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八读书 > 明末黑太子 > 第1209章:骑士精神
加入书架 推荐本书

第1209章:骑士精神

小说:明末黑太子作者:牛笔老道字数:2149字更新时间 : 2024-12-01 06:34:08
最新网址:www.68read.cc

奥斯曼帝国与明帝国保持着长期友好关系,与法国保持了自十六世纪以来的阶段性友好关系,与荷兰的关系不好也不坏。

如果按照国力排名的话,毫无疑问,明帝国高居榜首,法国位居次席,荷兰只能排在奥斯曼与神圣罗马帝国之后。

能与世界上国力排名第一、第二、第五的三个国家保持贸易往来,还能日进斗金,对易卜拉欣来说已经算是一项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了。

原本奥斯曼的国力是逊于神圣罗马帝国的,但由于近些年苏丹运河的开通,加上科威特油田的开采,以及与明帝国的进出口贸易。

使得奥斯曼从中受益匪浅,光是与明帝国的贸易额便高达五千万银币以上。

尽管很多时候并不涉及到金银铜等贵金属的交易,仅仅是易货贸易。

可能用一钱不值的石油来换取明帝国出产的各种商品,甚至包括武器装备,本身就是巨大的成功了。

易卜拉欣相信加以时日,包括三级铁甲舰在内的所有商品,自己都可以用石油以及成品油换到……

自己所要做的,便是努力扩大远洋船队的规模。

本土造的商船不够大的话,就可以用石油从荷兰或者法国人手里去买。

现在,易卜拉欣就已经将土豪本色给发挥出来一多半了。

只要对方愿意用石油作为易货贸易的物品,自己便可以卖出成千上万桶石油了。

尽管法国、神圣罗马帝国在本土都有自己的油田,甚至在英格兰地区也发现了油田,但开采难度与成本都与奥斯曼的波斯湾地区无法相提并论。

哪怕从波斯湾绕一圈,再走苏丹运河,出地中海,抵达西欧的煤油,其价格都比当地的同类产品要便宜一些。

最重要的是,当地的石油公司老板通常希望得到现金,因为还需要给工人支付工资,而奥斯曼的海湾石油公司可以全款易货。

海湾石油公司是易卜拉欣与一群贵族,携手明帝国皇帝朱慈烺开办的公司。

虽然是私人性质的能源公司,但绝对能从一些渠道来国家的力量。

最直观的方面就是接受易货贸易,因为背后的老板是两个帝国的话事人。

并不需要通过石油或成品油贸易来获取现金,只要得到等价物就行了。

拿银币给工人发工资这种事,对两个老板来说,根本就是小菜一碟,又不指望从中吃利息。

易卜拉欣没钱给工人发工资不要紧,奥斯曼境内的基斯拉达戈金矿,就是昊菁皇帝送给易卜拉欣的礼物。

该金矿储量三百四十吨,按照只采出两百吨黄金的利润来计算。

这部分便相当于五百万两黄金,也就是五千万两白银,折合七千五百万银币。

易卜拉欣只拿其中的三千万银币,余下分给贵族股东。

平均二十年,每年采出来的黄金兑换成银币之后,也足够给油田工人们发工资的了。

至于用石油和成品油换购来的各种商品,这也好折现。

作为苏丹,易卜拉欣本身就是奥斯曼帝国最大的商店的老板。

一边自己赚钱,一边带着贵族们赚钱,一边让国库充裕一些。

三项兼顾,一点都不耽误。

易卜拉欣自己倒是不会,架不住东边有个好老师……

隔空教你赚钱,还教你挖矿,而且不收学费,学不会可以免费再学!

易卜拉欣在没接触过昊菁皇帝之前,从没想过在遥远的东方,世界上还有如此善良之人!

相比动不动就发动东征的西方诸国,还是明帝国更值得结交。

昊菁皇帝更是他本人和奥斯曼的真挚朋友,就差为其树碑立传了……

虽然由于买买买的原因,国库比以前的岁入高很多,但仍旧充裕不起来。

不过明帝国正在大规模工业化,每年需要一两百万桶石油与成品油,而且需求量还在逐年递增。

作用世界第一油田的易卜拉欣,也就一点都不害怕自己和国库没钱了。

没钱可以挖矿,没东西可以用油来换购。

对易卜拉欣来说,脚下这简直就是天赐宝地啊!

