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八读书 > 回到清朝做盐商 > 第二二六章?寇可来,吾亦可往
加入书架 推荐本书

第二二六章?寇可来,吾亦可往

小说:回到清朝做盐商作者:独孤赏月字数:1696字更新时间 : 2022-12-02 18:17:45
最新网址:www.68read.cc

在大丰的军政府招待所内,董书恒终于阅好了最后一封战报。

这一战消灭了俄国五万多人马。在人烟稀少的远东确实是让俄国人元气大伤。

不过对于拥有百万陆军的沙俄帝国来说,这点损失只是毛毛雨。

要知道这五万多人里面正规军只占到了一半不到。大部分还是武装的农奴,这些人连淮海军的民兵都比不上。

所以说这一战并未定乾坤。

远东之鹿,死于谁手,到现在还是一个未知数呢!

如果现在就结束远东的战事,那么对于淮海军来说并不是一件划算的事情。

因为除了消灭了几万沙俄军队,以及得到了几千俘虏意外。

淮海军现在并没有什么到手的好处。

而这场战争到现在已经花去了董书恒几百万两。虽然其中有好多都算是在远东的长期投资。

但是淮海军会去做亏本的买卖吗?一个商人会因为长远的利益,忍受一时的亏损,但是这只是为了将来获得更大的利益。

如何才能够将这一仗花出去的在赚回来呢?

自然是要从对手那里得来。

据董书恒所知,黑龙江流域那可是一个巨大的宝库。自然是放在自己手中比较好。

什么?你说清廷会干预?

京城的情报已经传到了董书恒手中。黑龙江流域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淮海军这边自然要关注着清廷的反应。

可是清廷都做了些什么?

沙俄入侵黑龙江的消息传到了京城,京城的大佬们全都一致主张全面后撤。

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战略收缩。命令已经下达到黑龙江将军的手中。黑龙江南岸的军屯、村寨都要往南迁移到松花江流域。

反正这里就这么点人,迁移了之后再重新分配土地就好了。

北岸的那些人,清廷是不管的,在他们眼中,那些人只算是野人。

至于黑龙江官员上报有淮海公司的人也在黑龙江流域活动。

这个并没有引起清廷太大的重视,每年都有人不顾朝廷的禁令跑到黑龙江两岸做生意,卖些生活物资,收一些山货。

不光是淮海公司还有其他的商人也会去黑龙江那边做生意。

要说是董书恒想跑到那里去造反,满朝的文武都是不相信的。

要知道大名鼎鼎的发配重地宁古塔都在还在吉林靠南的位置呢。

黑龙江流域,尤其是黑龙江北岸以及下游的区域,在朝廷看来只不过是野人居住的地区。

就连流放发配罪犯,都不会放到那么远的距离。

要是淮海军真跑到了那里,那么朝廷的人一定会拍手称快。

要是董书恒愿意让出两江之地,去到黑龙江下游,咸丰帝说不定会封他一个渤海王。

给他一片没用的土地,让他去跟那些俄国人死磕难道不香吗?

不是董叔恒看不起满清这帮子人,他们的认识也就能够达到这种程度了。

不然也不会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时候被俄国人不废一枪一弹就划去上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汝弃之如敝履,吾视之如珍宝!

老祖宗留在的土地,哪怕是一块寸草不生的沙漠,哪怕是孤悬海外的一块礁盘,哪怕是终年冰月的雪域,那也是瑰宝一般的存在。

想到这里,董书恒在回复的电报上写上:“寇可来,吾亦可往。”

