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九章:崔浩的小心思
第六百四十九章:崔浩的小心思
邓昇和邓灏父子二人经过一番商讨,终于是在迁都这件事情上达成了一致,两人都将新都城的目标放在了洛阳城上,这里可是周朝故都,后来楚汉争霸的时候,被汉王刘邦作为东边的前沿阵地,不断加固, 现在洛阳城的规模虽然比不上长安城,但是与宛城、阳翟、彭城这些列国都城相比也是毫不逊色的。
邓灏离开之后,邓昇独自一人在乾阳宫中考虑着迁都的事宜,虽然原则上邓昇已经同意迁都的了,但是这其中牵涉的利益太大的,宛城自邓国立国以来就一直是都城,长久以来, 邓国的顶级世家贵族都将家族的重心放在宛城,而宛城的百姓在面对外面的人的时候, 也总感觉高人一等,更不用说,在南阳繁衍生息、开枝散叶的邓氏宗室了,一旦迁都,这些人的利益肯定是首当其冲的,而他们的反对声音也会是非常大。
邓昇思来想去,这件事还是需要找人来商议一下,于是邓昇让桂祥传崔浩、张宾、蒋琬三人觐见,这三人是邓昇最信任的人,虽然只要经过系统召唤出来的人物对邓昇都忠心耿耿,但是对邓昇忠心,并不代表没有私心啊。
就好比胡惟庸,胡惟庸能力是值得肯定的,不然邓昇也不会让他接替蒋琬成为尚书令,而且邓昇十分清楚,胡惟庸对自己也是十分的忠心, 可是胡惟庸却私心和权欲都非常重, 自从担任尚书令之后,四处安插亲信,这让邓昇对其十分不满,不过自从邓昇将蒋琬请出来之后,胡惟庸暂时是有所收敛了。
而满朝文武之中,邓昇最信任的就是崔浩、蒋琬、张宾三人了,曾经还有一个苏弘,只不过苏弘早就不在了。
接到邓昇的传召,崔浩与张宾都立马往乾阳宫赶来,快到门口的时候,他们碰见了蒋琬,这就让他们二人更加的奇怪了,因为他们在这里看到了一个不应该出现的人,而没有看到应该出现的人。
蒋琬早已经淡出朝堂了,虽然身上还挂着太子太傅的衔头,但是手上并没有半点实权,而且蒋琬也是一个很识趣的人,也走得很干脆, 从不干涉朝堂之事, 今天既然出现在这里, 那肯定是邓昇派人请他来的。
而今日被邓昇传召之人,偏偏没有尚书令胡惟庸,胡惟庸作为三省主官之一,一般来说,有什么要事都是需要与他商议的,毕竟尚书省才是真正的执行部门啊。
“看来陛下对胡惟庸的成见是越来越深了。”张宾凑到崔浩耳边,小声的说道。
崔浩点了点头,小声回道:“自作孽不可活啊!胡惟庸自以为做得很好,殊不知这偏偏就是陛下最不愿意看到的。”
张宾也是点头回应,当年朝堂四大派系虽然相互竞争,但是都非常有默契,一般来说都只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而其他地方,都是挑选出自己派系的出色人才去竞争,最终由邓昇挑选,所以邓昇对于这样的良性竞争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但是胡惟庸就不一样了,这几年利用手中的权力,大肆在各部安插亲信,同时还大量安插门生到各地担任县令。
近两年,各地刺史、太守有很大一部分都到了致仕的年纪了,到时候为了填补空缺,势必要从各地的太守、县令中挑选,如此一来,胡惟庸就可以趁机将一些重要的郡县掌握在手里,这样的事情,邓昇又怎么可能会容忍呢?
“崔相、张相!”蒋琬见到崔浩和张宾,上前打招呼道。
“蒋兄!”崔浩、张宾二人说道。
这时,桂祥从乾阳宫中,走出,来到几人跟前,说道:“几位大人,陛下有请!”
