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宁家分家
宁学友对温婉儿的脾气十分了解,明白她是关心自己,倒也不生气。赵金凤却有些心疼自家男人,忙把温婉儿拉到一边去讲女人的悄悄话,温婉儿笑道:「行,知道你心疼了,我不说了就是,看来你对我这个表哥还算满意,只是宁家…唉!」
赵金凤抿嘴笑道:「夫君待我是极好的,只这点儿我就知足了。我知道你是为我着想,但我不介意,老实说,夫君若不是生在宁家,以他的才华学识什么贵女娶不得,哪里有我的事儿。」
虽然自她嫁到宁家,因为太婆婆,婆婆及妯里的关系让她受了不少委屈,但是宁学友与她的感情确是十分之好,如今能够离开宁家单过,少了婆婆管教自己当家作主更觉舒心不已,即使苦了一些,她却一点儿不介意,日子好坏是靠人过的,只要一家人同心,再加上他们夫妻两人的能力,还用得着愁什么吗?如今也不过是一时困顿而已,慢慢的一切都会好起来。
东方青云和宁学友谈了两句闲话,然后就又谈起了公事。宁学友自到了工部可以说是如鱼得水,他在边关时在温婉儿身边长了不少见识,且当了几年的知县让他对民生十分了解,因此在水利农耕等各方面都提出了十分有效的建议,加之最近办的几件差事表现不错,很得皇上的赞赏。
这两日,东方青云把河道疏通的任务交给了他,开春之后就是雨季,若是能把各地河道提前疏通,今年又会是一个丰年,而这是朝堂之上,除了科举之外的又一极重要之事,且需各地官府配合,若是做得好了,宁学友当可更进一步,因此,两人一有空闲就会讨论起来,院子大小什么的反而是微不足道的事了。
时间已近午时,又有几个人走进了院子,却是宁老爷带着两个老者进来,见到东方青云,宁老爷连连道谢。此时他已经收到了调令,虽然官职没有提升,但已由原先清闲的清水衙门转入了油水丰厚的市盐司,这让他如何不高兴的道谢,连带着还有一份无法说出口的谢意,当初若不是东方青云一席话,劝得他茅塞顿开,他哪里能有今日啊。
那两个老者却是宁老爷特意给宁学友请来的幕僚,都是治理河道的老师傅,宁老爷虽然没有保住宁学友在宁家的地位,但不等于他放弃了这个儿子,相反,他还决定给这个儿子更多的支持,宁家的未来还是要落在这个儿子身上。
赵凤金和两个仆妇简单弄了几个小菜,招呼大家吃了午饭,东方青云和温婉儿离开前,宁老爷神神秘秘拉住东方青云说了一会儿话,这才放两人离去。
走在回去的路上,温婉儿看东方青云黑着脸沉思不语,忍不住问道:「怎么了,是出了什么事吗?」
东方青云点头,轻声道:「宁老爷说,有人在卖考题,只是据我所知,如今考题还没出啊。」
温婉儿也皱眉道:「这次的主考官是大先生,可他说考试前一天再出题,如今题未出怎么可能卖呢?」
东方青云回答道:「宁老爷说这事只在各大家族暗中流传,外界并不得而知,按照往年的惯例,这时除了考题还会卖中举的名额,只是今年宁家没得到有关名额的消息,估计宁家被排除在外了。」
温婉儿被气笑了,拉了下东方青云的衣袖道:「是不是所有人都觉得我武功好但脑子笨,他们就这么有信心能过得了我这一关?我很好奇那些人是怎么看我的了?」
东方青云也笑了,心中反而没了刚才的烦躁,是啊,怎么忘了有婉儿那一关了,她可是大先生的开山大弟子,没有真本事的人哪能在她手下讨到好处。
只是温婉儿问别人对她的评价,却让他想起前世的事来,婉儿好吃,前世的名声很不好,除了被人骂是悍妇外,还被说是饭桶、吃货,贵妇之间的宴会从来没有人会请她,除了在边关的那些人,京城的人从来没有接
纳过她。
看到东方青云的神色温婉儿心中一堵,看来她在京中的名声不太好啊,不过她向来不在乎这些虚名,自在就好,只是不知他会如何看她。
东方青云最终拉了温婉儿的手道:「我知道你是好的就行,名声的事我会帮你的,别在意别人说什么。」.
