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张杨的忠告
有了秦耀的“妙计”,张杨整个人都迸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
几人争执不过,他非要带着一行人参观一下他这次带来的“精锐部队”!
“玄德公,你看我这军容如何?”张杨傲然地指着这次带来的五千兵马说道。
其中,轻骑两千,步兵三千,骑兵所用马匹,自然是耐力极强的三河马,产自匈奴、鲜卑等族,步兵皆是身着皮甲,手持制式武器,汉代的环首大刀,闪烁着幽幽寒光,让人望而生畏。
刘备环视了一圈,点了点头:“常闻并州出善战之士,今日一见,果然非虚,张太守这支军队肃杀之气扑面而来,可见其凶悍,有此部队,当纵横无敌!”
张杨大喜,带着几人从自己的军队中穿行而过。
秦耀在后面瞥了瞥嘴,低声朝着一旁问到:“张杨这些可是正规军啊,不是规定,男子二十三岁才能服役吗?我怎么看,好多都还只是个孩子?”
秦耀此言非虚,放眼望去,可以看到参差不齐的部队之中,很多兵士的脸上稚气未脱,虽已有长年征战的血煞之气,但还是改变不了他们还只是个孩子的事实。
张飞这些武将挠了挠头,表示不清楚。
还是荀攸给出了答案:“并州苦寒,本就人口稀少,若都按大汉兵役制度服役,恐怕十取一都困难,而且并州一地的男子,生来就较之常人魁梧强勇,为抵御外族入侵,故舞象之年服兵役者皆是常态。”
秦耀一怔,再度看了一眼那些人数占据半数以上的娃娃兵,一眼千年,他仿佛看到了前世自己见到过的那震撼人心的一幕。
华夏远征军,松山战役的7000多娃娃兵,他们之中最小的才九岁,全师平均年龄只有十五岁!还是孩子的他们,全部为国捐躯!
“汉家天子镇寰瀛,塞北羌胡未罢兵,猛将谋臣徒自贵,蛾眉一笑塞尘清。”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众人一怔,几名谋士眼睛一亮:“汉明这二首诗,足以传世,诗句之间,不但将大汉对待边疆的不作为一味地采取怀柔和亲政策以及历朝历代的边塞苦寒描绘的淋漓尽致!”
秦耀无所谓地摆了摆手,换做以往,自己或许还有兴致装个逼,而此时,看到那些年龄比自己少不了多少岁,放在前世还是在象牙塔里无忧无虑的孩子就要参军保家卫国时,他的内心就在隐隐作痛。
后世盛传,国恒以弱亡,唯汉以强亡,诚然,三国鼎立的年代,能臣武将辈出,南蛮被诸葛先生平定,乌桓被曹操杀得胆寒,西羌成了魏蜀的兵源地,山越也成了东吴的兵员补充地。
但是,后世之人,却独独忽略了并州。
哪怕是曹魏掌管并州之后,派出的梁习将并州好好的治理了一番,但还是改变不了大汉尽失雁北一带和整个朔方地区的事实。
也是源自一代代的将星陨落,导致被欺压已久,但却没伤及根本的外族在不断的发育中,掀起了对整个中原大地的荼毒。
汉末并州甚至被废除,并入了冀州。
“玄德公,此次上任太原,可是要一展宏图了?”巡视完军队,张杨问道。
刘备微微一笑:“为大汉边疆尽些许绵薄之力,是我们作为臣子的本分!”
张杨点了点头:“待我解决黑山之患,定与玄德公会兵之处,共抗外族!”
“期待与稚叔共抗外族!”
“不过,玄德公此去太原,有几个情况,还需注意!”张杨迟疑了一下,还是说了出来。
刘备一愣,忙拱手道:“稚叔还望直言。”
张杨不经意地看了一眼此时有些意兴阑珊的秦耀,低声道:“并州虽说地广人稀,不受朝廷重视,但玄德此去的太原郡,不仅是并州的治所所在,亦是并州为数不多的富庶之地,并州氏族大多盘踞于此!”
刘备皱了皱眉道:“既是氏族盘踞之地,我欲起兵抵抗外族,应该可有外力可借吧?”
“嗨!玄德此言谬已!”张杨暗叹道。
“玄德,若你报以此心赴任太原,我张杨敢以人头担保,你此行,当潦草收场!”
刘备面露骇色。
这时,其余人也凑了过来。
“唉,玄德,莫怪我多言,原本我是不欲多说的,但先前汉明先生之计,与我有大益,我张杨并非知恩不报之人。”
郭嘉朝着秦耀挤眉弄眼,秦耀扯了扯嘴角,没说话。
“太原富裕,故此世家大族,豪门列强愿意扎根其中,但大多都是不成气候,见风使舵的小势力,凭借玄德帐下能臣武将,自然不惧,但其中有一族,若玄德不能压制,则易被其架空,使政令不得下达,下失民心,上负君恩!”
几名谋臣一下子收起了嬉笑的神色。
“公达,太原还有此等大族?”
荀攸犹豫了一下,挠了挠头,不确定道:“我对并州一地了解也并不深远,只清楚如今有一人,姓王,名允,字子师,颇有盛名,但他现在携其家族随董卓西迁,并不听闻他在并州有何建树!”
张杨看了荀攸一眼:“这位先生所言之王子师,正是如今祁县王家的家主,而我说的这个家族,正与这王子师的王家同属一脉。”
秦耀眯了眯眼,搜索脑海中对并州氏族并不多的记载。
“张太守指的,是那与祁县王家同根同源的晋阳王氏?”
