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31 不足与谋
黎阳一战,可以说是淮南军打得最为顺利的一场战事。虽然如此大规模的战事,他们统共也没有打过几场。
当淮南舟船正式靠岸登陆的时候,整个黎阳大营已经完全崩溃下来,大量兵众嚎叫着向后方奔逃,道路间、营垒中乃至于沟渠里,到处都涌动着慌不择路的人群。
当然,也有的营垒营门深闭,兵长将领们奔走于营房之间,大声叫嚷着约束那些悸动不已的兵众们,同时心内也不乏忐忑不安,频频往营外望去,担心淮南军不与他们交涉投降事宜。
打了败仗,诚然惶恐不安,但如此辉煌大胜,同样让人措手不及。
都督扶植年轻将领的用意已经极为明显,作为督战宿将的路永、毛宝等人也知淮南军在如此优势之下胜算已经极高,所以也将许多年轻将领安排在一线战阵,半是磨练半是提拔。
原本他们还以为,敌军纵使不敌,最起码也能支撑一段时间,一段恶战是免不了的。可是却没想到,刚一靠岸所面对便是敌军全面崩溃的混乱场面。
如此一来,这些缺少经验的年轻将领们因为各自应变能力高低不同,所作出的应对也都不尽相同。
有的将领按照原本战术安排,不管敌军如何状态,下令攒射清理出一片登陆空间,抢占制胜要地。有的则望着堤岸上那些黑压压跪成一片的敌军将士们,犹豫着该不该即刻纳降,忙不迭派兵向后方请示。
也有的则快速反应过来,不待战船靠岸,便直接放板泅渡登岸,快速抓捕岸上那些惊慌失措的敌军将士,拷问讯息同时控制岸上那些敌军中身份、地位不低的将领。
淮南军的应对混乱只持续了一瞬,后阵中督战将领们很快便乘快舟抵达最前方,先腾出几艘船只将近堤那些请降敌将们尽数驱到船上,第一时间拿到黎阳大营准确完整的情报。
然后便是毛宝亲率五千卒众换乘小船,直接冲过敌军所挖掘的河渠,扑向大后方存放辎重械用等物的黎阳城池。此时城内已经有几千乱军聚集,但彼此也是各自为敌,互相哄抢。淮南军自水营直接冲进黎阳城内,城内乱军不能强阻,而后便是大规模的翻城出逃。
此时,渡口处淮南军也开始大规模登岸,近万精兵控制住黎阳津,分别占领几座大营中重要的营垒,至于腾出的舟船,则用来将一部分率先投降的邺地将士载运送回硗尾河洲暂时监押。
至于那些仍在营垒中的将士,弃械之后尽被驱入几座空荡荡、已经被拆除得仅剩围墙的大营中。然后便是收捡械用、营帐之类,短短几个时辰之内,整个大营便被拆除了将近一半,诸多收缴械用,俱都被堆放在那些空地上等待清点。
在淮南军接收大营的过程中,路永始终率领一部水军在津口镇后,同时派船速速返回调运骑兵队伍过河。乱军易动难安,短时间内绝对不能稳定下来。眼下贸然登岸追击,机动性欠缺、收效甚微不止,还极有可能遭到乱军反噬扑击。
从黎明起进攻,一直到夜深时分,整个黎阳大营的接收仍未完成。但哪怕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劳碌,淮南军士气仍是高亢,一如大营周围那些冲天火柱。
一些年轻的将领们和寻常士卒,尚还只是有感于淮南军的战无不胜而自豪满满。但像是路永、徐茂等亲身经历过永嘉之祸,亲眼见识、亲身领略到匈奴、羯胡是怎样的气焰嚣张、祸乱神州的宿将,感受则更加深刻,乃至于生出些许迷茫。
他们这些人,人生旅程已经过半,回这半生经历,究竟失去了什么,又得到了什么?往年被胡虏暴击痛追,背井离乡、远遁千里的是他们,如今率军北上,攻必胜、战必克,以厚重锐武之军势,直接压垮数万贼众大军的,也是他们!
这个问题,似乎很复杂,又好像很简单。前后对比,差异好像只在于他们追随了一位永远不会让人失望、能够让每一个人的努力能够得到丰厚回报的主公。
然而为何都督能够做到这一点?他们是真的想不明白,也无须为此劳心,只要踵迹追随,未来必将走向一个个更大的辉煌!
后半夜,韩晃所率领的五千骑兵抵达黎阳津,在大营中休养了几个时辰,待到战马消除了渡河所带来的不适后,便向黎阳以北起了席卷扫荡!
