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八读书 > 明末之席卷天下 > 第793章 膛线和米涅弹
加入书架 推荐本书

第793章 膛线和米涅弹

小说:明末之席卷天下作者:金刀老炎字数:1629字更新时间 : 2022-10-15 11:20:27
最新网址:www.68read.cc

经“天下事”报纸,把这件事传遍天下,天下士绅官员们都瑟瑟发抖,被人灭了全家,都无处申冤,朝廷还要帮造反的人。

此时,谁敢不分田,各地的奴隶们不用丁毅的人动手,他们就要先起来杀官分田。

有丁毅的数十万兵马为后盾,在朝廷的强力推动下,官员士绅,一体纳粮的政策,很快在整个大明缓缓铺展开来。

六月七日,丁毅来到匠作局在京师的基地。

这边是旅顺匠作局全体迁移过来,所有工匠和家属都到了京城,也分了房子。

这边的工匠,应该是丁毅手下最好最强的工匠群。

很多大员的优秀工匠,在后期也纷纷被调到这里。

现在大员和济州只有船匠,其他火器方面的专家工匠都在京城,大员的科技院丁毅也要把他们调过来。

以后大员和济州只能造鲁密铳,小型火炮和维修。

很久没来匠作局,丁毅一进去,发现李忠义带了一堆人来迎接他,很多工匠都不认识,其中外国人居然有十几个。

这些外国人,有些是原本旅顺的葡萄牙人,也有是后期从大员找过来的外国工程师。

众人众星拱月似的围着丁毅,把丁毅带到一个靶场上。

“来人。”李忠义兴奋的一挥手,把咱们的新家伙带过来。

一柄比燧发枪还要长点的木柄枪被拿了过来,丁毅刚拿到的处,就感觉到沉,比燧发枪还要沉。

丁毅低头看了看,和燧发枪也没啥区别,但看李忠义兴奋的表情,恍然大悟,他拿起枪管,往里看了眼。

“膛线?”

枪管里,居然已经有膛线。

这是他很早就和李忠义说过的膛线,但受制于这个时代的技术和能力,一直到现在才被拉出来。

“王爷,就是膛线,咱们可以拉膛线啦。”李忠义兴奋的心舞蹈。

枪管有了膛线,这精准度直线上升,射击距离也大幅增加,这又是跨时代的进步。

其实膛线的的历史相当悠久,十五世纪就已经出现,但直到十九世纪才大规模装备各国军队。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决定性的原因是前装线膛枪装填速度太慢。由于弹丸必须嵌入膛线才能随着膛线旋转,所以弹丸的直径必须大于膛线的阳线直径,这就使得前装线膛枪的装填非常费力,士兵往往需要用锤子敲击送弹棍才能将弹丸装进枪膛,射击速度也因此降低到平时的三分之一甚至更慢。

这么慢的射速,对于军队来说是无法容忍的,所以在膛线发明后的两百年间,线膛枪在军队中只是配角,直到法军奥尔良猎兵队上尉克劳德·爱迪尔内·米涅(claude    etienne    minié)在十九世纪中叶发明米涅弹。

米涅弹的口径比前装线膛枪的阳线直径要小一圈,解决了填弹困难的问题。米涅弹的弹丸底部有一个圆锥形的小洞。发射时,火药燃气使弹丸尾部膨胀,嵌入膛线,随着膛线高速旋转出膛。由于米涅弹的直径小于枪管口径,使得装填更为容易,前装线膛枪的射速大为提升。解决装填问题后,前装线膛枪迅速在全世界范围内大规模普及。

果然,这时边上传来一个声音:“尊敬的王爷,膛线虽然拉出来了,但是装填弹丸太慢,我个人认为,现在并不能大规模装备部队。”

丁毅转过头,发现是个外国人,说的汉语结结巴巴,但多少还能听懂。

“王爷,这位就是大员来的英国人史维格---。”李忠义向他介绍。

史维格于1642年4月到吕宋,他在欧洲听到了遥远的东方有个地方,很欢迎各国的工匠,他先到吕宋,然后又去了大员,因为史维格自己说能打造欧洲最好的火绳枪,当时的许尔显派了战船护送了前往大员。

到了大员后,不可一世的史维格发现这边有燧发枪,比他们欧洲的火绳枪还要厉害,顿时深受打击。

但赵大山还是诚肯的留下他,为大员打造鲁密铳。

这些年丁毅一直要求各地的工匠们想办法在枪管中划出膛线,但都没有进展。

济州那边主要精力在造船上,大员的精力在蒸汽机上,只有旅顺用心在想办法,但旅顺大都是本地工匠。

史维格的家族曾经是钟表匠,大员像他这样出身欧洲的工匠有十几个。

他向赵大山要求,把这些人都集合起来,归他使用。

很快,半年不到,史维格和这些欧洲的工匠们,想到了几种拉膛线的办法。

第一种是‘刮刀法’。

用一根比枪管内径略纫的钢棒,在它的特定部位刻挖一个槽,安装一块硬质合金钢片,钢片上有一条或二条凸出的有一定倾斜角的带状体,前端有利削部,并可调节凸起高度。在一条膛线位置上来回拉动数十次,就切副出一条阴膛线,然后调节位置再切刮下一条。这种方法切奇数或偶数的膛线一般用单刮刀,切偶数的膛线可以用双向刮刀。也可以在相对的位置安装单刮刀,双刮刀或三副刀,一次切出2至6条膛线。

