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7 风调雨顺
六部尚书已经确定,帮着宝贝儿子在慢慢的建立着威望,朱允煐这个皇帝做了很多的事情,做了一些个他应该去做的事情。
朱允煐没有忘记的事情,自然也就包括以极其隆重的礼仪送沐春回返云南。
很多人觉得沐春得到这样的礼遇,是因为他是沐英的儿子,是老朱认可的家人。或者也觉得沐春有这样的待遇,那是因为他是皇帝的小妹夫。
只是也有不少人明白,那些因素确实会让皇帝对沐春高看一眼。只是英示皇帝对于西南边陲、对安南等地的重视,这才是沐春得到了超乎寻常重视的原因。
要说沐春不激动那肯定是假的,但是他也心里有数。他需要继续治理好云南,帮助皇帝稳住西南边陲,将那些土司、蛮族给收拾了。以后的云南,也应该是进军安南等地的基地之一。
任重道远,现在的沐春可不能躺在功劳簿上安享富贵,他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他闲不下来。
有些事情确实是需要一些仪式感,作为皇帝的朱允煐对于这些事情更是熟悉无比。祭天地,或者是祭先人等等,这也是重要的一个政治活动。
朱允煐现在做得还算不错,有些事情他也打算继续坚持下去。这是皇帝的职责之一,他需要表达自己的态度,也需要通过这样的一些活动来安定人心。
回到皇宫的朱允煐只是继续忙着工作,一些突发情况让他的一些计划被打乱了不假。
而在这些意料之外的事情被解决了之后,自然也就意味着朱允煐要开始考虑他接下来的一系列计划了。
练子宁推荐的名单,并没有被朱允煐全盘接受。就算练子宁进行了一些内部考察,但是说到底练子宁能够看到的一些事情,可能也就是一些‘表面现象’。
在东厂和锦衣卫出手之后,自然也就可以查出来一些御史不如表面上的那么正直、干净,他们和方方面面的牵扯也是比较多的。
或者就算是有些御史没什么问题,但是他们需要下地方的地点也是需要调整一下。在那些地方可不能有什么家族势力,也不能是有着什么姻亲故旧等等。
徐妙清端来了一盏燕窝粥,温声说道,“陛下处理公务自然要紧,只是也该歇歇了。”
“以前总是说皇爷爷忙起来就不知道歇,咱当了皇帝后才知道是真的忙。”拍了拍大腿,朱允煐笑着说道,“所以咱得让垠儿练练,身子骨结实一点才好当皇帝。”
徐妙清自然的坐在朱允煐的腿上,在喂着朱允煐燕窝粥。至于侍女、太监们见怪不怪,皇帝和皇后感情浓着呢。莫说是现在,就是刚刚成婚那段时间,也没少这般腻歪。
说起来朱允煐和徐妙清还算熟悉,毕竟朱曦、朱玥两个,勉强算得上徐妙清的闺蜜。
虽然徐妙清还是很想继续留下来陪着朱允煐,可是看到朱允煐在批阅奏章,她也没恃宠而骄,她知道后宫不得干政的铁律。
以后内阁,还是要成为朱允煐的高级秘书班底,是要帮着朱允煐稍微的简练一下一些奏章。画出来重点才行,要不然这一篇锦绣文章下来,朱允煐有些时候都看不出来什么重点,太费脑了。
这个事情不算什么难事,朱允煐现在就可以办。只不过现在对内阁的制约还是要有的,现在的内阁也不要指望有着太多的权力,老朱不会允许、小朱也不会答应。
“回去就整顿市舶司了,规矩得完善起来。”朱允煐自言自语,说道,“之前就打了招呼,有些人是听进去了,但是有些人是没有听进去。”
“市舶司这边,宗室、武勋肯定是要占一部分利润。但是户部也得参与进去,一些好处得流入国库才行。”
事关贸易,巡检司、税课局等等,也是需要参与过去的。虽然市舶司的长官提举也就是从五品的官职,但是实际上的好处可不少,这个位置也确实不能忽视了。
“商贾可以从市舶司进货、出货,做一个中间商。”朱允煐仔细写写画画,说道,“进出口的产品,朝廷得控制着。走私什么的,继续严厉打击才行。”
既然朝廷要掌控着一些事情,掌控着巨大的贸易渠道。那么银行这样的事物,也需要在这个时候顺势推出来了。
纸钞不需要担心,老朱在位的时候就退出来了洪武宝钞了。而朱允煐现在只是在结算的时候算上银行而已,这也是需要宗室、内帑以及户部联手掌控。
这样事关经济、民生的部门,朱允煐自然不会马虎对待了,这样的一些部门一旦没有管束的好,说不定就要给江山带来动荡。或者是这些部门管束不好,肥起来的就是一些家族、利益群体了。
