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滥小提琴充数(上)
所谓乐队,指的当然是器乐演奏者所组成的队伍,古代甚至也包括歌舞表演者。而且他也不像我们想象当中的那样高高在上,或者像Thebeatles、beyond一样遥不可及,只能在磁带或者CD上听一听;它的存在,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唐朝的燕乐乐队,汉朝的鼓吹乐队,都是很多人认为应该拿出来纠正一下认知偏狭的重要知识点。这也就意味着,咱们农村婚丧嫁娶时在那里吹吹打打的人群,也属于同一性质的组织。
海宁年幼的时候,就曾经客串过某次邻村举行的葬礼上的唢呐手。不过当时他是不太情愿的,甚至可以说是被当成壮丁抓过去的,因此吹的也不算卖力,因为充当“国民党”这一角色的某位长辈给的糖实在是太少了。
不过,他唢呐的手艺倒是没有落下,那算是他在音乐天赋上为数不多的表现,或者说是天赋残留。
当然,这种天赋残留并不一定适合在这个时候展现给欧洲的朋友们。等到大家混熟了之后,再拿出来惊艳这群人也不迟。
所以,他一直在很好的隐藏这一点,彼得等人不但在这所珍藏着各种乐器的房子里找不到任何与之相关的线索,甚至他们心目当中海宁的形象似乎也更加贴近于欧洲的那些文艺家们。
他们根本看不出一丝一毫东方音乐在海宁身上留下的残影。尤其是海宁在为乐队取了一个让人难忘的名字之后。
“三叉戟!海神波塞冬的武器!”
作为一个正在试图征服海洋的人,波塞冬在欧洲人看来是海宁当前绕不开的人物。他是否会庇佑环球集团接下来的行动,在某些明眼人心中直接关系到世界的格局。
当然彼得和拉祖诺夫斯基都无法从政治敏锐的角度去理解这一点。
但他们都立刻意识到了这个阅读与名字的另外一层意思。
“我们三个人,就是三叉戟吗?”
“很不错的名字。姨妈肯定会喜欢的,因为它能够劈开海洋,让俄国的陆军发挥他们的优势。”
拉祖莫夫斯基和彼得先后评价道。
海宁对他们能够理会自己的意思并不感到任何稀奇,毕竟这个名字这含义实在是太过明显了。只不过,彼得在评价当中提到的陆军,虽然加有俄国这个限定词,但海宁却总是闻到了一股普鲁士的味道。
普鲁士的陆军也很强大,他们的海军也亟待发展。相较于俄国来说,普鲁士唯一的优势就是海港的位置更加方便他们出入大西洋。
不过,俄罗斯的海军在18世纪也会留下光辉的壮举。这是现在还没有人把这一支看上去弱小的力量当回事。
海宁已经在构想在这一领域进行改良,以边将波罗的海的东部海岸变成他进入大西洋的重要根基。
除此之外,彼得的这个笑话显然也让拉祖莫夫斯基印象深刻,他颇是玩味的看了对方一眼,但看在即将与支组成乐队的份上没有多作评论。
说起来彼得在军事上的天赋,如果加以善意诱导的话,那么很容易就可以转化成他在政治上的力量。只是不知道俄国宫廷为什么一直都没有做到这一点,或者是压根就没有发现这方面的趋势。
从后来普鲁士以及德国带给世界格局的改变来说,腓特烈大帝所做的事情,显然有很多都是值得学习的,至少比俄国宫廷所崇尚的那一套要更加具有震撼力。
虽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当中的那次直接交手,最终以红色巨熊的巨大纵深优势而取胜,但当时的德国毕竟是强弩之末,单从双方在共同出兵波兰期间的军事表现来看,德国显然是更加具有优势的那一方。
倘若彼得三世真的能够给俄罗斯这片土地带来德意志一般的钢铁信仰,那么辽阔的土地和丰富的资源,只会酝酿出一个更加强大的战争机器,届时无论是以哪一个斯基作为后缀名的元首出场,整个世界都将提前颤栗于他的赫赫声威。
当然,在传统的观点看来,历史是不容假设的。
但在穿越者眼里,他们都是有一次重写历史的机会的。
只要他愿意,这样的情况就会发生在斯拉夫民族的土地上。
但海宁不愿意,因为那就不是他的俄国了。
以他目前的状况来说,彼得这位已经表现出足够亲近的人,其最好的结局是成为他的一名士兵,或者是一名统帅。
而且,比这更安全的选择还有很多,比如说一名简简单单的战略家。
战略家这个词汇似乎很能彰显人类的智慧,以至于后来很多人都忙着在这一领域发掘自己的能力,于是诞生了21世纪的代表性物种之一——键盘侠。
海宁觉得如果给他灌输更加丰富的地缘政治观念,彼得说不定就能够在这方面表现出足够的竞争力来。
当然现在,他还不需要将主要的精力浪费在这方面。