温婉儿笑笑,低头不语,心中却又升起一团火来,她突然觉得也不能太不在乎名声了,以前觉得那是自己一个人的事,现在想想却不尽然,她还有家人啊,爹爹绝对不想听到她被人骂的,哥哥弟弟也不会希望她被人背后嘲笑,而她以后还会是某人的妻子,某人的娘亲,她也要为这些人着想一二才对。
她身边还有很多人,不是所有人都能似她那样过得洒脱、不为名声所累的。
闷闷地回到家里,温婉儿想去找大先生聊聊,到了书房却想起他还在后门讲学,于是又来到后门坐在墙上观看。
此时台下虽坐满了人,但却十分安静井然有序,大先生坐在高台上正在讲一些他在边关时的感受,说到边关缺粮之苦时更是十分感慨。
有学子很是不解,于是问道:「朝廷每月送粮饷到边关应是足量的,难道是出现了克扣与贪腐,否则怎么将士们经常饿肚子呢?」
大先生解释道:「这倒不是克扣与贪腐,而是自然出现的损耗。每次京中运送军粮过来都会损耗大半,因为军粮要从各地先集中在一处清点分装,然后再运送,军粮从出发地运到军营要花很长时间,有时一半是被运粮的人吃了,路上一旦遇到雨天或是道路封堵等,甚至九成消耗在路上,因此将士们就不够吃了。」
又有学子说道:「难道不能让运粮的人自备干粮而不能动用军粮吗?
还有学子出主意道:「也可让皇上下手谕让附近的府县直接送粮去边关,免去路上花费的时间及人力,这样就可减少了损耗啊!」
大先生笑道:「这些可算不上是好法子,运粮人自备干粮也就是把运粮的数量加大而已,府县送粮更有难度,路上不仅有损耗,还要考虑安全,军粮的数量和时间也不好把控,操作起来要花较多心思。」
众学子陷入了沉思,大先生突发奇想道:「既然大家对这件事这么有兴趣,那我们就来议一议,想一想有没有能让军粮在运送时不损耗或少损耗的法子。」
众学子动起了脑筋,有人道给银子让军队在附近州城采买,温子昂反驳道:「这不可能,一是边关附近人烟稀少无处去买,二是若有灾情百姓也少粮哪够二十万大军吃喝。」
有人说在边关附近的州府建一个应急粮仓,朝廷每年征收上来的粮食留下部分放在粮仓里。温景明反问道:「这粮仓由谁来管理?地方官员还是军中将士,如何能保证数目准确不出现贪腐,而粮食不足时,又有何人确保补足呢?」
学子们不断提出新的想法,但都经不起推敲,很快就被他们一一否决,直到后来众人再次陷入一阵沉默。
大先生笑呵呵看着,年轻人缺少阅历,想法简单,但好在有种韧劲,虽被难住但都没放弃这便很好了。这问题朝中也争论过几次,但都没有较好的办法,因此他也不指望这些学子们能如何,之所以问出来只是想让他们拓展思路,多些交流罢了。
温子昂见到坐在墙头的温婉儿眼睛一亮,冲着她叫道:「姐,你怎么也来了,有没有想法,给我们一点儿提示啊!」
温婉儿飞身来到大先生身边,行了礼后这才对小弟及众人道:「你们想法还不够大胆,不应该只局限于送粮这一点上。老师这一题虽是问如何减少军粮运送损耗,但他实际想知道的是如何让将士吃饱饭,如何让我朝军队不受缺粮所苦。」
温景明最先反应过来,抚掌道:「是啊,是我们
把问题想得浅薄了。」其它人也觉得温婉儿说得有理,只是这样一来题目就更大了,更是不知该从何处着手。温景浩有些头疼地道:「可这不是一样的吗,让将士吃饱饭,就送足够的粮食到军中啊,那不还是运粮的问题吗?」
温子昂推了温景浩一下道:「三哥,你怎么转不出来啊,我姐这样说那就是有想法了,你不如听听她的。」
温婉儿见几人望着她一脸求解惑的样子,也不卖关子了,直接道:「我的想法是从天时、地利、人和三处着手。」
「天时是要朝廷给出边关部分田地由将士们自己种粮,特别是在不打仗的时候,将士们除了早晚的操练,其余的时间就可以种田,这至少可以解决一部分军粮的需求,也可为朝廷省下一笔支出,而朝廷只要给出一片田地就行。」
有学子大叫:「此法可行!」土地大周不缺,临近边关的田地不少都是荒芜的,大部分的将士又都会种地,这样可说是一举两得。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68read.cc。六八读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68read.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