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莫忘初心
人于历异事后,心转亦为异者,但不忘心,则能为善!——华夏鼎世
延续了好多时日的宴会终于结束了。随着秋分的来到,诸侯王们也对于这次的华夏转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不过有一个人,对于这次的华夏转变,从最开始的兴奋变成了后来的担忧。
“君王啊,我已经这个岁数了,基本时日无多了。所以有些话如果现在不说出来的话,就再没有机会了。”皋陶没有参加这段时间的宴会,所以精神还是比较好的。
君王启看了看皋陶,心里担忧这算不算是和皋陶的最有一面:“前辈,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情,可您的身体好好的,为何要说这样的话呢?”
皋陶摇了摇头,用手掌拍打着自己的胸口:“身体没问题,但心已经不行了。”
君王启又误以为是皋陶的心脏有问题:“自草原归来,我也在学医术,让我看看。”
皋陶知道君王启理解错了:“都说了不是身体问题了。”
君王启想了想,瞬间的明白了皋陶的意思:“前辈,您是说...有些事搁在心里,导致您的精神出现了问题?”
皋陶点了点头后,表情开始变得落寞了。
“要不然我叫我父亲来吧。”君王启这般担心,在皋陶的眼里成了懦弱,所以皋陶用一种要吃人的表情看着君王启,搞得气愤有些尴尬。
周边来来往往的人不在少数,都在看着不知所措的君王和劳苦功高的皋陶二人相互望着。
“前辈...我没别的意思,就是觉得您为华夏操劳这么久了,也应该好好的安度余生的。只是您现在这种状态,又不肯接受医术,我只能让我父亲来和您说了。”君王启的表情配合着自己的话语,让皋陶的心软了下来:“启儿啊,现在华夏的君王是你,如果什么时候你还要你父亲做主的话,那干脆就把君王之位还给他,等他到死再给你的。”
皋陶说完后看着君王启,也觉得自己的话说的有些重了:“罢了罢了,你去叫你父亲来我那里吧,我现在就回去等着你们爷俩。”
君王启如释重负:“请皋陶前辈先回去,我和父王随后就到。”
禹正准备在人生最后的时光里,找个机会云游华夏,好好的再看一眼当初自己治过水患的地方的。可儿子启的到来,让禹的计划缓和了一下:“你是为我来送行的?”
君王启意见父亲禹的装扮,心里就知道如果自己不来,就会发生什么了:“父王,您这是闹的哪出?”
禹本想来个不辞而别的,但现在恰好让儿子启看到了:“有些尴尬啊。”
君王启没有浪费时间,把刚才和皋陶之间的对话还有那诡异的气氛告诉了父王,然后禹就陷入了不安:“想什么来什么,走吧,今日这事对咱们华夏的后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一旦搞不清楚,今后还不知道要死多少人呢。”
一听要死人,君王启也认真了起来:“好的!”