虽然伊丽莎白女沙皇凭借所谓的**远瞩,下定决心与环球集团达成了合作。但俄国在内的欧洲国家毕竟不像印度的莫卧儿帝国那样行将就木。仍然有着基本国力作为保障的他们,肯定存在着不欢迎外部势力的倾向,所以即便合作达成海宁也仍然需要拉拢当地的贵族们。至少也要和他们融为一体。
叶卡捷琳娜提出的商业合作,某种程度上正好符合海宁的意愿利益上的捆绑,是被普遍认为最能够在本质上解决这一问题的答案。但其他领域并非就没有道路可循,音乐这种人类的共同语言就完全可以成为其中之一,除此之外包括电影和文学,甚至科学在内其他领域也拥有类似的潜力。
所以,三叉戟乐队的成立不过是海宁在这一方向上的第二步骤而已。接下来他还会做出很多重要的部署,这些部署涵盖了电影以外的许多已经考虑到的领域。
彼得和拉祖莫夫斯基,甚至伊丽莎白女皇都没有注意到海宁的这个目的。商业合作本来就是商人的本分,这并没有太多值得怀疑的地方,音乐是所有欧洲贵族当中最为流行的消遣之一,海宁愿意在这方面融入他们,更是一种友善的信号。
带着这份对友善的理解,三叉戟乐队很快决定举办一场露天演奏会。届时,所有圣彼得堡的贵族以及一部分平民都会受到邀请,
海宁还倡议说,演奏会门票的收入应该用来做些有意义的事情,比如救济贫困人群的慈善事业。
彼得虽然不怎么同意这个观点,但拗于海宁的面子最终还是同意了。而拉祖莫夫斯基则因此而感受到了海宁心中的仁慈,他很愿意捐出自己的部分收入来做这些事情。
商量完成之后,他们三个人便开始分头排练起来。同时他们在临别之际还萌生了组建乐团的想法。这本是海宁之前就提到过的,但最初并没有得到另外两个人的响应,不过考虑到门票和慈善事业的话,一支更加富有规模和感染力的乐团,显然也应该至于考量范围之内。至少对音乐表演非常有经验的拉祖莫夫斯基认为是这样的。
于是在之后的几天里,三个人经常凑在一起进行排练。海宁在小提琴方面的功底是很差劲的,因此他在训练的时候格外用功,好在除了彼得和拉祖莫夫斯基可以对他进行指导以外,他还拥有着机器人这群更好的老师。
黄莺的新片当中就内置了很多不同乐器的不同演奏方法,小提琴自燃是其中之一,因此每天夜里,海宁都会接受她的指导。
这个原本也是海宁这次旅行和学习的必选内容之一。虽然他们所处的时代还没有到欧洲古典音乐的巅峰,带带这个缺乏娱乐的世界里,如果连音乐都不懂得如何鉴赏的话,那么生命很可能会失去很多意义。
出于丰富海宁日常生活的考量,白山是肯定不会允许音乐被遗漏在海宁的学习范围之外的。何况海宁又不需要在这方面有多高的造诣,只要他了解基本的演奏方法就可以了。
当然现在情况稍微有些不同了,既然要举办演奏会,那自然是应该抓紧提高一下水准的。
何况,机器人们普遍认为,如果某些工作让海宁来完成的话,那么对于提升他的个人威望也是大有好处的。
比如那些在21世纪耳熟能详的小提琴曲,如果进入他的双手弹奏给那两位提琴高手去听的话,恐怕他们会立刻将海宁的作曲能力惊为天人。
这样一来,即便他们对海宁演奏技术小有微词,也会看在这种类似创作能力的情面上带他一把。
海宁也不能不同意这样的想法,所谓书到用时方恨少,技能在用到的时候更是容易引起无能者的愤恨。
于是,他就这样踏上了另类文抄公的路子,别人都是抄诗词歌赋,他这可好,当初在缅北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抄袭蒸汽机的设计方案,不过那勉强算是点亮科技树的正常操作,但现在,他竟然开始抄袭乐曲,这可是在同行当中比较少见的操作。
不过,海宁队完成这样的任务倒是挺有信心的,虽然他的基本功还谈不上扎实,但完成复制粘贴,这样的任务还是可以的,至不济,他还可以带个曲谱直接“作弊”完成任务。
但那样的话,另外两人的关注焦点就肯定在乐谱而不在他身上了。这在微操上肯定是有心理影响的。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他还是准备通过亲身演奏的方式来向彼得和拉祖莫夫斯基介绍那些曲子。
好的那些曲子也都是些耳熟能详的旋律,比如来自保加利亚的《紫色激情》,以及同一作者根据贝多芬第八悲怆奏鸣曲第三乐章改编而来的《贝多芬病毒》。
这两首曲子都拥有着极其欢快的歌,调虽然属于电子小提琴的经典作品,但并非无法用传统的提琴予以复制。
当海宁带着这两首曲子又一次约见比德和拉祖莫夫斯基的时候,他们两人,尤其是彼得,对这种欢快而富有创意的风格充满了兴趣。
彼得虽然是严格的普鲁士军队纪律训练出来的流水线士兵,但他这个年纪以及他所处的位置都赋予了他更大的叛逆心理。所以他对这些新鲜事物也很有好感。
而且这些音乐的节奏感非常之强,比起欧洲当时流行的那些乐曲来说,更加明快的旋律自然意味着更加动人心弦的效果。所以拉祖莫夫斯基也对之充满了兴趣。
