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人类命运改变时
第354章人类命运改变时
很多时候,突然的灵光一现,会改变一切。
发明往往都如此,只不过李毅安的发明,并不一定是灵光一现,而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但是巨人的肩膀,肯定是能够改变的一切的。
氧气炼钢,这看起来似乎是一个不值一提的发明,但是在历史上,52年,在奥地利诞生了第一座原始的顶吹氧气转炉,然后在短短不到20年的时间内,顶吹氧气转炉炼钢法就淘汰了几乎所有的平炉炼钢工艺。
也正是这个发明,让钢铁变得更加的廉价。而且它还会在各行各业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以及应用。
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小发明,往往会改变世界。
但是真正改变世界的是什么呢?
47年的人们,压根就不知道,人们还在用传统的思绪去看待所有的一切――钢铁就是国家。
这句话在47年之前,这么说,是绝对没有任何问题的,事实上,在欧洲的重建过程中以及苏东集团与西方集团的对抗之中,后者都把以钢铁为核心的“黑色工业”,放到了一个关系国家命运的高度。
每当提到工业建设的时候,人们总是会说――我们生产了多少钢铁,多少煤炭,多少汽车,多少机械……
总之,这个时代的强国就是如此的简单――只需要堆积,再堆积就行。
只需要建立一座重工业工厂,然后不断的堆积,复制就可以了。只要数量达到了,国家也就强大了。
其实,婆罗洲也是如此,从钢铁公司的一期工程,到二期,再到三期,似乎所有的一切,都是那么的简单,一切都是那么的容易。
只需要国家进行投资,然后建立企业,然后生产,然后继续复制,然后,就可以成为一个强国。
甚至,有时候都不需要考虑技术层次的问题。
毕竟,在很多时候,人们看到的是加法――就是你有多少钢铁、多少工厂,有多少产能,只要你的工厂多,烟囱多,然后你肯定就是大赢家。
这可是有例子的,比如在战争期间作为盟国兵工厂的美国。就是再好不过的例子。
以至于在47年的世界,人们都以为,世界还和两年前一样,可是他们并不知道,世界其实已经被改变了。
与蒸汽机带来的工业革命,让它一经问世时,就让世人震的震撼于机器的力量所带来的变革不同的是。
在它问世的时候,世人……甚至,都没有注定到它。
它……就是省点电而已。
它就是晶体管,在它问世之初。
也就是这样,没有任何人能够意识到,小小的晶体管,会给人类带来什么样的改变。
因为,晶体管,就只是一个电子元器件而已,它和电子管有什么区别?
几乎所有人都这么以为。
马塔雷发明的晶体管,似乎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不仅耗电量非常低,而且寿命也很长啊!”
在得到“transistron”的测试结果后,楚泽有些不太淡定了,其实在过去的一年半里,除了像海绵一样吸引着英美同行的理论成果外,他一在完善着对计算机的设计。
“虽然相比电磁继电器式计算机,采用电子管可以进一步提高其性能,但是电子管的寿命低,故障率高,从工程学上来说,随着电子管的数量堆积,它的故障率也是在不断增加的,根据计算,如果采用4000个电子管,每天至少会发生几十次以上。”
虽然还没有实际制造计算机,但是凭借过硬的工程经验,楚泽得出了电子管计算机可靠性差的结其,其实,这恰恰是电子管计算机最大的不足的――体积大、运行不稳定、极其耗电。ENIAC每天都要烧坏几个电子管,需要维护人员从18000个电子管中定位到故障点,有一半的时间都在修理。
try{ggauto();} catch(ex){}
在得出这个结论后,楚泽就开始想办法设计亢余以保证其在发生故障时,计算机仍然能正常工作。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物理期刊》上提到的“transistron”,引起了他的注意,他在第一时间以南洋大学物理系的名义,向太平大学购买了100支“transistron”,也就是晶体管。
试验的结果让楚泽在震惊之余,立即推翻了之前的设计,决心重新设计计算机。
“我们要用它制造计算机!”
举起手中的“transistron”,楚泽有些兴奋的说道.
“它才是计算机的未来!”
“老师,这样行吗”
老师的决定让江炳义吓了一跳。
作为项目组的元老成员,说是学生,可在唐山时,他却是专科学校的教授,与其它的学生相比,他显得加加谨慎。
“很多人都在等待着我们的成果呢。”
江炳义的担心,让楚泽一愣,他扭头看着张天奇,一直以来对外联络都是由其负责。
“学校里并没有督促我们,老师。”
他的回答,让楚泽深吸口气说道。
“好了,我已经决定了,如果需要解释的话,我会向校方解释,现在我们需要的是……大约1000支“transistron”,和太平试验室协商一下,看看他们最短在什么时候能够供应上,然后,先生们……”
现在他甚至庆幸之前没有把经费变成电子管。
环视着周围,楚泽说道。
“现在,我们要开始自己的工作了。”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就像当时在家里手搓Z1、Z2计算机时一样,楚泽把试验室变成了他的家,困了就在办公室的沙发上休息一会,至于项目组江炳义、张天奇等人也都是如此,不过他们就是睡在折叠行军床上而已。
从推翻旧设计图到设计全新的图纸,是一个过程,而且还需要对“transistron”进行测试,就这样,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这间试验室里的十几个一直在那里忙碌着,测试、绘制图纸,推翻图纸,直到最后定型。
直到圣诞节前夕,图纸终于定型了,与此同时,太平大学那边也交付了1000支“transistron”――这是他们接到的最大的一笔订单。
在接下的几天中,试验室里里的人们依然忙活着,几乎达到了不眠不体的地步,但是他们的努力是值得,就在47年的岁末,世界上第一台晶体管电子计算机,终于诞生了!
傍晚,楚泽说道。
“计算时间,12月30日,晚8时12分,Z5开始输入指令。”
江炳义随即将一条35mm打孔纸片塞入机器,计算是通过打孔纸片读取指令,用电动打字机或打孔纸带把结果输出到纸面上。
全部使用晶体管制成的Z5计算机,它装有800只晶体管,在运行时噪音显得很轻微,耗电量简直不值一提,只有区区300瓦功率,占地也仅有不到0.5立方米。
不过只是眨眼的功夫,就得到了计算结果,应该说不需要眨眼,因为他的加法计算速已经达到了惊人的100000次以上,以至于在结果出来的时候,人们简单不敢相信这个结果,毕竟,楚泽发明的Z4,每秒仅仅可以进行10次加法运算,换句话来说,它的运算速度一下子提高了一万倍。
这样的结果又怎么可能不让人震惊!
在接下来的时间,他们不断的进行测试,从最简单的加法计算到非常复杂的计算,整整一夜的时间,他们就这样不停的测试着,测试着这台机器的极限……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68read.cc。六八读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68read.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