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回归县政提政策
元丛禁军北教场,浓烟散去之后,一个足有半尺多深,直径两米左右的小坑便映入了众人的眼帘。
李世民率先走到教场中间,亲自动手扒拉开一个早已四分五裂的草人。
手中用力捏着一块碎裂的甲叶,看着眼前的小坑静默不语,只是手上的力气越发的大了,握住甲叶的手关节都开始发白。
沉默了半晌,李世民将视线投向了张拯,看着张拯的眼神异常复杂,口中缓缓吐出一句:“此物……秘方呢?”
张拯伸出手指点了点自己的脑袋:“回陛下,秘方在这里呢。”
“做得不错。”
李世民叹了一口气,有些说不出是高兴,还是害怕。
毕竟,这种所谓的新式武器,着实让他心中狠狠的震撼了一下。
要是这种东西落到与大唐敌对的国家手里。
“嘶~”
李世民倒吸一口凉气,不敢想象这种武器若是在唐军之中炸响,会是怎样一番后果。
“传令下去,今日之事,任何人不得外传,否则,别怪朕不留情面。”
李世民的声音依旧有些颤抖,但围观的文武大臣们依旧听得清清楚楚。
“喏!”
围观的群众听见李世民的话,不由得将复杂眼神看向了李世民身边站着一脸风轻云淡之色的张拯。
“此子,得势了。”
这是所有人的心声,关于张拯此人,有人欣赏,有人怨毒,有人极度,有人无所谓。
但不可否认的是,张拯献上此等利器,其在李世民心中的地位必然会再次拔高一个程度。
“公瑾,汝倒是养了一个好儿子啊。”
李绩突然拍了一下张公瑾的肩膀,口中吐出一句不知是称赞或是妒忌的话语。
李靖抚了一下胡须,轻声说道:“马铁蹄此物老夫已经找人试验过,老夫着实没想到,一块铁片而已,竟能减少我大唐军马三成的损耗。
现在又加上这般犀利的武器,从此以后,个人勇武将在军中将再无用武之地,这可都是实打实的军功啊,后生可畏,后生可畏……”
连说了两句后生可畏,张拯给李靖心中带来的震撼可见一斑。
张公瑾脸色复杂,听完两人的话,一时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就在小半个时辰前,这孽子还跪在太极宫大殿被问罪,没想到转眼之间又立下这般功劳。
正如李靖所说,这两样东西都是足以改变大唐军队结构的利器,是实打实的军功。
便是张公瑾,此时心中也有些迷茫。
如果这种武器在大唐军中普及开来,遇见敌人直接点着往敌人战阵之中扔过去。
如此巨大的杀伤力,不比刀枪剑戟实用多了?
若是如此,那还要他们这些老将军干什么用呢?
李靖与李绩是最先反应过来将来大唐的战争方式,即将迎来翻天复地的变化的人。
其次是张公瑾,而后便是李孝恭,侯君集,程咬金,柴绍,执失思力,牛进达等老将军,也看着眼前的小坑开始若有所思起来。
而文官那边,房玄龄,长孙无忌,萧瑀,李纲等人也都沉默着一言不发。
大家都是经历过隋末乱世的人,也是亲手沾过人血的人,
而房玄龄,长孙无忌等人更是亲自领兵在战场上搏杀过的人物。
如何会不知道这种新式武器将会给大唐带来的改变。
所以,除了沉默,唯有沉默。
李世民也没心思再接受什么朝贺了,王德高声喊了一句退朝之后,一干朝堂重臣朝李世民行完礼后便三三两两的散去。
只是很多人一步三回头,颇有些依依不舍的意思。
除了几位在军中威望甚高的老将军,如李靖,李绩,柴绍等人被李世民留下之外。
很快,原本人头攒动的北教场便空旷了下来。
人散去了,心却留在了教场上,可以预料得到,这个元正恐怕所有人都不会过得舒心。
“摆驾回宫。”
见自己身边除了宿卫帝王安危的飞骑将士之外,只剩下一干大唐军中堪称定海神针的老将军,还有一个百无聊赖的少年之后。
李世民转身上了御辇,在一众老将的宿卫下回到了甘露殿。
……
大殿中央,李世民并未高坐在龙椅上,而是让宫人搬来一张长长的案几。
脱去鞋子只着足衣在主位上跪坐了下来,手上还把玩着一个小陶罐。
而其他被留下来的老将军,则是分列两旁跪坐在李世民的下首。
比较玩味的是,宫人也给张拯准备了一个座位,虽然在最末端,离着李世民有几十米远。
但是看看两边跪坐着的,全都是大唐的功勋老将,张拯这么一个毛头孩子在其中就显得很突兀了。
李世民拿着小陶罐研究了半天,也没研究出个道道来。
见诸将危襟正坐,便满脸严肃的开口说道:
“朕以前从未想过,人力竟能比肩神明,但张家小子给朕上了一课,原来这世上,真的有武器能发出神明之威。
说出来不怕你们笑话,在这东西爆炸那一瞬间,朕的心中竟然感受到了一丝恐惧。
这等神物出现在我大唐,无异于以凡人之能窃取神明之力,朕也不知此事是好是坏。
诸位都是我大唐社稷重臣,也都是朝廷栋梁,这新式武器的威力,乃诸位亲眼所见。
朕将你们留下,就是想听听你们的看法,这东西究竟留是不留?”
李世民话音刚落,诸将还未开口。
张拯顿时有些急了,啥叫留还是不留,难道不应该商量怎么用,用在哪吗?
怎么听李世民这话,竟有点康麻子的意思。
可惜张拯心急也没用,这么多大佬面前,根本没他说话的份,哪怕他是新式武器的发明者也没用。
张拯唯一能做的,只有将目光投向老爹,给老爹使劲儿使眼色。
但张公瑾仿佛睡着了似的,对自家孽子抛来的媚眼视而不见。
终于,众将沉默了好一会儿后,一道苍老的声音在大殿之中悠悠响起。
“陛下,老臣认为,此物恐有伤天和。”
然而,说出这句话的人竟是来自年纪最大,在军中威望最高,被后世兵家奉为军神的李靖。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68read.cc。六八读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68read.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