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皇权下乡
“陛……陛下?”
马周被带到国子监旁边的一间屋子内,看向正在换衣服的李世民,神情惊恐错愕。
而李世民的身边,国子监祭酒孔颖达毕恭毕敬的站立。
虽然已经猜到这位英武中年人的身份,但当真的确认自己的小室友的父亲,便是当朝陛下之时,马周已然忍不住的心神微颤。
“呵呵,你不是早就猜到朕的身份了吗?”
李世民一边换回龙袍,一边笑着看向马周。
“愣着干嘛,还不快快见礼?”
孔颖达笑道。
“草……学生马周,参加陛下!”
马周一个激灵,连忙跪在地上,向皇帝行大礼参拜。
身为国子监的弟子,某种程度上也算是天子门生。
“行了,别跪了。”
李世民轻笑一声,扶着马周站起来,说道:“朕今天叫你过来,就两件事。”
“请陛下吩咐!”
马周神色肃然,低头拱手。
“这第一件,就是晟儿的身份。”
李世民整理好衣服,坐在椅子上,神色也变的严肃起来。
“学生敢问,小殿下莫非是哪位皇子?”
马周心思一动,直接开口问道。
虽然相处时间很短,但是马周已经琢磨到了皇帝的性格,喜欢直话直说,不要拐弯抹角。
果然,李世民对马周的反应,非常满意。
“你知道就好。”
“切记,在国子监内,不得暴露的他的真实身份。”
“你与晟儿相处,如常对待即可。如果他遇到危险,第一时间持朕的手令就近寻找兵士护卫救援。”
说着,李世民挥挥手。
孔颖达双手捧着一个特殊的黄穗玉佩,递给马周。
马周看着眼前的玉佩,狠狠的咽了一下唾沫。
这是,皇帝御令?
给自己的?!
“手持这枚御令,五品以下军吏,都会帮你的忙。”
李世民盯着马周,肃然道。
“臣必誓死守护殿下!”
马周猛然跪下 ,朝着皇帝磕头,厉声发誓。
李世民微微点头,摆手让孔颖达将皇帝御令交给马周。
马周毕恭毕敬、颤颤巍巍的捧过令牌。
这令牌不足二两。
但其意义,却重如泰山!
皇帝连这种东西都拿出来,那孩子对于皇帝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难道是太子殿下?
但是太子殿下现在才九岁吧,年纪不符啊。
“这第二件事,就是那羊皮卷上的大秦经文!”
李世民继续开口道。
“陛下放心,学生一定尽快将羊皮卷上的经文翻译出来!”
马周连忙说道。
“朕要的可不只是简单的翻译……”
李世民却摇摇头:“朕要你……整理大秦文字。”
“啊?”
马周懵了。
什么叫整理……大秦文字?
“嗯……就是让任何人看了这个东西,都能学会大秦文字。”
李世民迟疑一番,大略形容了一下。
但是具体这是个什么东西,李世民自己也想不到。
毕竟,之前遇到的各个外族,不管是突厥语、铁勒语、吐蕃语、高。丽语,都是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
这还是第一次在中原,出现的成体系的文字。
尤其这种文字,还属于一个堪比大汉的强大国家。
李世民身为皇帝,自然会对此十分重视。
“陛下所说,你记清楚了吗?”
孔颖达见马周呆立原地,出声问道。
“学生明白了!”
马周苦笑一声。
皇帝这要求也太离谱了,只有效果没有具体要求。
这可难办了!
但毕竟发话的可是皇帝,没办法,即便是硬着头皮,自己也必须把这件事做好。
马周知道,皇帝显然对此事非常重视,因此即便有困难,自己也必须迎难而上。
如果自己能把这件事办好,说不定就能借此机会,进入皇帝的法眼。
到时候,自己一直以来孜孜以求的目标,不就是实现了吗。
“行了,赶紧回去吧。”
李世民摆摆手。
马周连忙拱手告退,被侍卫引着离开了太庙。
李世民看着马周离去,笑道:
“此人倒也算机敏,若是他真能把翻译羊皮卷的事情做好,倒是可以重用一番。”
孔颖达笑道:
“陛下慧眼识珠。”
“你这老家伙,也会拍朕的马屁了。”
李世民笑着,微微摇头。
他话锋一转说道:“朕之前派去帮你修书的人手可够?整理《贞观大典》可是件重差事。若是人手不够,朕再想办法给你拨一些人手。”
“陛下,足够了。”
“整理《贞观大典》结束后,编撰《五经正义》速度必然加快!”
“臣保证,五年之内必然将《五经正义》编撰出来。”
孔颖达郑重承诺。
“五年?朕相信你,先回去吧。”
李世民闻言,不由点点头。
五年,是他能接受一个理想范围。
五年内,可以先大规模印刷四书五经,对全国各地进行书籍覆盖,打下一个比较好的基础。
五年之间,印刷术、科举制将逐渐完善。
五年后,《五经正义》编撰出来后,就能迅速印刷普及,作为国朝科举的正式文本。
孔颖达躬身告退后,李世民坐在椅子上,久久沉思。
科举、印刷、文书编撰这三件事,还有一项十分紧迫而重要的事情去办。
新唐书店!
李世民身为帝王,看待事物的眼光和孔颖达、马周、李晟都不一样。
在他心中,新唐书店的最大作用,既非整理百工之书、普及识字,更非垄断行业、榨取利润。
帝王最看重的,是掌控!
眼下的大唐虽然蒸蒸日上,但是和之前历朝历代一样,皇权触角根本伸不到基层。
皇权不下乡!
地方百姓只知本地大姓,而不知皇帝是谁。
大唐的统治虽然建立起来,但却宛如空中楼阁一般,非常不稳定。
虽然借助府兵制,皇权已经逐步建立起了威信。
但府兵制的基础,都是军功贵族,底层的大头兵大字不识一个,对皇权的感受非常脆弱轻微。
李世民之前一直苦恼于这个问题。
他不甘这种被掣肘的现状,但却也没办法解决,只能听之任之。
但是现在,李晟提出的“新唐书店”这个概念,却让李世民看到了新的曙光!
普及开的一家家新唐书店,宛如一颗颗钉子。钉在县、乡。
老百姓能切实的感受到皇帝的存在!
远比设立机构、派遣官僚的效果,更加隐晦而直接!
让皇权下乡!
所以,李世民现在对新唐书店的重视程度,已经直接超越了《五经正义》的层次,变的尤为重要。
那么,这么重要的一件事,应该交给谁来做呢?
这个人必须可靠、而且非常有能力。
同时又不能是官府之人,最好是有经商的经验。
能综合这些,李世民现在能想到的,只有一个人。
李世民起身,吩咐门外的侍卫:
“来人,持朕的口谕,去赵国公府……”
“令长孙无忌,到两仪殿等着朕。”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68read.cc。六八读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68read.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