其实在科威特油田大规模开采之后,易卜拉欣都想把皇宫搬到巴格达去……

在伊斯坦布尔早已盘根错节的贵族们一顿好说歹说,总算是阻止了苏丹这个疯狂的打算。

大家都安于现状,对眼下每年都有巨额收益非常满意,不想再辛辛苦苦地折腾到巴格达去了。

易卜拉欣对本土的发展也满意,但对匈牙利战场的发展就不太满意了。

由于侯赛因的谨小慎微,导致超过三十万帝国部队被拖在那里动弹不得。

虽然这样是有情可原的,但在不能取得任何进展的情况下,难免有一些小人会借机发难。

鉴于敌军的数量是己方的一倍左右,易卜拉欣也没有责备侯赛因的意思。

他可不是明帝国的皇帝,善于指挥作战,只能将希望寄托在侯赛因等将领身上了。

之前贾马尔能够以少敌多,大败敌军,便算得上是一次非常经典的胜利了。

觉得值得大书特书,奥斯曼帝国出版的各大报纸都刊载了整个过程。

今年,易卜拉欣也需要得到一次胜利,规模自然要比去年的更大才行。

不过到了这个地步,双方向布达佩斯不断增兵,便有在此地进行战略决战的意味了。

易卜拉欣也打算继续增兵,起码要达到五十万人,再加上一堆坦克、重炮、飞艇,才觉得心里有底……

侯赛因不是说敌军兵力很多吗?

这问题很容易解决!

把那些已经投靠帝国的波斯尼亚人、克罗地亚人、塞尔维亚人,还有废柴一样的瓦拉几亚人,连战场附近的匈牙利人,全都塞到前线去。

五个种族,一家出五万,那就是二十五万了,加上已经在前线对阵的帝国部队,总兵力不会都超出预期了。

这些人会不会打胜仗,易卜拉欣没有义务,也不会教授他们如何打胜仗,这些都是侯赛因等人的责任。

他的工作就是让手下给侯赛因送去足够数量的士兵,不能指望这些人打胜仗,给自己人壮胆总是可以的吧?

等位于欧洲的奥斯曼属地春耕完毕,易卜拉欣便让亲信将领奥库过去征兆士兵。

虽然是强征,但也有好处,只要在战场立功,未来两年便可以享受全额免税待遇。

try{ggauto();} catch(ex){}

已经享受此待遇的波斯尼亚星月人,可以用战功兑现明帝国的诸多商品,没有上限。

一六七七年六月,从巴尔干、匈牙利、瓦拉几亚等地应征入伍的士兵便在奥库的带领下,连同一万本土士兵,抵达了多瑙河以西的战场。

令人啧啧称奇的是,双方仍然在对峙,谁也不肯率先进攻。

此前的经验教训告诉双方,在堑壕战流行之后,谁先进攻谁先输!

