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八读书 > 重生朱棣之子 > 第一百五十二章:陈祖义重获新生
加入书架 推荐本书

第一百五十二章:陈祖义重获新生

小说:重生朱棣之子作者:步惊俗字数:2213字更新时间 : 2024-10-26 05:34:39
最新网址:www.68read.cc

,重生朱棣之子

数日后。

巳时七刻,金陵常科书院。

后山凉亭下。

朱高煦独自在饮茶,不远处守着赵俊臣、韦贤两人,更有数十名春和殿侍卫隐藏在周边树林之中。

“太子殿下,微臣把人带来了。”

郑和领着一位背负荆条,双手被绑的汉子,走到了凉亭下。

那汉子走到距离朱高煦二十步之外的地方,屈膝跪下。

朱高煦微微扭头,给了旁边赵俊臣、韦贤一个眼色。

于是,赵、韦两人跟着郑和退到了百步之外。

朱高煦对跪在地上的汉子说道:“陈祖义,你还有什么话说?”

“好汉做事一人当,太子殿下若能答应草民一个请求,草民愿以死谢罪。”

那跪着的汉子正是被郑和抓获的南洋巨盗陈祖义。

朱高煦问道:“是何请求?”

“草民这些年杀人无数,恶贯满盈,臭名昭著,祸害南洋,就算殿下把我千刀万剐,也是我罪有应得。但请殿下放我的兄弟们一条生路。”

陈祖义以额头触地,恭声说道。

朱高煦觉得,如果陈祖义真心这么想,也算是良心未泯。

“实不相瞒,草民和众位兄弟当初也是良善臣民,被禁海之令所困,不得已才提着脑袋讨饭吃。这些年,草民的确做了许多恶事,殿下能否看在事出有因,禁海在前的份上,把账都记在草民一人身上?”

陈祖义见朱高煦没有应声,也不敢抬头,接着说道:“盼望殿下能选中他们当中一些并无人命的好手,加入大明船队。”

“为何?”朱高煦低声问道。

陈祖义恭声道:“一来,可用他们的航海经验,为大明巡洋海外出力。二来,可用他们的归顺和草民的这颗脑袋洗刷大明海盗的恶名。三来,殿下若能如此处置,也将给数十年深受禁海之苦的沿海臣民们,一个训诫和安抚。”

朱高煦发现陈祖义是个人才。

不过可惜,他知道此人心狠手辣,决不会被这一番话而打动,选择轻饶。

“我会奏请父皇,对这些人妥善发落,酌情处罚。”

望着以头触地的陈祖义,朱高煦沉声道。

“当今陛下与太子胸怀天下,善待子民,草民感佩不已。”

陈祖义叩首道。

朱高煦面无表情道:“陈祖义是南洋巨盗,必须死。你,还有什么遗言?”

陈祖义沉思片刻,忽然微微抬头,用敬仰的目光望着朱高煦,恭声道:“这两年大明巡使西洋,礼遇万邦,草民只恨自己早生了十年,只恨自己不能为永乐朝的开海之策,效犬马之劳!”

“就这些么?”朱高煦冷冷的问道。

陈祖义猜不出朱高煦的心思,犹豫了一会儿,恭声道:“草民今年三十七岁,妻儿老小当年都死在了海上,目前仅存一个七岁的独子寄养在满剌加的友人家中,若说遗言,草民想对那独子说长大后不可再当海盗,要来中华故土,为大明效力!”

朱高煦道:“我可以免你一死,但有个条件。”

他说到这里,起身走到陈祖义面前,蹲下后,低声说道:“你以后不可再以陈祖义的名号行事,更不能与你的独子、旧友相认,一旦走漏风声,你知道后果。”

“草民、草民、草民叩谢太子殿下大恩!”

陈祖义激动的语无伦次,再次叩头道:“草民愿为殿下肝脑涂地,做牛做马!”

朱高煦道:“我不要你做牛马,我要你去做倭寇,懂我意思么?”

“倭寇?”

陈祖义琢磨道:“殿下的意思是让草民去倭寇之中当暗子,为将来剿灭倭寇出一份力?”

朱高煦既没有说是,也没有说不是,而是站起身,负手而立,高声喊道:“赵俊臣?”