几人点了点头,然后一前一后的踏进了乾阳宫。
“臣蒋琬(崔浩、张宾)拜见陛下!”三人行礼道。
邓昇点了点头,让他们起身,然后将邓灏的折子递给了几人看。
几人不解所以,崔浩接过来,打开一看,顿时脸色大变,随后交到了张宾的手中,张宾看完之后,神情也变得不自然了,唯独蒋琬看完之后面不改色,毕竟邓灏的这份折子,他也有份参与的。
“都看完了吧?看完了就说说你们的看法吧。”邓昇手指敲打着案台,说道。
几人面面相觑,谁也不愿意当这个出头鸟,僵持一会之后,崔浩叹了一口气出列,没办法啊,如果一旦迁都,三人之中,就数崔浩的影响最大了,与蒋琬、张宾不一样,崔浩也算是出身世家贵族的,只不过崔家并不是那些老牌世家罢了,但是这偏偏就是崔浩最纠结的事。
崔家底蕴浅薄,在邓昇登基之前,崔家还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家族,崔家真正崛起是在与邓昇登基,其母崔氏成了太后,家族子弟崔浩出仕,一路做到三相之首的中书令,崔家虽然现在看似已经是邓国的顶级家族,但是崔浩很清楚,崔家还差得远呢。
正因为这个原因,崔家才会将所有的赌注都压在邓昇身上,同时将整个家族都迁到宛城,在宛城扎根。事实证明,他们做对了,这个决定,让崔家迅速成为新兴的世家贵族,但是如果一迁都,崔家的影响就很大了。
“陛下,此事事关重大,还需从长计议,不过大邓如今的发展趋势,迁都是势在必行的了,只不过如今关中战事尚未结束,此时谈论这个问题,臣以为还言之尚早!”崔浩拱手说道。
崔浩的这一番话,让蒋琬和张宾都感到十分惊讶,因为他们知道崔家的根基在宛城,而崔浩十分重视家族的,又怎么会赞同迁都,损害家族利益呢?
崔浩瞄了一眼蒋琬和张宾,心中暗笑,他明白,蒋琬和张宾把他推出来,就是想让自己出丑的,但是崔浩也不傻,邓昇既然将邓灏的折子给他们看,就意味着邓昇对于迁都已经是下定了决心的,不然他不会将邓灏的折子拿出来。
毕竟这件事是邓灏挑头的,如果迁都不成,对邓灏这个太子的声望打击非常大,而且一旦传出去,邓灏就会成为众矢之的,邓昇又怎么会做出如此不智的事情呢?所以从邓昇拿出邓灏折子的那一刻起,无论有多少人阻挠,邓昇都会坚持迁都的。
在崔浩看来,崔家些许利益受到损害并不可怕,失去了邓昇的信任才是最可怕的,更不用说,如果崔浩反对迁都,势必也会得罪邓灏的。
现如今,邓灏已经做了快十几年的太子了,而且还掌握着飞鹏卫、泰山卫两卫精锐,太子之位虽然说不上稳如泰山,但是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够撼动了,反对迁都,就等于得罪了两代帝王,不值得。
不过崔浩赞同归赞同,却依旧在劝说邓昇不要操之过急,一来是因为现在邓国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关中,二来,崔浩也希望能够拖延一点时间,好让自己提前布局,将家族损失降到最小。
邓昇闻言,崔浩所言,与他不谋而合,于是点了点头,然后想蒋琬和张宾问道:“蒋卿、张卿,你们二人怎么看?”