第二种是‘钩刀拉削法’。

把钩状切刀安置在比枪膛直径略细的钢拉杆上,钩形刮刀刃口的高度可以通过调节拉杆层部的螺丝来调节。每拉动通过枪管一次,拉杆移动几微米,随着枪管的匀速旋转,拉削出一条有一定缠度的阴膛线,达到预定宽度后,再换位置拉第二条膛线。早期的线膛枪拉一条阴膛线只要拉削二十次左右,而一支较好的枪拉削同样的阴膛线要拉削一百次左右。拉的次数越多,形成的拉槽越细,越精密。

早期美洲殖民者制造膛线就采用了钩刀拉削法,其采用的工具是很简单的手动木质机械,殖民者自己就能制造。

但这两种的效率都比较低,且需要大量的手工操作者。

第二种在荷兰人和西班牙人争抢美州殖民时,就已经有人在用,主要造的线膛枪,和欧洲这会的簧轮枪一样,都是贵族的玩具,打野用的。

想在丁毅数以十万计的部队中推行这样的线膛枪,仅划膛线能把他们所有的工匠给累死。

赵大山当然看到了憋端,当时丁毅已经在大同,赵大山决定,把所有参与的欧洲工匠,送到了旅顺。

李忠义这边的汉人工匠和他们欧洲工匠一起研究破解这个难题。

汉人工匠们缺少的就是经验和见识。

在看到了如何划出膛线后,旅顺的工匠们和史维格等一起研究。

终于,在今年初,发明了‘组合环形刀拉削法’。

所谓‘组合环形刀拉削法’,就是在一根拉杆上固定25至30个硬质合金钢环,每个钢环之间的距离相等,每个钢环上加工有与阴膛线数量相同的等距的刮刀,每把切刀可循其缠角与下一个环上的切刀相连,从头连到尾部即可视为一条螺形线。

每一个环上刀刃的突出量略大于前一个环,形成一组系列切刀,所开的槽具有稳定的宽度,深度和间隔,这种组合环形拉削刀通过枪膛—次.则可切削出全部的阴膛线,缩短工作时间,提高了产量和质量。

当然,还有更先进的‘顶锥(或膛线冲子)挤je法’‘冷精锻法’现在这个时代都无法实现。

目前来看,旅顺发明的‘组合环形刀拉削法’,拉一次就能切出全部的阴膛线,效率远远超过前两种,已经可以批量使用在丁毅的几十万大军上面。

而史维格很快就看到了线膛枪的弊端,装弹太慢,不能批量装备。

他提醒欢天喜地的丁毅,王爷的燧发枪,在战场上所向披靡,可以打出四排轮射。

但是用了线膛后,军士们装弹就要装好一会,同样的时间,线膛枪只能打出两轮,甚至一轮。

所以他建议,丁毅暂时还是先不要全面装配。

丁毅哈哈大笑,拍拍他的肩膀:“史维格你说的很有道理,‘组合环形刀拉削法’也很好,要赏,重赏。”

他当场下令,给参与‘组合环形刀拉削法’发明的工匠们,每人三百两银子,史维格一千两银子。

众工匠欣喜若狂,纷纷拜谢王爷。

史维格却不是很高兴,他虽然是为了银子来东方,但更想证明自己的实力。

“再给我点时间,我想只有改良弹丸,才能提升射击速度。”

丁毅笑道:“拿笔来,本王已经有个想法了。”

众人大惊,李忠义赶紧叫人拿笔和纸。

又是我装逼的时候,丁毅喜不自胜,画个米涅弹。

米涅弹是比口径略小的圆柱形铅制枪弹,单体周围有螺纹贴合膛线,同时一般弹头低端有软木,软木收到燃烧的火药冲击升温便会膨胀增加气密性,因为弹头比口径小所以很容易装填,加上同螺纹和软木塞增加了气密性因此初速稳定,同时圆柱体加贴合枪膛的设计也让它更加精准,同时空心铅弹在击中目标后会瞬间产生形变破碎,对软目标后效非常可怕,米涅弹的出现也让前膛枪进入了线膛枪时代,但是此时的枪还是采用燧石燧发原理,要想更一步,还得有新的划时代零件出来。

丁毅先把米涅弹画出,再向工匠们解释一番。

参与膛线研发的工匠们,纷纷恍然大悟。

这玩意,普通人可能看不懂,他们这些参与的工匠,一听就明白了原理。

------题外话------

明天打满清,丁老鼠要当皇帝了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68read.cc。六八读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68read.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