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海宁更是会隔三差五的带来不同的曲目,他们两人虽然勉强维持着类似于乐平人的颜面和架子,但弹奏起来的疯狂模样,却是毫无保留的出卖了他们对这些乐曲的喜爱。
海宁和他们之间的关系也逐渐变得更加融洽起来。
然而就在他们的训练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有一个叫做叶卡捷琳娜的女人却实在无法忍受下去了。
她和海宁共同创建的小餐馆已经施工完毕,据黄莺介绍说,再经过简单的通风之后,小餐馆就可以投入使用了。
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叶卡捷琳娜却震惊的发现海宁这个主心骨竟然一连好几天都没有过问这边的情况。这让他瞬间觉得自己的项目出现了巨大的风险,因此她立刻让仆人们私下去寻找海宁的行踪,结果让她意想不到的是,那家伙竟然和她那不成器的丈夫混在了一起。
彼得的情况,她是最有发言权的了。这个家伙很清楚自己的处境,他和自己一样都来自德国,因此也拥有着几乎是同源的恐惧。
彼得很清楚,他被接到俄国的目的就是为了给姨妈充当继承人。这并不是姨妈给他的恩惠,而是姨妈为了保住自己沙皇位置的政治手腕而已。
女性继承人在统治国家的时候,往往存在着许多问题,重男轻女的习惯是很多文明都曾经出现的风俗,甚至这种风俗还一直把持着主流的价值观。所以伊丽莎白女沙皇终身未敢结婚,否则持有异见的人会推举他的丈夫成为新的沙皇。
但不结婚的话就没法解决继承人的问题,非婚生育的私生子在欧洲是普遍没有继承权的,而没有继承权,则会意味着国家的动荡,因此彼得这个拥有比德大帝血脉的外甥,成为了伊丽莎白女皇解决这类问题的最佳答案。
但彼得知道,至少以前认为,他自己的性格以及在普鲁士受到的军事教育是和俄国的现有观念格格不入的。所以,一旦他也拥有了继承人,那么女皇将极有可能跳过他,而直接传位给更容易控制的小孩儿。
所以,有很多人认为,这是他拒绝亲近叶卡捷琳娜的原因。
但这在叶卡捷琳娜看来,毫无疑问就是个不敢挑战权威的懦夫。而且他带来的那些所谓的德国传统,也并非全然能够让采尔布斯特的公主殿下所接受。一位德国公主都无法接受的所谓德国传统,究竟怪癖到了怎样的程度也可见一斑。
这样的人,谁要是和他亲近,是不是都要被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而且问好前面的具体内容,恐怕还得与是否弱智这样的话题相关才显得合理。
然而根据叶卡捷琳娜之前的观察,海宁似乎并不是这种弱智的人。因此她也有些那么明白,为什么海宁突然和这位俄国皇储走到一起了呢?
难道说双方在进行他们的商业计划吗?
这是很有可能的。
因此,叶卡捷琳娜恳求黄莺给予她这方面的准确消息。但一向在这方面都很愿意给她提供帮助的黄莺,这次却出乎意料的没能给她带来任何消息。
这让她瞬间变得抓狂起来。
好在,他的侍从,蒂莫西-叶夫雷诺夫从萨尔蒂科夫那里打听到了一些情况,后者正是彼得的侍从,因此掌握着彼得的行踪情况。
而且这家伙在最近一段时间里,经常试图讨好叶卡捷琳娜,所以他也愿意为之提供帮助。
在他的帮助之下,叶卡捷琳娜很快在一处乡村院落当中发现了彼得的马车。
由于海宁的歌曲实在太过惊艳,为了不提前走路消息,所以彼得和拉,祖莫夫斯基专门找了这么个隐蔽的地方来进行练习,每一天他们都乘坐马车来到这里——这对于拉祖莫夫斯基来说,并不是一件稀奇古怪的事情。先前的时候,叶卡捷琳娜曾经被安排在乔戈洛科夫家里居住了一段时间,当时拉足诺夫斯基就曾时常先去拜访她。两人虽然名义上住的很近,在一趟就要100多里地,后来叶卡捷琳娜甚至忍不住去问对方,为什么要打老远的去看望自己?结果拉祖莫夫斯基对此的回应却是:“因为爱呀!”
叶卡捷琳娜对拉祖莫夫斯基多少还是有些敬重的,因此在后来的资产当中她说,她从来没有将这句话当回事儿。
但现在,无论他是不是把这些话当回事儿。拉祖莫夫斯基的爱显然都更加淋漓尽致的表现在了他所追求的音乐真谛上。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68read.cc。六八读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68read.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