蒋琬作为迁都一事的主要参与着,当然不会有什么意见了,于是说道:“陛下,如今我大邓定鼎关中之势已成,日后还需要经略西凉、西域等地,宛城偏居南方,实在不利于天下,迁都是势在必行的。”
“臣附议!不过这都城选址和时间还需要好生斟酌。”张宾也没有什么意见。
邓昇说道:“其实新都选址,太子也与朕商议过的了,朕觉得洛阳就很不错,虽然洛阳才刚刚被我大邓拿下不久,但是纵观天下,能够承载一国之都的城池不多,而最适合大邓的就是洛阳了,所以朕打算在关中战事结束之后,就派人前去洛阳为迁都做准备,至于迁都的时间,灭秦之后,大邓也需要一段时间来恢复元气,所以朕打算利用这段时间来完成迁都,在出兵伐赵之前,完成迁都。”
洛阳虽然是周朝故都,但是现在距离周朝灭亡已经过去了三百年了,洛阳城内的宫城早就已经不复存在,想要重新建造,初具规模也得三五年的时间,这个时间,足以让邓国的实力更上一层楼,待到正式迁都之后,邓国便可以出兵攻打赵国,完成天下一统了。
几人细细思量,虽然不明白邓昇为什么对洛阳情有独钟,但是不得不说,在天下诸城里面,洛阳确实不失为一个好选择。
“陛下,迁都一事一出,恐怕会引起轩然大波的,到时候如何面对满朝文武却是一个大难题啊。”这时,张宾说出来一个不合时宜的问题,但是却又是不得不去面对的一个问题。
邓昇想了想,然后说道:“此时无妨,待到关中战事结束之后,再放在朝堂上商议,不过在此之前,你等可以让人传出一些风声试探一下各方势力的态度,另外,可以隐秘的暗示一下,这是太子的意思。”
“陛下,传出些许风声倒也无妨,但是如果一旦让外面的人知道了迁都是太子殿下的意思的话,恐怕对太子殿下不利啊!”听到邓昇的话,蒋琬连忙劝说道。
既然决定了迁都,那么提前传出一些风声来试探各方势力的态度也是正常的,但是如果让各方势力的人知道迁都这件事是太子挑头的,那恐怕对邓灏十分不利。
邓昇摇了摇头,说道:“无妨,正好趁此机会让朕看看这天下到底有哪些人对太子不满的。”
邓昇的这番话虽然看似不咸不淡,但是在几位重臣看来犹如晴天霹雳啊,随着邓昇年岁渐老,虽然身体还是不错,但是谁也不知道年过半百的皇帝到底什么时候就不行了,几年前邓昇便将飞鹏卫、泰山卫交到太子手中,而太子又凭借多年的兄弟之情,折服了晋王邓瀚和魏王邓裕,去年,邓昇又挑选了一大批年轻才俊组建东宫六曹,这种种表现都在告诉天下人,他在为太子铺路了,而这一次迁都之事传出,肯定会引起轩然大波,在这个节骨眼上反对迁都甚至对太子邓灏不满的,恐怕很难活到邓灏登基的那一天了。
“喏!”几人齐声应道。
待几人离开之后,邓昇喃喃道:“过去是朕太过宽容了,如果你们还不知好歹的话,就休怪朕无情了。”
很快,宛城内便有流言说太子提议迁都,而且还愈演愈烈,引起了各方势力的关注,其中最关心的无疑就是邓氏宗室了,因为宛城作为邓国都城,南阳郡又是邓氏自留地,邓氏宗室在宛城的势力非常大,一旦迁都,对他们的影响又是最大的。
宛城城东,长沙郡王府,这是邓昇四哥长沙郡王邓纲的府邸,邓昇称帝之后,对宗室也是多有封赏,除了自己的几个儿子封为亲王之外,几个兄弟也封郡王,不过邓昇称帝的时候,二哥邓果已经逝世,但是邓昇还是追封其为上庸郡王,爵位由其嫡长子邓泾继承,四哥邓纲封为长沙郡王,六弟邓瞳封为武陵郡王,另外由于邓纲特殊的身份,邓纲同时还是邓国宗正,也就是整个邓氏的大家长了。
当迁都的消息传出之后,上庸郡王邓泾、武陵郡王邓瞳、长信侯邓原、清宁侯邓辟、长兴侯邓柱等一众宗室成员便齐聚长沙郡王府。
“四叔,你觉得这迁都是不是真的?”众人落座之后,邓泾便着急的问道。
邓纲摇了摇头,说道:“这件事是真是假本王还不是很清楚,不过正所谓无风不起浪,既然坊间有如此传言,恐怕并非空穴来风啊。”
“那恐怕是真的了,听说这件事还是太子提出来的,真是岂有此理,太子这是置邓氏利益与不顾啊,他还是邓氏之人吗?”一旁的长信侯邓原吐槽道。
“闭嘴!”听到邓原的抱怨,邓瞳训斥道:“太子殿下是你们能够议论的吗?岂不知祸从口出啊!”
