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一章 大失所望
京师、皇宫。
大明朝即将迎来一件天大的喜事,皇后张嫣,马上就要临盆了。
为此不止是朱由校,就连朝廷里的文武官员,都已经无心处理政事了。
甚至是民间一些得到消息的人,这几日都是心心念念的祝福和祈祷。
皇后生孩子啊,这可是大事,一旦生下的是个皇子,那么毫无疑问,必然是未来的皇位继承人。
就连那些,已经在谋划着怎么弄死皇帝的江南集团官员,都是希望皇后能生下一个皇子。
包括现在朝堂上势力话语权被极大削弱的东林党人,也是开始的谋划起了未来。
而那些保皇一党的官员,更是翘首以盼。
总之不管是哪一党,哪一派的官员,都是希望皇后能生下一个皇子,毕竟对他们或多或少的都有利。
而朱由校呢,自然也是希望张嫣能给他生个儿子的。
这样大明朝就有了国本,他这一脉就有了后人,就算他出现了意外。
那历史的滚轮也会彻底改变,不会再有崇祯皇帝了。
可被寄予厚望的张嫣,并没有如愿的生下儿子,而是生了个女儿。
当一个宫女出来禀报时,明显的感觉到这个宫女带着一丝害怕和恐惧感。
这让朱由校非常的郁闷,老天爷好像在和他开玩笑一样。
不过他也很快就接受了这个现实,稍微调整了一下失落的情绪后,便去看望张嫣了。
而此时的张嫣,心情也是非常低落。
她又何尝不想生个儿子呢?
奈何自己的肚子不争气啊。
朱由校虽然没有跟她提及讨论过这种事,可她也能明显的看出来。
陛下是非常想要一个儿子,来稳固天下的。
毕竟皇帝没有继承人,可是一个致命的问题,对皇帝本人的潜在威胁可是极大。
大明朝的先例已经摆在面前了,就像景泰皇帝那样,稍微了解过的都知道。
他就是因为没有儿子,自己又患了病,奄奄一息才会被英宗皇帝成功复位的。
看着自己的爱妻躺在床上发呆,情绪极为失落。
朱由校也不好受,上前握住她的手,温声安慰道:
“来日方长嘛,不必急于一时,朕还年轻,将来不知会有多少子嗣呢。”
“说不定宝珠到时都生不过来了。”
张嫣也因为丈夫的安慰,情绪慢慢的回升,很快便因为疲惫而睡了过去。
朱由校也是让王朝辅通知内阁,拟写诏书宣告天下。
当文武官员得知消息后,没有人感觉到兴奋。
尤其是保皇一党的官员,可谓是大失所望,都是暗自摇头叹气。
而以周顺昌、陈良训等人为首的江南集团官员,得知以后,又是再次聚首议事。
陈良训已经去信给了自己那位同乡,相信要不了多久就会好消息传回来。
像杨洪这种贪图钱财的人,他们有的是办法可以拿捏。
因此在他的心里,已经是默认有了杨洪的助力了。
等拿下杨洪之后,就可以再通过他,与那些有二心的蒙古人取得联系,如此大事可成。
如果能这样顺利的进行下去,到时他们就会里应外合,支持这些蒙古人造乱反叛。
然后在其中设计引诱一番,必然会使得大同和宣府两镇之地不得安宁。
而按照他们对朱由校的了解,一旦事态严重起来,他必然是按耐不住的。
到时他们在朝堂上煽风点火一下,奉承吹嘘他一番,必然能引诱他再次御驾亲征。
而只要他敢离开京师,不管他带了多少兵,他们都要拼尽全力,让他一去不复返。
而他们今日之所以聚首议事,也正是因为皇后生了个女儿。
因为按照他们的猜想和预料,如果他们真的成功了。
那在法理和大义名分上,最有资格的就是即将被封王的朱由检。
所以他们必须得提前布局,至少也要博得他的好感。
但现在的问题是,要怎么才能和朱由检取得联系。
早在去年时,皇帝御驾北征之时,东林党人就已经尝试过了,费了半天功夫结果连面都见不着。
虽然他们和东林党人不是一个团体,可东林之人大部分都出自南直隶。
就算不是,也多多少少是有一些联系的,因此同为南方人,他们自是知道这件事的。
“此事不必苦恼,机会马上就来了,到时我们可以光明正大,不必遮遮掩掩。”
陈良训不止是胆子大,他的头脑也是比较聪明的。
他指的正是朱由检即将成亲的时候。
“我们应该考虑和准备的,应该是如何才能占的先机。”
“听说他可是典型的儒家门生,与皇帝的性格大不一样,这一点正是我们所需要的,必须要好好利用起来。”
经过一番商讨之后,众人也觉得时机恰当。
朱由检这个人,他们多多少少的了解过一些,只要手段耍的好,要忽悠哄骗他不是什么难事。
想法是美好的,可现实是残酷的。
他们压根就不知道朱由校的真实计划。
等到朱由检成亲之日,就是他离开京师,就藩之时。
他可不会把这个潜在的隐患留在自己身边。
如果不是为了彻底杜绝一些人的心思,他也犯不着提前安排朱由检前去就藩了。
更何况被寄予厚望皇后并没有如自己的愿,那这事就更是要提上日程,加紧处理了。
因此在选完了王妃候选人后,朱由校立刻便着手办理此事。
朱由检看着眼前三个容颜貌美的女子,并没有感觉到,即将要成家的激动和兴奋。
看着他目光些许有些呆滞,朱由校也不急,就坐在一旁慢慢的品着茶。
毕竟这是他的大事,也是这辈子唯一能自己选择的时刻,朱由校也不想限制他,给足了他时间考虑。
良久之后,朱由检终于是选定了一名姓周的女子。
朱由校当即便宣布,三日之后就为他举行大婚仪式,并在同时,册封他为王。
这件事在朱由校这里早在数月前就提上了日程,该准备的也早已准备好了。
因此这三天的缓冲的时间,是完全足够的。
而当宣布的诏书一出,并没有激起什么反应。
毕竟这件事早就是定好了的,每个官员心中都是知道的。
而陈良训等人得知以后,嘴角不自觉的露出笑容。
他们就盼着这一天能早日到来。
7017k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68read.cc。六八读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68read.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