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张家有子初长成
在凉州被叛军围困的同时,并州的也并没有好到哪里去。
任城王.车骑将军.曹彰,不过刚刚从太原郡去往长安一个来月,草原的胡人就挥师南下了。
五年前,曹彰好不容易才夺回的并州六郡,除了上郡和西河郡之外,长城以北的领土,竟然又重新落入了草原胡人的手里。最重要的是百余年来,都没有敌人染指过的雁门关,竟然被攻破了,而且帝国还损失了一名夏侯宗室的高级将领。新兴城再次的成为了抗战的前线,征北将军.陈泰,早就已经在三个月前移营北上驻扎了。
只可惜自建安年间平定北部各郡以来,帝国所有的辛劳全部付诸东流了,日后还得重新开始。这几年开荒、军屯所屯守的粮食,也都成为了叛军的给养。
可此时帝国北地的定海神针,还依旧在长安城中,并没有北上镇守太原。因为轲比能的五万大军,此时距离长安城也不过也就三四百里了。并州丢了,还可以领兵重新夺回,但长安要是丢了,可就不那么容易了,而且对帝国北方的民心绝对会涣散。
八月末,中领军.曹休所率领的六千虎豹骑就已经到达了长安,可曹彰并没有将他们留在身边。而是将他们派往了并州,令他们与陈泰共守并州诸郡。而叛军之所以没有再继续南下,一方面是因为凛冬已至,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虎豹骑在关外不停的袭扰。
早在胡人南下后不久,曹彰就收到了洛阳的来信。信中说,朝廷此时正在调集各州兵马,扬州也在尽力赶制宝船,需要两三个月时间。希望他能好好坚守,为援军的到来争取时间,明年一开春,朝廷的援兵自然也就会到了。
但是信中并没有告知他,皇帝.曹丕要御驾亲征的消息。不是说曹丕不愿意告诉他,毕竟这是大事,而且有关国体,疏忽不得。
曹丕对自己的这位弟弟,还是比较了解的,也知道如果提前告知了他,以他的性子绝对不会同意,说不定还会率兵出城寻找战机,尽早的平叛。但是,关中之地不过也就堪堪四万大军都不到,还分驻在了各地。前些日子更是分出了一部分兵力,作为援兵西进雍州的安定和汉阳。曹彰要是率领剩下的兵马出城寻战,无异是以卵击石。
不过现在,时机已经到了。
长安东去洛阳,不过六百余里。要是快马加鞭的话,两日便可到达。即便是曹丕率领着大军西进,半月也已经足矣。这时候,就算曹彰不同意,也没什么用了。
当曹彰收到洛阳传来的圣旨的时候,曹丕已然率领着一众臣子和十万大军,起身向长安出发了。
曹彰看完曹丕给他的亲笔密信之后,长长的叹了一口气,不禁自言自语道,“早料到朝廷会派援兵前来,本以为会是辛毗或者孙礼,甚至我都有想过会是子健(曹植)小弟来,可就是没想到竟然会是二哥亲自来了。看来,自己也该准备准备,北上太原之事了。”
曹彰知道,朝廷的十万大军一到,再加上关中和雍、凉二州,所剩
(本章未完,请翻页)
余的兵力,平叛不过是迟早的事情。而且既然又二哥镇守长安,自己也就没有必要在这了,还不如趁早北上驻守太原,为平叛那辽东公孙渊做准备。
想到这里,曹彰顺口对着门外喊道,“长弓,长弓?”
话音方落,便见得一大约十七八岁的少年迈步走了进来,“王爷,有什么吩咐?”
这名少年名叫高勇,字长弓,其身高八尺有余,面如重枣,朗目星眉。虽然还未及冠成年,可那份英气已然铺面而来。只是此人的相貌却,似乎与已故的镇军大将军.张郃,有六七分的相像。
也曾有人对着他调侃道,“高勇,看你这相貌,似乎与老将军张郃有几分相像,不会与老将军有什么关系吧,难道说你是老将军留着这里的私生子?哈哈哈...”