这父子二人用最快的时间赶到了皋陶的住处,而皋陶也用最快的时间,把华夏法典的最基础部分放在了屋内最明亮的地方。
“前辈,我和启儿来了。”在禹的心中,皋陶永远是神一般的存在。
“进来吧,这是咱们最后的对话了。”皋陶的话让禹和启的心里蒙上了一丝无奈。
皋陶看着对面的禹和启,就是觉得世袭罔替的传承制度,确实比禅让制度踏实的多:“看到你们父子,我就会想到了很多的曾经的事。当然了,也会想到很多未来的事。”
“未来...什么事?”君王启问道。
“就是我创造的华夏法典,在咱们华夏后世的运用中,会遇到的事。”皋陶手指了指屋内最明亮的那块地方。
禹和启走了过去,一点一点的看了个完全。
“皋陶前辈,这些应该是咱们华夏法典最基础的部分了吧,放这些东西在这里是做什么的?”君王启知道在这些最基础的法规之上,又有无数更加细致的法规,涉及到华夏人的方方面面。
皋陶深深的看了眼摆在明亮处木牌,叹了口气:“我现在有些后悔弄那么多的华夏法典了。”
禹和启同时一惊,生怕皋陶这位老前辈做出什么事来。
“前辈,您是华夏的功臣啊,您的功绩不比那几个世代的前辈们低,您为何这么贬低自己呢?”禹比启对皋陶的感情深,因为自己能顺利的接受舜的禅让,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皋陶和四岳这五位前辈的力保。
“我不是后悔创造了华夏法典,只是觉得这些年没有在基础上进行深刻研究,从而导致咱们现在的华夏,法典比最开始的时候多出了将近十倍。而且我还能预料到,在咱们华夏后世的成长中,法典会越来越多,越来越杂,如果不是专门研究法的人,是根本摸不透的。”皋陶说了这句话后,那种落寞至极的表情,让禹和启的心里更摸不到头脑了。
“不是...皋陶前辈,我这就不懂了。咱华夏法典越来越多,越来越杂,也不就预示着咱们华夏人越来越规范,活得越来越好吗?”君王启说完后,还以为自己说的很不错。
但是禹却低下了头:“前辈,事物是发展的,您做的对,我只能这么说。”
皋陶有点庆幸启叫禹来了:“是啊,这是自然规律。可你也要想清楚,这自然规律对于咱们华夏人来说,到底是好还是坏。”
“怎么可能是坏的?”君王启想到了这段时间发生的一些事:“就拿那些奴隶来说吧,现在看来他们确实是一股比普通的华夏人具有更强的工作状态。因为他们要赎罪,要自由,就得拼命的为华夏做贡献。可如果没有前辈您创造的华夏法典,那么这些人犯了错也不会受到惩罚,那些被欺负,甚至失去生命的人,也不会得到欣慰的,对吧!”
君王启在说完后,看到了有些让自己惊恐的一幕——皋陶哭了!
“前辈,我知道您心里难受在什么地方,但这是自然规律,是自然规律的。”禹拍了拍皋陶的肩膀,但丝毫没有让皋陶的心情变好:“我是咱们华夏的罪人啊,真的是罪人啊。”
君王启快要疯了,因为自己丝毫听不懂这里面的事情:“父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前辈,您哪里成罪人了?”
皋陶被君王启的这般紧张给逗笑了:“启儿啊,你要走的路还有很长,可以慢慢去体会的!”
“不,我不要慢慢的去体会,我要现在就知道。”启毕竟现在是君王了,身上的那种王霸之气虽然还不如禹,但多少也有点。
皋陶看了眼禹,在受到禹的暗示后,开始了阐述:“启儿,我问你是咱们这个世代好,还是轩辕前辈的世代好?”
君王启连想都没想就回道:“当然是轩辕祖宗那个世代好了!”
皋陶点了点头:“行,我再问你,是轩辕前辈的世代好,还是伏羲前辈的世代好?”
这次君王启也是连想都没想:“那自然是我伏羲祖宗了!”
皋陶看了看禹,然后又问了一个问题:“那为何咱们华夏这几百年,变得越来越不行了?”
别说君王启了,连禹的脸上都露出难以启齿的样子。
“可是...可是我们也很努力啊。”君王启现在正值最有动力的年龄,自然不会就这么认命的。
皋陶拍了拍君王启的肩膀:“我懂你的意思,但事实就是这样。”
这次轮到君王启流泪了:“我不信,咱们华夏人越来越多,法典也越来越完善,哪里会越来越差的。”
禹也站了出来:“这次我同意我启儿的意思,咱们华夏会越来越好的。”
“但也会越来越心累!”皋陶的心累,让禹和启发出了疑问:“前辈,您这心累是什么意思?”
对于瞬间就停止流泪,并且用疑问语气问自己的君王启,有种返老还童的感觉:“我之所以说心累,就是咱们的生活变得复杂了。时间都一样,但现在还有哪些人会抬头望天,低头看地?尤其是咱们这世袭罔替的制度一实行,大部分人的心,都是想着如何能更加的荣华富贵,哪里还会想着贡献什么的。”
禹怕就怕像皋陶这样的老前辈也对世袭罔替的传承制度产生不同的想法:“前辈,我和启儿这世袭罔替的初衷,无非是咱们华夏人的数量太多了,必须用这样的方式来管理。而且您说的荣华富贵,谁不想要呢?”
