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青砖
第九十八章青砖
“对于不听劝阻,执意强闯女人坊的男人,不管他们是谁,有什么高贵的身份,就用你们的钢叉,叉出去!”
全旭接着道:“任何人在里面捣乱,也同样赶出去,并且列为黑名单,永远不让他们进入女人坊!”
“是!”
“换装!”
随着全旭一声令下,四十二名保安队员马上出列,拿起防刺服,相互帮助穿戴起来,用了一刻钟的时间,众人穿戴完毕。
黑色颜色的防刺服、黑色的防爆盾牌、黑色的警棍、整齐统一,显得颇有气势。
明朝与后世不一样,后世男朋友或者老公,可以光明正大的陪着女朋友或老婆前往内衣店里试内衣。
在明朝的社会风气是完全不行的,全旭已经来到明末三个多月了,他除了二娘、三娘、辛月、红尘、无双、汤邱氏以及庄里的妇女以外,没有见过其他女人,大家闺秀更是一个也没有见过。
像小说里写的那样,与某个大家闺秀邂逅……
看来是非常可能的。
全旭也要入乡随俗,考虑明朝的社会风气与风俗。
三娘拿着这种钢叉,开始耍了起来,她指导众保安队员开始二人合击,三人合击,盾牌压迫以及夹击之术,指导女护卫队们演练合击之术,
这个时候,全旭才开始正式参观女人坊的其他区域。
与后世的商场不同,明朝的商铺也是院落。
都是四合院布局,由于这座商铺是从黄府购买的,而布局全旭也没有时间大动,这里拥有独立的六个院落,中间走廊,其实两家商铺的隔墙,被推倒重修的。
首先进入鞋帽区域,这是一座主屋七间,厢房各三间的院落,全旭厢房的墙壁上镶嵌着雁足铜灯,灯形如大雁孤足,股托起环形灯盘,灯盘里有三支灯柱,同时点燃三支大烛,将屋里照耀得明亮如昼。
展览的柜台上摆放着各式各样的高跟鞋,各式各样的女式手提包,鉴于明朝对于真皮真不稀罕,无论是什么羊皮、鹿皮、小牛皮,包括什么鳄鱼皮,全旭委托萧桃采购的提包,清一色人造革。
反正,真皮有价,人造革在明末无价。
起初全旭以为,明朝贵妇不用提包,事实上,古人比全旭想象的要时尚。
《诗经·大雅》曰:“廼裹餱粮,于橐于囊。”“包”最早并不叫“包”,而是叫“佩囊”。
佩囊是古代使用最早、流行时间最久的包,像钥匙、印章、凭证、手巾一类必须随身带的东西,大都放在这种囊内。因为外出时多将其佩戴于腰间,故谓之“佩囊”。
古代的包也有大小之别,汉代学者毛亨称“小曰橐,大曰囊”;制作材料也不一样,有皮包和布包之分,春秋时期用动物皮革制成的包称为“鞶(pán)囊”。
明清时代,随着新物件的出现和使用,包的款式和功能也越来越丰富。如放钱放物的多用包“褡裢”、放烟丝的“烟袋”、盛放扇子的“扇囊”、盛放挂表的“表帕”、装饰价值更高的“荷包”等。
其中“褡裢”为双层袋子,中间开口,两头放钱,使用时从中间对折,搭于臂膊上,故又称“搭膊”。因为搭膊多用来装钱,民间干脆呼之为“钱袋子”。因为“袋”与“代”谐音,常用之赠人,以讨“代代有钱”的口彩。
古代女性最喜欢的包是“香囊”。香囊又称“薰囊”、“香袋”,用布帛制作,里面放的不是物什,而是香料一类东西。由于香囊既可作为饰物又能散发出令人愉悦的香气。
全旭看着这些鞋和包布局,隐隐感觉有些不对劲。
这不像是一家奢侈品店里的布局,更像是百货地摊一样,各种包堆得满满当当。
曹氏和红尘都擅长察言观色,她们看着全旭的脸色不对劲,急忙问道:“老爷,有什么不妥?”
“不妥,大大的不妥!”
全旭指着展台上的鞋子和提包道:“把这些东西撤下去,鞋子无论什么颜色,这三间屋子,只摆鞋子六双,提包六个,西厢房同样如此!”
曹氏有些不解:“这……”
“同样款式不同颜色,让她们定制!”
用六十平方的店面,摆放六双鞋和六个提包,这样才能凸显商品的不平常。
接着,全旭又指点他们如何摆放,如何定价。
“咱们店里,所有商品,谢绝还价,买不起可以不买,但是不能降价!”
“是!”
“无论有没有存货,顾客只要购买三件以上,就告诉他们没货,需要等!”