几乎是数息之后,赵俊臣就以超快的速度,跑到了凉亭边,躬身向朱高煦行礼道:“卑职在。”

“你去派人放出消息,就说南洋巨盗陈祖义在被秘密押送大牢的途中,企图逃跑,被官兵当场击杀。”

朱高煦吩咐道。

“卑职知道该怎么做。”

赵俊臣抱拳道。

朱高煦道:“一定要让京城的百姓见到陈祖义的尸首,相信他死透了。”

“卑职明白。”

赵俊臣恭声道。

朱高煦挥手道:“去办罢。”

“卑职告退。”赵俊臣躬身道。

朱高煦目送赵俊臣离开,然后扶起陈祖义,沉声道:“从现在起,你就叫柳生打野。至于你的容貌与声音,会有人带你去做处置。”

“是。”陈祖义躬身道。

“韦贤?”朱高煦扭头向远处喊道。

韦贤很快跑了过来,抱拳行礼道:“卑职在。”

朱高煦吩咐道:“你持我手令,送此人去惠民医馆,让蒋用文给他处置一下容貌与声音。”

“遵命。”韦贤躬身行礼道。

次日。

太阳落山之后。

武英殿。

“陛下,王景弘求见。”

李兴躬身入殿禀告道。

朱棣放下手里的奏章,眼中闪过一丝疑惑,道:“见。”

“微臣拜见陛下。”

王景弘作揖行礼道。

朱棣道:“免礼。”

随后,他看着王景弘,好奇的问道:“昨日南洋巨盗陈祖义意图逃脱,被官兵击杀,朕已斥责郑和看管不严,与你又没有关系,你来做甚?你是有话想说?”

“微臣的确有话要说,但——”

王景弘多次欲言又止。

朱棣道:“朕派你为郑和的副手,就是以重任相托,朕的心思,你应该明白。”

王景弘跪下道:“奴婢肝脑涂地,誓死不负皇恩。”

“朕知道你的忠心,起来说话。”朱棣道。

“遵命。”

王景弘先是恭声说了一句,待起身之后,接着低声说道:“陛下,微臣在海上经常听到水手们私下议论,说陛下是陆地上的君主,而郑和——”

他故意停顿了一下,接着道:“是海上的帝王。”

朱棣闻言,选择了沉默。

他是看着郑和长大的,十分了解郑和的为人,不可能相信郑和有不臣之心。

王景弘接着道:“据臣观察,那些海外邦国只知有郑和,而不知有陛下。那些化外土著粗蛮愚昧,却不知该怎样报答陛下,就在岛上给郑和刻石立碑,感恩戴德。”

“微臣还曾听说有些番邦要给郑和修建三宝庙、三宝塔,还要为他塑造一丈八尺高的金身,供在庙里,日日夜夜、世世代代焚香祭祀。”

try{ggauto();} catch(ex){}

王景弘跪下道:“陛下,他冒犯天威还不算,还要借神灵来压君父,成何体统?”

说到这里,他从怀里掏出了一份密信,恭敬的呈给了朱棣。

朱棣接过密信,看完之后,脸色阴沉的可怕。

“知道了,你退下罢。”

待王景弘离开后,朱棣对殿门外的李兴说道:“去传郑和来见。”

大约两刻钟之后。

朱棣听到脚步声响,知道郑和进来了。

他没有回头,而是负手而立,望着新的出海巡洋路线图,沉声道:“郑和,朕在看你的海图。这图比你刚出海时,又增大了许多。可见,大海比陆地大多了。”

昏暗的烛光照耀下,郑和发现朱棣正背对着他,在观看海图。

“陛下,微臣在海上航行的越远,就越觉得四海无涯,经历过的地方越多,就越觉得天下无边。”

郑和恭声道:“微臣只是觉得人生苦短,不能知其万一。”

朱棣转过身,望着手提玻璃罩走马灯的郑和,面无表情道:“有人说,大地属于朕,四海归郑和。朕是大明陆地上的君主,你郑和是海上的帝王。这话,你听说过么?”

郑和立即把走马灯放下,同时跪地俯首道:“陛下,微臣不敢!微臣若听到如此大逆不道之言,定会将此人碎尸万段。”

朱棣把手中的密信丢到了郑和膝前的地面上。

郑和捡起密信,仔细阅览了一遍。

这封密信是以陈祖义的口吻写给郑和的私信。

陈祖义在信中说,婆罗洲是绝佳的宝地,让郑和尽快率领船队投靠他,两人联手在婆罗洲建国,从此脱离朝廷的管辖,在南洋称孤道寡,作威作福。

郑和捏着密信,震惊道:“陛下,这信是从哪里来的?”

“你不知道?”朱棣反问道。

郑和答道:“臣不知道。”

朱棣又问道:“从未见过?”

