天灾不断,北方边境上战事不断,陕西等地的农民起义,那也是揭竿而起,势如燎原等等,大明的江山,真可谓是风雨飘摇、岌岌可危。
咱不说天下大事,只说大同城中,没过多久,果然有一位新任的医政官王太医从京城到任。新官上任,整顿了大同的一些医药店铺,倒是没有针对任家的普济堂,有什么过份的举动,而且定下的一些政策,也可以说是利国利民,对所有医药从业者一视同仁,因此受到了官府和百姓的一些好评。
又过了几年,这几年中马总兵的儿子马林带着媳妇曹玉莲回过两次大同,祭拜曹福,中间自然少不了来拜访韩进。
崇祯五年,韩进在大同城内的又一位亲近之人李春过世,享年八十三岁。崇祯七年四月,韩进偶尔来到左卫城(现在的左云县),走在不算繁华的街道上,韩进一抬头,看见一处医馆的门匾上大书着广盛源三个大字,前边的广盛两个字,让韩进忽然想起万历八年他刚到大同城时发生的那场瘟疫,想起了义父任服远当时献出的妙灵丸丹方,想起了当时代王府后边开设的广盛药局。
韩进看着这广盛源医馆的招牌,情不自禁地就走了过去,但见医馆大门紧闭,门上还贴了一张店铺转让的告示,看字迹,挺长时间了,但是看样子,似乎还没有转出去。
韩进看了看这店铺的规模,比大同城中的普济堂还大,他心中暗想,如果哥哥任方和两个侄子能搬到这里,那不是就能躲过未来的劫难吗?
想到这里,韩进就打听到了店主的住处,见到了这位郎中的老伴,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太太,老太太就说了:“您是想买我家这医馆吗?”
韩进点头称是:“这医馆名为广盛源,难道有什么来历吗?”
老太太念叨道:“道长,您有所不知,我公爹原本是大同城中的一名大夫,五十多年前,听说是万历八年的时候,大同城内发生了一起瘟疫,据说死了许多人。当时大同城内的神医任服远献出祖上的妙灵丸施救,公公说当时代王府临时开设了一个广盛药局用来施药,后来公公回到左卫城开了一家医馆,因为许多药方都是在那广盛药局中得来的,所以起名广盛源,是源于广盛的意思。”
听了老太太的解释,韩进心里就想,虽然过去多年,但还是有人记着那一年的事情,而且这广盛药局也算有个传承。
就听那老太太接着又说:“后来先夫继承了这医馆,只可惜先夫过世,我那儿子早夭,我家这医术算是失传了。老婆子我一个人也没了生计,这才想着把这个店铺转出去,留点棺材钱。”
韩进没有细说自己的来历,没费多大的事,就把左卫城的广盛源医馆给盘了下来,而且还多给了这老太太一些银两,让她代为看管这个店铺,说是以后有人会拿着地契来接手的。
韩进拿着地契返回大同,来到普济堂见到任方父子,一进门,却看到任仲行正在收拾行囊,说是要去太原府三立书院求学。
要知任仲行为什么突然想起到太原求学?且听下文分解。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68read.cc。六八读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68read.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