“可是六叔,一旦迁都了,那我们这么多年经营的产业就要毁于一旦了,况且自太祖皇帝开国以来,我大邓之都城便在宛城,离开了宛城,这大邓还是大邓吗?我们又怎么能够抛弃祖宗基业呢?因此小侄认为一定要阻止此事。”邓泾说道。
邓泾此言一出,在座之人顿时议论纷纷,不过核心都只有一个,那就是无论如何都要阻止迁都。
“好了,都别说了!”邓纲被这些人吵得不行,便开口制止,然后说道:“关于迁都也只不过是坊间流言而已,陛下和朝廷都还没有正式宣告,你让本王怎么去跟陛下说?都别急,迁都不但关乎我们邓氏的利益,其他家族的利益都会受到很大的损害的,所以我们不要急着当这个出头鸟,这个时候,当静观其变。”
众人闻言,都觉得邓纲说得很有道理,迁都牵涉各方势力的利益,受到影响的又不止邓氏宗室,还有其他世家贵族,他们又怎么会坐视不管呢?
“四叔,你说我们要不要去探一下其他家族还有那些朝堂大臣的口风?”邓泾又问道,既然不先出头,但是也不能坐以待毙啊,所以邓泾便打算去探听一下其他家族的口风。
邓纲摇了摇头,说道:“千万不要,我们是宗室,注定和其他人不一样,如果你们去接触其他家族的人或者那些朝堂大臣,被御史台知道,少不免会参我们一个与朝臣勾结的罪名的,就算御史台不管,传到陛下耳中,陛下会怎么想?”
“四叔教训的是!”邓泾一听,顿时吓出了一身冷汗,宗室与朝臣接触,历来都不为帝王所能容忍的,如果邓泾真的这么去做,那就真的离死不远了。
“好了,此事便到此为止了,本王还有一事要你们去做的。”邓纲说道。
“不知何事?”众人不解的问道。
邓纲说道:“近年来我们宗室人才缺乏,除了桂阳郡王府、汝南郡王府之外,并没有其他的人才的出现,而且两大王府的影响力都是在军中,近年来,我们宗室在朝中、地方的影响力都越来越弱了,我们需要尽快的扶持一些人出来,不然我大邓的江山就要被外姓人掌控了。”
“可是四哥,你也说现在宗室里面可用之人并不多,而且大多都是能力平平,陛下的性格你也是清楚的,如果没有能力,不管什么人他都不会用的。”邓瞳皱着眉头的说道,这个道理他们都懂,但是奈何宗室没人才的。
“宛城里面的人当然不行了,我们要靠外面的人了,已故江夏郡王次子邓颂、安阳君府的长子邓备都在外担任太守,都很多年了,也是时候往上提一提了。”邓纲说道。
乾元十九年,邓国灭亡越国之后,置会稽郡、南海郡,但是那个时候,朝堂的大臣都觉得会稽郡、南海郡是穷山恶水,不愿意去,后来邓灏举荐邓颂和邓备,两人也是得到了邓昇的认可,任命邓颂为南海太守、邓备为会稽太守,这一当就是十四年了。
众人闻言,皆点头,他们都险些忘了邓氏宗室里面还有这么两个太守呢,其实邓氏宗室还有一个高官的,那就是担任南阳道刺史的长明侯邓济,南阳道自古以来就是邓氏宗室的自留地,由一开始的南阳太守,到后来额的南阳道刺史,都是由宗室推荐的,就连邓昇也只是由任命权而已。
“四哥放心,这件事小弟会去运作的,说起来他们两个人当年还是太子举荐、陛下钦点的,想来陛下和太子对他们也是有好感的,再说了,为了邓氏宗室,只要我们不是太过分,陛下一般也不会拒绝的。”邓瞳说道。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68read.cc。六八读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68read.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