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二章不懂经济
如果出现通货紧缩,那么首先物价降低,工厂的利润降低,工厂无利可图就会停止生产,工厂不生产就要裁员,进一步导致消费降低。
工厂因为利润不足减产或者停产,那这个工厂也就不值钱了,朱慈烺可是大明工厂最多的人,那岂不是坐看自己的财富缩水?
再有就是,以前生产一件货物能卖两文钱,现在只值一文了,那借了银行的钱的还贷人压力就变大了,要生产卖掉更多的东西才能还掉相同的债务!
大明谁欠债最多,还是朱慈烺,作为借贷最多的人,如果通货紧缩了,朱慈烺不仅要眼看这自己的财富缩水,还要眼看着自己的还债压力上升。
最后其他借款人可不像朱慈烺这么能抗有这么多资产可以卖,工厂减产,利润降低,工厂倒闭,那他们借的钱银行可能就要不回来了。
银行是谁家的,朱慈烺的!朱慈烺不仅要财富缩水,还债压力变大,人家借他的钱可能也要不回来了。
所以朱慈烺只能执行扩张性货币政策,纸币超发是一个,内阁是收多少税就全部花光,皇明商号也是不断的把钱撒出去,基本上不存款。
明明是贪污了大家的钱,明明是多发行了货币,朱慈烺只能感叹这一切都是被迫的,他就是吃了不懂经济的亏啊!
朱慈烺之所以跟崇祯哭穷,还不是因为崇祯实在太能生了,这一次出门朱慈烺只带来两个妃子,崇祯一下子带了十个,就这还是朱慈烺严格限制了人数的。
崇祯当初可是恨不得把他那一两百个后宫都一并代上!
崇祯的后宫从最低的才人每年一百两,到周皇后每年十万两的例钱,这一年消耗就有两百万。
更不要说朱慈烺那些弟弟妹妹了,这些王子公主,出宫之后每年用度都是十万两起的,毕竟也是王爷,不能太过亏待。
崇祯现在可是正当壮年,朱慈烺估计两三百都是少的,五百都不是没有可能。
这将来就是一年三五千万的开销,有这么多钱,朱慈烺都能养活五十万军队了!但是养活这些王爷公主,完全是白白养活。
更关键的是朱慈烺辛辛苦苦缩减的宗室成效,被崇祯一个人就搞废掉了。
朱慈烺当初也是傻,他以为当初李渊被奉为太上皇前前后后都算上也不过才四十个孩子。
但是朱慈烺忽略了李渊登基的时候五十三岁,玄武门之变的时候都六十一了,所以玄武门之变之后李渊才生了一个孩子。
但是李渊从登基到玄武门之变之间可是生了三十多个。
而崇祯就比较年轻了,今年才刚刚三十三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正是造人的黄金时期,这个时候没事干,就只能生孩子玩了。
加上朱慈烺对新生儿的重视,革新了大明的生育知识,导致崇祯造人就更方便了。
朱慈烺都打算好了,以后崇祯出来玩,一次只能带十个妃子,一年出来一次,十个妃子还不许换。
这样一年最多只能生十个孩子,那样的话崇祯最多也就能生三百多个!
现在哭穷是为了防止崇祯提给儿子家年奉啥的,因为周皇后已经暗示好几次了,朱慈烺的几个弟弟到扬州之后都抱怨一年十万两钱不怎么够花。
朱慈烺当然知道不够花,一年光王府的下人日用开销什么的都要三四万两银子,然后一个个又不知道节俭,出门讲排面,扬州消费多高了,请喝个花酒都能大几百两银子。
要是举办个宴会数千两银子的根本拿不出手,这些兄弟剩下的钱可能还不够办几场宴会的。
他们又不像其他王爷,人家有家底,有收入,扬州商号的股份虽然不能大富大贵,但是维持他们的奢侈生活还是可以的。
朱慈烺还听说扬州那边还新出了一种文人,叫做吃宴文人,这些人平时啥也不干,就是流窜于各种高端宴会场所,念几首酸诗。
总之现在的扬州是一个病态的城市,一大堆王爷聚在那里除了炫富,基本没啥事干。
所以不够花朱慈烺也不愿意在多给了,因为给不起,这根本就不是多给个三五百两银子能解决问题的。
要是给的多了,那以后的压力只会越来越大。
至于派一些先生去教他们节俭?那更是不要想了,这帮人又不是懂得感恩的性子,你为了他好,搞不好还以为你是为了对付他限制他。
所以他们在扬州爱怎么闹怎么闹,钱花完了你就在府里窝着,朱慈烺又不会看着他们饿死,再说这些人也不至于饿死。
只能期待今年给他们找一些勤俭持家的王妃能帮忙打理一下。
当然朱慈烺也没有报多大希望,毕竟是男权时代,他的小弟在不成才,那也是王爷,不是谁都敢管王爷的。
崇祯怎么想的朱慈烺不知道,是关心国事也罢,是为随便问问也罢,朱慈烺都要把要钱的路子堵死了!
十万两银子少么?已经不少了!要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为啥人家腰缠十万贯就能在扬州浪,你十万两银子,就不够花!
当然朱慈烺也没有想过扭转那里的风气,人家有的玩有的闹是好事,你给人家限制死了这个也不让干,那个也不让干,让他们都追求上进!
那人家要是真来了上进心,努力奋斗,突然有一天觉得其实这个皇上换我当我也行,还比你干的更好,那朱慈烺岂不是又要麻烦。
崇祯显然真的没有这方面的想法,他只是感觉,自己这个儿子果然是对赚钱有着超越一般人的才能,这么玩的纵观整个历史,他就见过这么一个奇葩!
两人正在聊天王国兴递上来一份奏报,朱慈烺打开看了一眼,嘴角上翘,有意思!
崇祯看着朱慈烺在那笑,也是一脸好奇,无奈于身份也好追问或者凑上去看,甚至为了避嫌他还要考虑是不是先回去?毕竟国事已经跟他没有任何关系了。
朱慈烺笑着抖了抖手上的密报:“没啥大事,就是常山有一个村子私下结社成立了什么农业互助组织,锦衣卫觉得值得怀疑又拿不定主意,所以报上来,问问是不是改道?”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68read.cc。六八读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68read.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