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余音未了
众人自梦中被惊醒,都从床上爬了起来,一起挤到门口。
喽兵神色紧张,脸上却分明还有几分兴奋。李板一皱眉,呵斥道:“着慌什么,慢慢说!”
喽兵急急咽了一口吐沫,喘着气说道:“禀大寨主,登州知府昨晚被人射死了!”
李板先是一愣,随即朗声大笑:“这狗官,活该!”接着又盯着喽兵问道:“消息可靠吗,不会是谣言吧?”
那喽兵使劲摇晃着脑袋,很有把握地说道:“大寨主,不会有假!登州城里都传开了,千真万确!”
李板这才相信了,扭头看看马扩,笑道:“马爷,不会是你下的手吧?”
马扩努嘴一笑,没有答话。晨风吹在脸上,阵阵凉意。
天色将午的时候,众人从村子回到了山寨。路上毫无意外,连一个官兵的影子也没看到。
梁员外依旧惊魂未定,显然这一番变故让他身心俱疲,人好像一下子苍老了不少。
芦花村里倒是平静了许多。村人们大致知道了里正的事情,也听说了官府这一阵子的暗里动作,都不再疑神疑鬼,只骂里正黑心、官府狠心。
众人仍是不敢掉以轻心。不管怎么说,这一回总是从官府衙门的大牢内劫持犯人,罪责太严重,绝对是掉脑袋的事情。加之担心官军还会再来芦花村抓人,梁员外虽然很想回家看看,却也不得不听从众人的劝说,暂时留在山上。
从次日一早开始,就有派下山去探听消息的喽兵陆续回来。等到最后一名下山的喽兵返回,众人终于知道了登州城里的确切情形。
登州知府带兵擒贼,不幸被人暗箭射死,以身殉职;大金国的哈密将军也在追捕贼人的路途中出了意外,死因不明。知府衙门目今暂由通判代为执掌事务。另外有消息说,登州府的事已加急快报大齐朝廷,朝廷会委任一名新的知府来登州。
众人听罢,原本稍稍放松的心情一下子又紧张起来。不用猜,新知府到任后,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肯定是缉拿逃犯,理所当然要围剿山寨。那样一来,山寨的麻烦可就大了。
李板神色凝重,熊大也有些发慌。众人计议一番,决定先做好山寨的警戒和守卫,随时防备官兵来攻山。
另一方面准备好退路,实在不行,就弃了山寨,转投他处。同时,接连派了几批喽兵下山,四处打探消息。
一时间,山寨内人人自危,心生惶恐,大有风雨欲来之势。
谁知一连几天过去,官军那边竟毫无动静。不但没有官兵来围攻山寨,就连山下的芦花村也不见官府的人来。
直到又过去四五天,喽兵才回来报告说,新任知府已经到了。
可这位新知府既没大肆张罗捉拿逃犯,也没再强令芦花村的村民搬迁;倒是撤换了衙门里的不少差官,府衙监狱的狱卒和头领几乎全部换掉了。
更令人不解和意外的是,新知府竟然派人到芦花村,抚恤村民,官吏代表知府本人表示歉意,并且声言不再要求村人别迁。
村人自是大为高兴,却也有些惴惴不安,闹不清这新任的知府大老爷唱的是哪一出。
这一反转来得过于突然,山上的众人也是大为困惑。官府不但不追拿逃犯,就连哈密木这样一个金军将领的死,也不了了之,实在令人费解。
马扩猜说,多半是刘豫和金人之间发生了什么变故,否则不应该是这样一副模样。反正事件暂时平息,众人也懒得再去猜来猜去,徒劳精神。
李板还是有些不放心,继续派了喽兵去登州听消息。
又过了十几天,喽兵回来说,登州城内一切恢复如旧。街市平稳,人员来往正常,官府那边也不见有什么异常举动。新任知府大人每天忙于处理公务,听说很是勤勉。
众人心上的一块石头总算落了地。李板大为高兴,山寨摆开宴席,一连大喝了好几天。
天气一天暖似一天。山上到处草木葱茏,一片一片深深浅浅的绿意。
梁员外和马扩等人回到芦花村已经三四天了。
日子恢复了平静。
芦花村的村民们种田、捕鱼,进进出出,忙忙碌碌。表面上看,似乎又回到了从前,可心惊肉跳的感觉其实并未从心上完全淡去。天黑之后,别说是村口,就连大街上也几乎看不到人,昔日热闹从容的景象再也看不到了。
赵榛开始盘算去金国的事情了。
父母,家人。那么近,又那么远。
随着时间的流逝,赵榛心头的希望和失望一样多。他不敢去想九哥赵构,那是一种无法言说的痛,针一样扎在心上。家国情仇,手足之意,在某一个瞬间,会被权力的**轻易地抛弃。
北地的春天,必定比中原来的更迟。身陷异国的亲人,在料峭的春风里,想的可是故园的杨柳如烟?