侯赛因得到了援军抵达的消息,并未表现出太高的兴致。

因为前番围攻维也纳,就是这帮垃圾率先崩溃,导致自己功败垂成。

他们打打顺风仗还可以,像这种战略决战,就绝对不要指望了,否则再玩一次,自己还得输。

现在双方都分成两个重兵集团,奥军这边,侯赛因掌握着近二十五万大军,在多瑙河东岸对阵绍姆贝格的超过四十万人。

对方一直用堑壕战术来在围困佩斯城堡,侯赛因也不打算用损失兵力的办法给守军解围。

他本身兵力就不足,所以就没采取用同样的方法来围困绍姆贝格所部的策略。

不围困的话,或许对方还有兴趣攻出来,结果对方还挺聪明,没上当。

位于多瑙河西岸,受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利奥波德直接指挥的部队有二十五万。

此前与其对峙的是贾马尔、萨利赫、拉希姆三部人马,总兵力不到八万。

由于坦克与重炮的数量与质量的双重优势,加之利奥波德吸取了此前的教训,双方没有大打出手。

等奥库带兵抵达后,多瑙河西岸的奥军一下子接近三十四万了。

双方在总兵力上的差距被拉近,反奥联军仍然具有一定的兵力优势,而且两个重兵集团彼此背靠多瑙河,河面还有舰队提供火力掩护。

奥军则掌握着陆路装备方面与空中侦察的优势,还有一点,那就是清军同意在夏秋之际再次出兵。

侯赛因正是吃准这一点,才不着急打,对方什么时候撤退,自己就什么时候发动进攻。

清国皇帝顺鸡已经同意,此次出动不少于三十万骑兵,进攻波兰南部、摩拉维亚、波希米亚等地。

虽然性质与前番一样,主要是洗劫,而非占领,但年年这么干一次,对当地的经济也能造成相当大的打击。

这等于说奥军在前面牵制敌军,让清军去后面捞好处。

如此分配任务,肯定谈不上公平。

但是战局便是这样,现在也不是谈赚多赚少的时候。

等对面那一群敌人去打清军的时候,己方也能坐地起价了……

现在就只能老老实实地呆在布达佩斯外围,跟对面的敌人比耐心。

想赢得最后的胜利,那就绝对不能着急,否则利奥波德一次就能把此前输掉的全都赚回来。

一旦奥军主力被歼灭在匈牙利,不光会失去这块地盘。

敌军乘胜追击的话,说不定连整个巴尔干都会丢掉。

事关重大,侯赛因就不得不变得更加的谨小慎微了。

没事的时候,利奥波德一直在自己的脑海里反省去年作战失利的事情。

不光如此,还写了一堆心得,尤其是要注意的事项。

里面涉及己方的战术、队形、攻击时间、兵种配合等等,深刻倒是足够,就是联军不进攻的话,那就没多大用了……

至于堑壕战,联军还没正经打过,对方也不给己方练兵的机会。

越是这样,利奥波德就越相信堑壕战是对付正常野战,尤其是克制奥军坦克推进的最佳战术。

实际上也是如此,奥军的坦克非常害怕陷进土坑里动弹不得,所以根本就不打算进攻。

对方等着钓自己,自己是同行,那肯定是不会上钩了!

不过奥库来了,就传达了易卜拉欣的最新指示。

这就意味着不打是不行了,起码要满足苏丹陛下的要求。

但实际运作的余地就很大了,看到对面的情况,以及河里的敌舰,奥库也明白己方想取胜没那么容易。

于是贾马尔、萨利赫、拉希姆,加上他,四个人商量了好半天,最终决定发动有限度的攻击。

这是一种可以控制伤亡的战术,完全可以实现两全其美的目的。

具体来说就是——炮击!

将阵地推进到距离对方一英里的位置,然后用己方的重炮一点一点啃食对方的阵地。

如若对方主动出击,刚好可以把奥库带来的五百枚战术导弹用上。

八月十五日,让利奥波德激动的时刻来到了。

见到与己方对峙许久的奥军终于开始全线推进,利奥波德不亲眼所见都难以置信。

多瑙河西岸的二十五万神圣罗马帝国部队开始紧张起来,幸好还有战车与壕沟作为依托。

由于来犯的敌军数量超过了己方,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利奥波德还从东岸调来了三万骑兵。

奥军的推进速度很慢,使得己方的骑兵即使过桥的时间很长,也能全员抵达西岸一侧的战场。

如果能在奥军进攻堑壕之后,己方投入反击,重创或歼灭这个重兵集团的话。

那么之后大军过河,与东岸的部队一起夹击侯赛因所部,最终取得决定性胜利也是很有机会的。

当然,这仅仅是利奥波德的设想而已。

奥军推进到一英里外就停止前进了,一个个用铁锹埋头挖掘,同样开始修筑战壕,那些自己会动的坦克似乎也参加了挖掘工作。

在如此近的距离,用战壕来对峙?

利奥波德否决了让己方骑兵出击的提议,去年波军翼骑兵被那种连发式枪械打得人仰马翻的场面,还令他历历在目。

这可能是一种引己方主动出击的战术,自己当然不能轻易上当。

可是在大约一个多小时之后,利奥波德就知道了对方想要干嘛了……

很快,对方重炮发射的炮弹,一枚接一枚的落到了己方的阵地上。

由于利奥波德的迟疑,导致己方炮兵错过了最佳开炮的机会。

等到双方开始对射,差距就显露出来了,情况跟去年相类似。

这就不能谈什么骑士精神了,毕竟骑士被打死,那就没精神战斗了!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68read.cc。六八读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68read.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