当然,命令不是这么一句简简单单的话。

这一仗结束之后,至少短时间内远东以及黑龙江流域可以安定下来了。

加上清廷的战略收缩,淮海军几乎完全控制了整个黑龙江流域。

对于整个黑龙江流域,董书恒准备划分为两个军区来管理。

从乌苏里江向东,南到海参崴,北至马加丹、勘察加半岛,直到北极。董书恒将其划为远东军区,由林威担任军区司令。

军区的驻地就在庙街,这里将建成庙街市,会有军政府派遣官员管理民政。

南面的海参崴将建成一座军港,以鲍有志南洋水师轻巡舰支队为基础组建北海水师。

北海水师以海参崴为母港,以库叶港、日本的横滨为停靠港。以北海为主要的防区。

伯力上游的黑龙江流域划为黑龙江军区,以王啸为黑龙江军区司令。

董书恒准备着手准备今年第二批移民船队去黑龙江,第一批将主要建设两个聚居地,一个是伯力,还有一个是江东地区。

这次江东地区因为战争受到了很大的伤害。

董书恒决定给这些江东百姓一些补偿。

现在清廷已经彻底不管他们了,他们将成为淮海军治下之民,自然也就能够享受到淮海军带来的建设红利。

清军放弃的黑水城将成为黑龙江军区的驻地所在地。

而黑龙江水师的地位则依然保持独立,他们的驻地放在伯力,正好可以兼顾上游和下游,还可以巡航乌苏里江流域。

要是清廷的黑龙江将军搞什么小动作,他们甚至可以杀进松花江。

当然,还得组织更多的民兵过去,黑龙江的上游,董书恒准备组建一个民兵军团。

沿着黑龙江建造一串军事化程度更高的农场。他现在已经基本上摸清楚了,俄国人要向远东扩张,最便捷的路线就是从黑龙江上游下来。

只要守住了上游,那么下游的压力就会小的多。

光有农场还不够,在黑龙江的上游至少要建造一座大型要塞。

没有一座坚固的军事重镇,根本就挡不住俄国人。

同时要是在黑龙江上游有一个军事重镇的话,就可以随时威胁到沙俄在贝加尔湖以及西伯利亚地区的统治。

想到这里,董书恒觉得应该让林威跟王啸调换一下位置。

不仅如此,他还要将山东以及远东地区的骑兵全部都调给林威。

因为黑龙江的源头就是蒙古高原了,那里虽然被俄国人占据了,可以生活最多的还是蒙古牧民。

现在的蒙古人早已经失去了祖先的野性。

在满清的几百年的调教之下,蒙古人不光人口减少,而且大部分都信仰黄教,成了顺民。

他们现在已经不是一群狼了,而成了一群绵羊。

董书恒觉得可以让林威到上游去依河建造一座军事城镇,依托这个城镇,跟当地蒙古人建立贸易关系。

吸收一分部贫苦的牧民,以现有的骑兵为基础组建一支骑兵军团。

如果淮海军要和俄国人攻守易势,那么就必须掌握一支骑兵军团。

蒙古高原加上西伯利亚实在是太大了。没有铁路之前要想控制这里只能够通过骑兵这一古老的兵种。

他将自己的计划口述了一遍,由魏玉祥记录了下来。

魏玉祥还将董书恒口述的计划,进行了整理。最后整理出了五份命令,分别是给王啸、林威、鲍有志、杜航还有山东的蔡树森。

蔡树森这一年也是有些憋屈,淮海军的大仗他都没捞着,训练出来的部队又被董书恒一批批抽调出来。

董书恒也不想这样,蔡树森是他最信任的人之一,在山东那个位置要是换了别人过去,董书恒是不放心的。

在那边淮海军的控制力非常的弱,要是将领有什么异心,董书恒这边都来不及反应。

这些计划还会分别送到军部以及军政府那边,很多事项还需要他们的配合。

其实,董书恒梳理了一下,现在最关键的问题还是移民。今年的二十万移民目标还没完成,董书恒不得不增加新的移民指标了。

有人在才能守土,董书恒不会傻到以为打败了俄国人,远东和黑龙江流域就是自己的了。

命令的最后董书恒还给远东的几个将领下达了秋季攻势的命令。

现在是七月份,还有三个多月的时间留给淮海军开展军事行动。

十月份之后北方的天气就会极速变冷,那边就进入了漫长的猫冬期。

所以董书恒命令杜航率领黑龙江水师配合林威溯江而上,探查上游情况,建立据点。

最重要的是去偷袭敌人兵力薄弱的赤塔地区。

赤塔地区背靠贝加尔湖,是沙俄经营多年的地方,林威这次过去不求占领哪里,但是一定要将那里毁灭。

董书恒给林威的话是:俄国人怎么做的,你们就怎么做。

董书恒不怕他的士兵会因此变得凶残。在北方那么艰苦的地方人性如果不变的凶残一些,是很难生存下去的,更别说发展壮大。

远东军区,由鲍有志配合王啸出兵控制马加丹、勘察加半岛上的沙俄人据点。

在原据点上建立农场、林场或者渔港。留守一部分正规军和民兵进行武装屯垦。

董书恒这次就是要完全占领这里,将俄国北美的部分跟其国内联系断开。

这里虽然条件比较恶劣,但是这里的皮毛等资源拿到南方也有很高的价值。

自从进入远东之后,淮海公司、长城公司有了稳定的皮草货源,每年从中的收益也是一笔不小的数字。

京城的达官贵人们以及内陆的士绅地主都是这些奢侈品的主顾。

皮草成了董书恒手中又一个捞钱重器。

这些皮草甚至还能够出口,以前欧洲的皮草来源基本上被俄国人垄断了。

现在淮海公司也加入了皮草的竞争行列。

董书恒还嘱咐鲍有志继续对北美的沙俄殖民地进行打击。迫使其放弃沿海的据点。

美洲公司的目的是赚钱,当他们发现美洲地区不但不能帮他们赚钱,还成了一个花钱的无底洞时。

董书恒相信他们自己就会主动放弃那里。

至于让淮海军现在就去直接占领那里,不是董书恒不想。而是他现在没有那个实力,也没有那个精力。

进入北美后,董书恒就直接跟英国以及美国人的势力接壤,到时候怎么处理跟英美之间的关系,就成了一个问题。

所以,还不如好好地将远东给经营好,这里离阿拉斯加就一海之隔。什么时候俄国人坚持不住了,派上一支舰队就能够将那里收回来。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68read.cc。六八读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68read.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