在愈来愈浓的春天里,赵榛时而兴奋,时而心慌。好在有马扩等人相助,萧若寒对北方的地理和风土人情也颇为熟识,他的心里才慢慢平静下来。
反正有的是银子,众人有条不紊的准备着。马扩原本想找此前一同出使过金国的呼庆,可登州早已不是大宋的国土,那呼庆下落如何,仓促间如何能知道。
依着马扩的意思,扮做出海的商船,从高丽登岸,再从那里想办法去大金国。于是,采买了些丝绸、布帛、瓷器和茶叶等货物,屯在梁员外家中,以待出海时装船。阮小七和末柯、田牛则忙着预备船只,做一些出海前的必要维护和修理。
一空下来,几个人就在屋里计划登岸后的路线,想着会遇到的各种情形。
马扩有过两次出使金国的经历,萧若寒本就在北方长大,虽然辽国已不在,可那些地方还是熟悉的。有了这两人,原本看似难办的事情,忽然一下子轻而易举。
几天下来,赵榛心里也有了底。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梁员外见众人就要走了,心中颇有几分不舍。倒是梁老夫人掩不住脸上的轻松,私底下有一种“送瘟神”的窃喜。这也难怪,毕竟梁员外的牢狱之灾,都是因马扩等人所致。
春天的芦花村风和日丽,绿树成荫。山岭上,原野里,各色的野花盛开,鸟雀儿快活地飞着。赵榛等人都有一点儿舍不得离开。
出发的日子越来越近了。众人已准备好了所有的东西,只待东南风起,浮海横渡。
那日天色清明,几个人坐在院中的石榴树旁,一边喝茶,一边谈论着出海的事情。
忽然,村子里隐约传来吵吵嚷嚷的声音,狗也很大声地叫了起来。众人正在纳闷,听得大门外脚步声急促,一个家人推门闯了进来。
“各位爷,大事不好了!”家人抚着胸口,大口喘着气。
“怎么回事?”梁员外站起身,“你先别急,慢慢说来!”
那家人咳嗽了几声,说道:“员外,村里的船只都被官府征走了!”
“什么?”赵榛一下子跳了起来,“那我们的船呢?”
“我不知道,想必是也不在了!”那家人犹豫着,说道。
原来吃罢早饭,村民照常出海打渔。到了码头那边,才发现好些官兵围在那里。
有个军官站在一块大石头上,手里拿着一张布告,正大声喊着:“都听好了!朝廷有令,所有船只都被征用,闲杂人等不得再动用!”
几个村民一听就急了,一起涌上前问道:“你这军爷,这些船都是我们吃饭的家当,你征用了去,叫我们以后如何过活啊?”
那军官两眼一瞪,说道:“这我管不着!反正知府大人说了,一艘船也不能留下,统统征作官用!”
“谁若抗令不交,视作私通南朝,一并抓起来,关入大狱!”军官卷起了布告,递给身边的一名官兵,又说道。
“大爷啊,这可是我们的命啊!”有个村民要哭了。
那军官斜楞一眼,摆出一副同情的样子,说道:“瞧瞧你,哭什么,官府又不是白用你的!”
那村民一愣,忙问道:“那官府是如何说法?”
军官阴阴一笑,答道:“知府大人说了,每艘船,不分大小,都补给三十两银子!”
那村民急了,失声喊道:“大老爷啊,三十两银子,连买船的一半都不到啊!”
那军官一听,面色微变,抬手就是一鞭子,骂道:“你这刁民,怎么不知道个好歹?”
那村民捂着脸,满脸怒容,却不敢再说话。另外几个村民冲上来,待要与军官理论。
那军官将手一招,十几名官兵涌过来,一顿鞭子,打得村民哭爹喊娘,四处奔逃,哪里还敢争辩。
等赵榛、马扩几个人赶到码头,那里已没了官兵的身影。数十个村民聚集在岸边,对着空空的码头,唉声叹气,有人骂个不停。
“船呢?”赵榛急问。
几个村民指指远处的海湾,气恼地说道:“都被官兵拖走了!”
赵榛几个人登到高处一看,见原本空阔的海湾内,此刻密密麻麻,挤满了船只。
青青的芦苇,这时已经长得有一人多高。水面上,兵士们摇着桨,在军官的吆喝下,聚拢着船只。而岸上,一队队官兵衣甲鲜明,持刀拿枪,跑来走去。
在离岸几丈远的地方,竖起了一道长长高高的木栅栏,上面挂满了蒺藜。每隔十几步,就有一名官兵守着,不让人靠近。有村民好奇,站在远处张望,立时被官兵一阵乱箭,吓得连鞋子跑丢了,也不敢停下来捡。
赵榛几个人远远看了半天,默默走了回来。
船没了,这可如何出海?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68read.cc。六八读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68read.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