“所以这就是你我的分歧。你的想法很对,世袭罔替的结果就是加强了统治。但你有没有想过,为了奴隶越来越多了?”皋陶说完后,禹和启这父子二人开始了思考。
在禹看来,这奴隶的增多无非就是华夏的法典越来越细化的结果:“这样不好吗?加大了劳动力,也让咱们华夏干净了一些。”
皋陶摇头道:“咱们的位置不一样,所以想法不一样。在您看来,只要有利于统治的,能让绝大部分受到好处的,自然就是对的。但是在于我这样,甚至是华夏底层的人来讲,一直都有一种和丹朱甚至您嘴里的伯益一样的想法——为何我不能领略华夏最高的山峰,享有最好的生活。”
这次禹和启是真的怕了,连话都不敢说了。
皋陶见状立即把许多奴隶的想法给说了出来:“他们就是不服才做出傻事的,而我的法典之所以越来越细化,也是他们的事情闹出来后,我才一点一点的想着如何补充的。渐渐的,就变成了今日的样子。”
禹庆幸自己没有离开,而是听到了这样让自己足够心惊的事情:“前辈,这华夏法典越来越细化,难道不好吗?”
皋陶点头道:“还记得神农前辈那个世代的南边是什么样吗?人不防人,人不害人。可现在的南边呢?都快成他伯益的大本营了!上面的人想着统治的结果就是压榨下面的人。而下面的人受够了压榨,就想尽一切办法,甚至不惜犯法来谋求认为本来就是自己的利益。所以在这些年中,华夏的法典从曾经的几大项,变成了现在的几百项。”
禹沉思了一会,还是觉得自己的世袭罔替比禅让要强:“前辈,这都是人性使然。即便再过个几十年,上百年。咱们华夏的人口必然是越来越多的,统治力度也不可能和现在一样。”
对于归咎于人性的禹,皋陶也是同意的:“你说的没错,所以这才是我最伤心的地方,因为对未来无能为力!”
一声无能为力,华夏两任的君王也开始了无奈。
“难道...真的没有办法了吗?”君王启是年龄最小,也是最想玩命做事的一位。
“是没办法,但也可以想出点办法来。”禹不想让自己的孩子的心里有什么阴影,这样自己会死不瞑目的:“前辈,既然咱们对于自然规律是无能为力的。但多少可以想点办法,去对抗一下对吧。咱们华夏自诞生那一刻开始,不就是整日和自然对抗吗?”
皋陶只是笑了一下,便说了另外的话:“你这是自话自说,但我问你,这法典能惩罚坏人吗?”
禹和启同时回道:“能!”
“那能惩罚罪人吗?”皋陶继续问道。
“能!”禹和启再次的坚决回道。
“那罪人就是坏人吗?”皋陶这话,让禹和启闭上了嘴:“我想你们两位估计也听到过许多悲伤的事情。尤其是咱们华夏法典创造之初那杀人的事情。杀人者是罪人肯定没问题,但他是坏人吗?说实话,虽然杀人偿命是我一直都认同的,但也不可否认,法典未必能惩罚烂人!”
罪人,坏人,烂人,甚至好人。
这几种看似不同的区别,甚至可以理解为一个人可以在不同的时间,变成不同的人!
“哎...越说越出格了前辈。华夏法典没有错,世袭罔替也没有错,咱们华夏更没有错。”禹这话最终让皋陶和君王启都同意了。
“是啊,都没有错!”皋陶低下了头,落寞的表情让禹和启心疼。
“前辈,既然都没有错,那就只能寄希望于人性中那好的一面了!”君王启突然的一句话,让皋陶很是惊讶:“好的一面...是什么?”
君王启看了眼皋陶,又看了眼父王禹后,说了四个大字——莫忘初心!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68read.cc。六八读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68read.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