这样的事情朱允煐可不会允许存在,他不会允许那么一些损公肥己的事情存在,想要撬大明的墙角,就要看脖子硬不硬了。
既然这些事情也都要开始变了,自然也就需要开始考虑对于商税的增加了,这也是朱允煐一直放在心里的事情。
明朝的商税可不少,主要是住税和过税。
住税当中有着官店钱、门市钞、压税、契税等等,过税里经常有着钞关税、抽分税、门税等等。
只是老朱最开始对于商业市场的不太重视和抵触,弄出来了一个‘三十税一’的征收税率,但是没有具体的限定。所以现在大明朝的税收征收问题,是常因时因地而不同。
而且总体来说,征收的范围很广,几乎是无物不税。
朱允煐自然也知道这样的事情不太好,他也没打算说一下子制定一个税制推行全国。他也明白,就算是后世,各地的税收也是有些细微的差别,或者有些不同的政策等等。
但是朱允煐要制定出来一些政策,是需要设定一个大概的框架,给予地方一定的自由度,让他们可以在实际的征税过程当中有些变通、好处。
这样的事情朱允煐觉得理所当然,这些事情也是朱允煐看来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虽然明朝基本上是农耕文明,短时间里也不要指望商业经济太过发达。只是朱允煐也希望大明朝的经济更加活跃,历史上的宋朝商业贸易可是无比繁华的。
如果农业和商业齐头并进,大明势必是更加的富强,这也是朱允煐的一个期待。而市舶司,现在也只是一个口子而已,只是朱允煐对于进一步释放商业市场的一个尝试。
制定好了一些计划,这也是朱允煐计划许久的事情,没有人可以拦住他的这些尝试,因为他是一个比较有威望的皇帝。
不过最主要的还是老朱没有反对,哪怕老朱不喜欢朱允煐这样重视商业,可是老朱也不好去拂了朱允煐的颜面。
只要老朱坐镇,那么基本上也就不要指望有太多的反对声音。
实际上朱允煐也很清楚,如果只是单凭他个人的威望,实际上还是要稍微的差一点,这样的事情也需要老朱坐镇。
没有人会质疑朱允煐的皇位,也没有人怀疑朱允煐的手腕和对朝堂的掌控力度。只是有自知之明的朱允煐知道,现在的他不要说和老朱相提并论了,就算是大朱的威望,朱允煐都比不上。
扯着虎皮做大旗,这一点都不需要感觉到寒酸。毕竟这张虎皮是来自老朱,是老朱支持的事情。
处理完公务的朱允煐和徐妙清加了班,小小朱又给老朱给带走了。想要养儿子得加把劲了,大儿子是没指望了,现在只能指望有着一个嫡二子了。
感觉还没有睡什么,朱允煐就被王承恩小声叫了起来,开始要准备上朝的事情了,又要开始一天的工作了。
洗漱后的朱允煐简单吃了点早点,一身常服的他大步走向奉天殿,等待着文武百官们的奏报。
也不是闹哄哄的,老朱早就制定了文武百官奏报的顺序。自然是徐辉祖率先开始说起大明的军事情况,基本上朱允煐也是认真的听着。
现在大明朝不需要到处用兵,所以基本上也就是训练、卫所或者粮饷、军械等等问题。
少不了的也有各地卫所的一些主官表现优异或者是贪赃枉法等等情况,这也都是需要朱允煐去处理的一些事情了。
这对朱允煐来说也根本算不上太难的事情,认真的听着就好。五军都督府坐镇,有利于朱允煐掌握兵权的同时,很多的事情也不需要朱允煐亲力亲为。
各部按照自己的顺序来奏报,朱允煐比较欣慰的事情就是现在看起来没有什么突发的情况了,总体来说也是风调雨顺的。
尤其是夏收方面,看起来没有太大的问题,虽然有小部分地方有点天灾人祸。但是总体来说,这又是丰收的一年,自然也就值得朱允煐更加开心了。
这绝对是好事情,大明朝现在还真的没有太大的粮食安全方面的担忧,朱允煐也不需要担心子民们饿肚子。
既然粮食比较足,所以进一步的放开一些对于粮食加工的限制也应该。比如说进一步放开酿酒方面的限制等等,这也是可以继续讨论的事情,大明朝的粮食足够吃了,也可以丰富一下饮食、生活了。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68read.cc。六八读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68read.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