张杨看了秦耀一眼,面露恭敬:“汉明先生所言极是!”
秦耀皱了皱眉,才发觉自己好像没有过多的注意到这个家族,几人言谈之际,连忙沉下心思补课。
“按说,如今的王允王子师讨好董卓,让他的家族在朝堂之上有了更多的话语权,就如同刚刚那位先生所言一般。”
张杨指了指荀攸:“但其家族头脑,皆随董卓西迁,故此,祁县王家虽得庇护,但也不敢过于放肆,只不过是借着王允的人脉,沿着祁县周围扩地收人,风评这块,还算可以,而且,以他们如今的情况,也奉了晋阳王氏为主家,甘愿做一个分家!”
“这晋阳王氏,有能人?”刘备问道。
张杨点了点头,面色有些难看:“现在晋阳王氏的家主,姓王,名柔,字叔优,任护匈奴中郎将,其弟王泽,字季道,为代郡太守!”
接下来,张杨的话,让在场除秦耀之外的众人,都是大惊失色。
“王柔任护匈奴中郎将,看似为大汉镇守边疆,安抚南匈奴部,实则,与南匈奴之间,暗通款曲,售以盐铁等禁忌之物,南匈奴部席卷整个并州,西河郡是因为南部有白波军纵横,且加入了南匈奴的于夫罗部,故南匈奴不敢轻易入侵,但太原郡,尽失北部地区,可是,以王柔为主的晋阳王氏和一众氏族却能在其中安稳生活,个中内情,我想,不用我明说,诸位应该已经了然了吧!”
“岂有此理!”张飞暴怒道。
“竟有此等祸国殃民之辈,此人怎敢以盐铁助长敌势,他难道不知道,似南匈奴这等外族,一向都是野心勃勃之辈吗?就不怕喂出一头饿狼,导致引火烧身?”
其余几人也是面色难看。
“呵呵,只要这王柔在一天,南匈奴,就不会攻打太原南部!”秦耀消化完了知识,面露讥讽道。
张杨点了点头:“个中细节,我也不清楚,但我知道,这王柔主导的晋阳王氏,与南匈奴,以及其弟王泽所辖代郡接壤的乌桓、鲜卑等部,都与他们家族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且,整个太原郡的氏族豪强,皆以晋阳王氏马首是瞻,其藏匿的人口之多,掌握的财富之巨,外人无从得知!”
刘备还欲追问,秦耀扯了扯他的袖子。
“多谢稚叔此番提醒,不然,我报国之心未尽,恐祸起萧墙!”刘备认真道。
张杨不在意地摆了摆手:“我也只是将我所知的告知于你,至于你们打算如何行事,与我无关,但玄德还需听我一句劝,晋阳王氏在太原一郡,盘根错节,非人力所能撼动,若事不可为,还需以保全自身安危为首要,不可鲁莽行事,张杨虽不才,但上党随时恭候诸位大驾!”
众人明白,这是张杨并不看好几人能够撼动晋阳王氏的地位,最好的结果,可能就是和晋阳王氏之间和平共处。
但话说回来,有王柔这种暗地里资助南匈奴等外族,以获取家族安宁的人在,一心报国守卫边疆的刘备等人,真的能和他之间平稳相处吗?
这个答案,张杨不清楚,可以的话,他巴不得刘备一行人可以放弃北上,留在上党帮他平定黑山军。
刘备心里也在打鼓,自己这些人,自然是不惧怕什么晋阳王氏,关键,手下无兵,又怎么跟对方叫板?
告别张杨,一行人继续踏上了去往太原的道路。
“汉明,你刚刚拉扯我的衣角,可是有话要跟我说?”刘备问道。
秦耀点了点头:“刚刚主公可是打算追问张杨关于这晋阳王氏的细节?”
刘备点了点头:“知己知彼,才有取胜之法。”
秦耀一笑:“张杨此番善意提醒,也只是不想看我们被这晋阳王氏吃的骨头都不剩,别说他对这晋阳王氏不是很了解,即使知道,他也不敢冒着得罪这晋阳王氏的后果,给我们准确的消息的!”
刘备被吓了一跳:“张杨他可是一郡太守,难不成连他都要惧怕这晋阳王氏?”
秦耀点了点头,面对好奇的众人,开口道:“大汉十三州,人口大约为五千多万,几经战乱之后,这个数字应该有一定量的下降,但总数维持在四千多万还是有的,而并州苦寒,人烟稀少,人口总数,大约为11万户,70万人口,大家刚刚也知道了,张杨迁徙一郡人口,整个壶关县也不过十万人口,那分布在各州郡的就更少了,若以数据计算,太原郡作为并州第一富庶大郡,户籍有3万有余,人口大约在20万!”
顿了顿,秦耀吐出一缕白烟,缓缓道:“整个太原登记在册的人口为20万,但你们知道,以晋阳王氏为主的太原氏族豪强们,藏匿了多少人口吗?”
众人面面相觑,这谁知道啊,哪怕秦耀刚刚说的数据,大家也只是大概清楚,大汉约有五千万人口。
“汉明,别卖关子了,快说!”张飞急切道。
秦耀叹了一口气:“以我所知,以晋阳王氏为首的这些个家族,藏匿的人口,约为登记在册人口的三倍有余,且晋阳王氏占据了其中的大头,足有七成!”
嘶!
众人倒吸一口凉气。
刘备哆嗦着嘴道:“那就是……40多万?”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68read.cc。六八读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68read.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