郑和答道:“从来没见过。”

朱棣道:“它不是从海上飘过来的,它是你的船队带回来的。”

“陛下,这一定是海贼陈祖义的奸计。此贼四处放风,说要在南洋建立华民之国,妄图拉拢海外华民,独霸南洋。”

郑和赶紧解释道:“微臣率领的船队,正是他的天敌。为此,他才使出了卑劣手段,离间微臣与朝廷。”

“陈祖义已死,这还说得清么?”朱棣问道。

郑和道:“陛下,微臣只是觉得蹊跷,为何陈祖义刚死,微臣就被加上了如此恶名,让微臣有口难辩。”

朱棣道:“还有人说,在海上只知道有郑和,不知道有大明皇帝。”

“陛下,微臣巡视各邦国,皆以大明国使身份,代替陛下礼遇各邦,赏赐外族,从来不敢贪天之功为己有,随行侍卫以及航海日志均可以为证。”

郑和恭声道:“微臣对陛下,忠心不二,天地可鉴!”

朱棣听了郑和的自辩之后,沉默了许久。

“哈哈哈哈哈,陈祖义已死,朕的话就是盖棺定论。”

郑和被朱棣的大笑给弄的有些糊涂。

这时,朱棣拉起跪着的郑和,注视着对方的双眼,低声问道:“你不想问问是谁向朕告了你的刁状么?”

郑和道:“臣无力遮拦小人之口,只求无愧我心。微臣唯一擅权之处,就是私自宽恕了陈祖义麾下的海盗,把他们赶出了南洋,请陛下治罪。”

“既然他们无法为祸南洋,何不让他们去海外自谋生路呢?”

朱棣说道:“他们虽不是朕的臣子,可他们毕竟是炎黄子孙啊。”

“陛下仁慈!”郑和躬身道。

就在这时,朱棣一把从郑和手中夺过密信,当着后者的面,把密信撕了个粉碎。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你是朕的臂膀,更是朕的希望,朕连你都信不过,岂不是成了孤家寡人?”

郑和道:“微臣奉陛下之命巡使各邦,所见所闻,感触良多。海外诸国相比之鼎盛的大明,仍然如众星拱月,无不仰视大明,微臣深感为大明使臣的光荣。他们敬畏的不是微臣,是陛下,是我大明的富足与胸襟。”

朱棣走到旁边交椅上坐下,然后说道:“郑和,咱们君臣又聚到一起了,从你下海的那天起,咱们的日子就不好过。你在海上不容易,朕在陆地上也不容易。能迎来如此辉煌的成果,朕的苦心总算没有白费。”

“可惜这次微臣没有为陛下多带回一些银子。”

郑和恭声道。

朱棣道:“不,你给朕带回来的是国威。银子会有的,有了银子就可以建新都,就可以摆脱掣肘。”

“臣这次来还给陛下带了一份礼物。”

郑和把地上的玻璃罩走马灯拿起来,躬身说道:“微臣给陛下带来了一个海。”

“这小小的走马灯就是海?”

朱棣笑着问道。

郑和道:“请陛下把殿内火烛都灭掉。”

说着话,他拿火引子把走马灯内的蜡烛给点亮了。

朱棣对侍立在殿外的李兴喊道:“李兴,听见了么?”

于是,李兴带着几名内侍把殿内的火烛都灭了。

走马灯古称蟠螭灯、仙音烛和转鹭灯、马骑灯,乃是华夏族特色工艺品,亦是传统节日玩具之一,属于灯笼的一种,常见于元夕、元宵、中秋等节日。

灯内点上蜡烛,烛产生的热力造成气流,令轮轴转动。

轮轴上有剪纸,烛光将剪纸的影投射在屏上,图象便不断走动。

因多在灯各个面上绘制古代武将骑马的图画,而灯转动时看起来好像几个人你追我赶一样,故名走马灯。

旧式的走马灯,是用火烛产生的热力造成气流,令轮轴转动,而郑和带来的玻璃罩走马灯用的是发条提供动力。

旧式走马灯的烛光将轮轴上剪纸的影投射在灯笼外屏上,郑和拿来的走马灯是烛光将轮轴上剪纸的影透过玻璃,投射在整个大殿之中,就像投影仪一样,把鱼形剪纸的影子扩大了很多倍。

望着殿内游动的鱼影,朱棣深受震撼。

“臣在海上航行了两年多,在海上见到了从未见过的景象,踏上了从未有人涉足的地方,也体会到了从未想到过的荣光。”

郑和恭声道:“臣回来后,在太子殿下的启发下,特地制作了这款游鱼灯,进献给陛下。”

“朕年幼时,曾问中山武宁王海是何物,武宁王说,海是一个梦,一个无边无际的大梦。朕现在看见你送的这片鱼影之海,仿佛置身海中啊!”

朱棣感慨道。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68read.cc。六八读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68read.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