刚开始听到这样的调侃,高勇还会应付着笑两声,回怼道,“我要真是老将军的儿子,还跟你们这群王八蛋在这玩?再说了,老将军英勇盖世,别说给他当儿子了,当孙子我都愿意啊。”
再后来听得多了,高勇也就不再搭理了。
高勇打小就没有见过他的父亲,一直与母亲相依为命,生活在长安郊外。他小时候也曾经问过自己母亲,他的父亲是谁,可母亲只是告诉自己,他的父亲当年上了战场就没再回来。
五年前,老将军张郃战死沙场,当时他的灵柩经过长安回往许都的时候,几乎城里所有的人都去送别了,可母亲没有去,只是对他吩咐道,“老将军为国尽忠,战死沙场,好男儿自当如此,你去送一送他老人家吧。”
她自己却没有去,反而一个人暗暗的待在家里。待自己回到家的时候,依稀看到母亲的眼角有哭过的痕迹。再后来,张氏五兄弟在许都宫城朱雀门外的消息,传到了长安。他清楚的记得,母亲听说这个消息之后,脸色刷的一下变得苍白。
不久后,母亲就病倒了,也就再也没有起来,而自己也变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孤儿。那一年自己才十四岁,如今已经过去四年了。
后来的某一天,自己偶然在郊外做农事,却恰巧碰到了一名年轻的将军出城巡游。
那名将军,见了自己第一眼,就惊讶的赞叹道,“咦,郊外这等荒凉之地,竟然还有如此俊秀之人?怪哉,怪哉!”在询问了自己的家室之后,便将自己揽入了他的麾下。
后来自己才知道,原来这位年轻的将军,竟然是镇北将军.陈泰.陈玄伯。再后来,陈将军北上太原,却把自己留在了长安跟随大将军。
这几年里,为了报答玄伯将军和曹大将军的知遇之恩,高勇不畏严寒酷暑,苦练功夫,研读兵法,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够在战场上帮上这两位将军。
只是高勇所不知道的是,他其实并不姓高,而是姓张。但他并不是老将军张郃的儿子,而是他的孙子,是张家长子张雄的儿子,准确点儿来说是私生子。
世人皆知,张郃
(本章未完,请翻页)
爱兵如子,治军有方,但是在家法上也特别严苛。
早年间,其驻守关中之时,他的长子张雄,与府中丫鬟偷尝禁果,产下一子。可是张郃却要将他们赶出府外,随后张雄百般求情,可终究还是没有拗过自己的父亲。
无奈之下,张雄只能在长安郊外,为其母子购置了一份不大不小的田产,并承诺过些时日就将他们领回府中居住。
只可惜这一等就是十几年。
再后来,张郃年老体衰被朝廷征召回京。临行之前,张雄再次提出将那母子二人接回府中,一同返回许都,可还是被张郃给拒绝了。
最终,高勇和他的母亲只能被留在了长安。只是这些事情,高勇一直不知道罢了。所以,张郃的灵柩经过长安的时候,高母并没有去送行。但是从个人角度上,她还是挺敬佩张郃为国为民,甚至献身疆场的行为的,所以他还是让自己的儿子去了。
她哭并不是因为张郃的死而哭,而是哭张郃至死都不接受她们母子。
张家五子死后,她知道自己再也没有了被承认,和回到张家的机会。等了半辈子,终究还是没有等来那一天。她的心自然也就死了,人的心一死,自然也就活不了多久了。
只是她所不知道的是,张郃死后不久,张雄便打算在服丧期一满,就接她们母子回家。只是后面发生的事情,太过于迅速和匪夷所思,张雄他自己都不知道。
可怜的两个人,直到临死都没有再见上一面。
张郃恐怕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当年所嫌弃的那对母子,竟然成为了张家最后的一丝血脉。
这件事情极为隐秘,曹操当年也是无意之中才听知道的。
张家五子自尽朱雀门之后,曹操才想起来了这档子陈年往事。于是便密令当时驻守长安的陈泰,秘密寻找当年的那母子二人。
只可惜,当陈泰找到了他们之后,才发现原来那个丫鬟已经病逝了,不过幸好那个孩子还活着,所以才有了开头的那一幕。
高勇自然不知道,那些个巧合和偶然,其实是有意为之的。就连他的表字,也是曹操临终之前,亲自给起的。长弓,反过来再合到一块儿,不就是个张字嘛。
曹操临终前不久,也才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曹丕和曹彰他们兄弟,并告诫让他们好生照顾这个少年,将来有朝一日择机让他认祖归亲。
如今,在曹家和陈泰有意的照料之下,张家有子堪堪长成。
恐怕再过些时日,待他成年加冠只有,便要认祖归宗了。
十几年来,高勇一直以为,自己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烈士的儿子,可现如今却告诉他,他其实是大将军的孙子,恐怕换成谁,一时都难以接受吧。
只是不知,到时候又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呢。
————————
(本章完)
7017k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68read.cc。六八读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68read.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