配合骑兵行动的,乃是淮南军各路水军,沿着一些河流支道,快速向周边进行渗透。诸多游荡在郊野的溃卒,包括左近一些乡众们俱都被驱赶出来,被舟船源源不断的送回黎阳大营。
萧元东成为淮南军督护之后,在此次追剿中自然也参与其中,他选择涉过卫水稍显荒僻的一片区域,这里因为远离水道,并不能最快捷的退回邺城,因此向这个方向溃逃的敌众并不算多。
之所以选择这一片区域,也是在挥高风亮节,将更多军功让给那些运气不算太好的朋友们。
毕竟在这一场战事中,他所部人马收获已经不少,在黎阳之战前便早已经锁定一桩大功,不独自己被拔用为督护,麾下将士们也已经确定将会有幸列入第一批军功授田的名单。
而且都督已经明确表示,在这正场战事完结后,将会再建立一支有独立作战权的军队,交由他统率,成为名副其实的督护。
所以萧元东肯让出主要的猎功区域,也是存念交好各军,等到那支军队正式组建的时候,才好得到其他将领们配合推荐勇卒,最快形成战斗力。
但有的时候,往往事与愿违,又或者说运气这个东西简直无解。当萧元东率领他所部两千骑兵在向卫水西侧清剿时,一路都有断断续续的敌踪痕迹,沿途收捡了数百名溃卒,而后便循着踪迹追进了一片丘陵中,而后便在一条山涧转弯处现了近千名敌卒。
萧元东虽然不乏高风亮节,但凑到眼前的战功也绝不能置之不理,当即便率军包抄,直接将这一路敌卒围困在了山涧这里。
“莫非天要我亡于此处?”
队伍中,须杂乱的石堪望了望山涧对面那些淮南骑士们,脸上充满了挫败和绝望:只要一个时辰,只要一个时辰就能穿行过这片丘陵,然后抵达枋头附近,那里有一个饲养战马的牧场,可以在那里获取战马继而奔向枋头,与枋头的郭荣汇合,再觅生机!
不过,祸兮福之所倚,石堪逃亡之旅止步于此,未尝不是一种幸运,因为可以少承受一次命运的打击。
此时山丘另一侧几十里外,并不是石堪所想仍在对峙状态,而是残留着大量的战斗痕迹,那痕迹之惨烈显示出原本这一处区域战场此前所生的战斗,较之黎阳这个主战场甚至还惨烈几分。
不过诡异的是,这些战斗痕迹并非分布在东西枋城之间,而是主要集中于东枋城以及更偏北位置,好像东面突然出现一路强劲的敌军,向驻守于东枋城的邺地军队起了凶猛的攻击。
而事实也的确如此,此时在西枋城与汲郡郡城之间这一段路上,正有一路两千多名残军向西面仓皇而行。而在这一路败军中,两名统帅之间正爆出激烈的争吵。
“为何不固守枋城,反要弃逃郊野?你难道担心我军死得不够快?”
一驾板厢俱被拆除的马车上,郭时平躺在一团丝绢杂絮堆起的垫子上,左肩胛处被紧紧包裹起来,但仍有血水不断从绷带中渗出来,打湿身下大团的杂絮。此时他苍白脸色充满愤怒,目眦尽裂怒视着坐在另一侧的郭荣。
他的确有愤怒的理由,此前战场上因被流矢命中而昏厥,迷迷糊糊中转移到已经人去城空的西枋城,可是当再次醒来时,军队已经离开了西枋城,正疾行向西而去。
郭荣这会儿脸色也并不好看,听到郭时的诘问,脸上顿时闪过一丝阴厉,恨恨道:“若你肯听我劝告,从缓以行,何至于落到这一步危险境地?西枋敌将谢艾乃是知兵之人,如今竟连要塞都弃置不守,可知余处已生大变。凭我等残弱之众,若还留在枋头,才是必死无疑!”
他们之所以落到这一步田地,原因也很简单。此前郭时进攻西枋城伤亡惨重,而后郭荣以统帅之名,将其他几路军队陆续拨入郭时麾下。
原本这过程也算顺利,但郭时却不满于其他几军各自将领仍存掣肘之念,兼之与其中几人还有私仇,因此将几名将领羁押暗杀泄愤。尽管如此,因为有郭荣的配合,局面一时间还能镇压得住。
但坏就坏在石堪后续派来的那一路增兵,其将领名为刘禾。在郭荣宴请刘禾的时候,郭时擅自作主以伏兵冲出直接斩杀刘禾,并因此前流言为借口言是刘禾暗中投敌,死有余辜。
如此局面便彻底崩溃,刘禾的兄弟刘泌率部直接攻打东枋城为兄长报仇,因此彻底引爆了东枋城所积压下来的隐患。如果不是东枋城坚固难攻,郭氏这一对难兄难弟只怕要直接身死当场。
而后局面便是快速变化,西枋城的淮南军同时出动,不知为何与刘泌的乱军合流,直接丢下枋头向北而去。
后来便是眼下这情况了,枋头生如此惊变,郭荣甚至不敢通知石堪,率兵转移到西枋城后确定此处淮南军的确已经离开,顿时便意识到大事不妙,继续率军西进。担心影响行军速度,甚至不敢放任军队在汲郡掳掠。
郭时也自知今次是他坏事,听到郭荣这么说,一时间便没有了说辞,只是半晌后才涩声道:“看来你那饮马于河的妙计也落空,那么现在又该何往?”
“经河内,去河洛,引回关中族众,未必不能再图大事!我警告你,今次切勿再自作主张,否则,咱们都要横死于途!”
郭荣沉声说道,言中不乏暗恨,看到郭时那仍有几分茫然的眼神,更觉竖子不足与谋。然而眼下,他却只能与这莽夫捆在一起,才能得到一线生机。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68read.cc。六八读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68read.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