全旭在明代也可以玩饥渴营销。
比如说一普玫瑰花味的香水,用一张长达三尺,宽约一尺半的展台,上面只摆放一瓶。
交待曹氏和红尘如何经营,观看所有的产品布局,基本上达到了全旭的满意。
直到快要关闭城门的时候,全旭与三娘、二娘这才出城。
出了大名府南城,全旭惊讶的发现袁世卿居然带着三四百名青壮男子在等着全旭。
这些青壮男子与当初全旭遇到的大名府青壮步弓手们一样,穿着虽然破旧,还算体面,应该不是灾民或流民,精气神不一样。
“老爷!”
“老爷!”
“他们是……”
袁世卿介绍道:“他们是自愿到金堤施工的工匠们!”
这些青壮劳力给全旭干活,每天的工钱就是三升麦子,外加三顿饭,不用承担什么五险一金,也不用承受什么工伤和医疗保险。
简直便宜到家了。
现在的全旭大院已经形成一个庞大的工地,特别是夹沟河边,趁着冰雪初融,把河里的淤泥挖出来,可以肥地,也同时加固河堤。
对于人力的需求,几乎没有止境,一百人开始缓慢施工,一千人也行,就是五千人也可以。
无非是工程进度的快与慢而已。
全旭坐着从道具厂打造的马车,这辆马车看着外表与普通的马车区别不大,事实上完全不同,看似是木质纹路,事实上,这辆马车的车架、车梁都是采取铝合金以及塑钢材料制成,重量比木质要轻三分之二,硬度也要强不少。
最大不同的是拥有桥式减震和液压减震系统,车轮外形看着像木质车轮,事实上则是橡胶与钢制。
坐在马车里,虽然不像奢华轿车一样,可以丝毫感觉不到颠簸,至于比普通的马车强得太多了。
这辆马车的车座,采取弹簧沙发式设计,可以放倒成为一张宽约一米五,长度两米二的大床。
坐在马车上,随着轻微的晃荡,全旭缓缓进入了梦乡。
等全旭抵达全旭大院的时候,天亮已经快亮了,摸黑赶路,这些青壮还有些不适应,不能太快。
全旭睡了一觉,精神非常不错。
此时,全旭大院的工地分成了三部分,位于夹沟河河堤的东城墙建筑工地,位于全旭东南六里的窑场,也是一个巨大的工地,至于另外一处,则是搭建了更多的活动板房。
当然,这些活动板房也是二手的,在采购三千吨脚手架的时候,几乎等于白送的,四条好烟两箱酒,全部给全旭处理了。
这些活动板房以筒子房为主,不像原来的活动板房有大空间大户型设计,统一采取四米五宽,七米长,室里面积三十多个平方。
全旭倒没有直接分给工匠们拥有,而是免费给他们居住,一个三十多平方的活动板房里,安排十二个人居住,两边靠墙摆放着六张双层床,中间是过道。
就这样,窑场附近增加五六十套房屋,河堤工地则多了两百多套活动板房,虽然冰雪已经融化,夜里的气温仍旧有十来度的样子,露天夜宿,还是容易生病。
目前而言,除了全旭原来的一千多号庄户,袁世卿又招募流民和灾民六百余人,加上雇佣的青壮,整个所有工地上的人手超过三千大关。
在全旭吃饭早饭的时候,杜亮带着十几个工匠,拉着四辆大车,大车上装载着不青砖,前来向全旭报喜。
全旭望着这些青砖,每一砖青砖大小统一,厚薄统一,细腻,没有鼓起的包,拿起双块砖轻轻敲击,不掉砖屑。
“还不错,等会拉二十只鸡、二十只鸭子回去,所有人加餐!”
“谢老爷,谢老爷!”
全旭望着杜亮道:“你这一窑可以烧多少块砖?需要多少时间?”
“初四点火,到现在十天!”杜亮挠挠头,兴奋的说道:“有两万六千块砖,用了六十三大车木柴!”
全旭皱起眉头。
两万六千块砖,用了六十多车木柴,用了十天烧制,这也太慢了。
平均每天才两千六百多块砖头。
这远远无法满足全旭的需要,他需要砖实在太多了,仅仅城墙部分,以夹沟河这道长一千零六十六米,高十二米的城墙,如果外墙以六分墙,每平方米需要三十二块砖,如果是十八墙则需要九十六块,如果是采取二四墙则需要一百二十八块砖头,整个城墙修到十二米,那么整体下来就需要三千多万块砖头。
随着全旭麾下人数越来越多,杜亮感觉全旭身上上位者气势越来越重。
全旭紧紧皱起眉头,杜亮的心就悬了起来。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68read.cc。六八读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68read.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