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史记元年
时者,诸物皆较平之有也,而一时之计物之有矣,则此事之事则尤实,后世之人必以此物与己有亲者,然感之尤其故强也!——华夏鼎世
共和世代正式成立的第一日,作为现世政治最顶点的君王姬静的第一个政策,就是彻底和曾经的华夏来场‘告别’。让那些曾经的历史成为真正的历史,所以姬静对于华夏纪年的时间,来了一次大胆的尝试。
“从今日起,乃华夏纪年之初年。”姬静说完后,看着身边的辅佐之臣皆是露出差异模样,所以顺便又安慰了句:“别说夏商以及咱们的周了,轩辕祖宗那个世代的时间咱们都控制不住,连年的战争已经让华夏失去了太多,如果再不来个彻底的隔断,后人更将无从入手。”
召穆公想了想,觉得这也算是一个稍微稳妥的办法,毕竟自己要做的不是前世如何如何,而是后世该如何如何。不过为了保险,召穆公还是问了一些问题:“君王这般尝试也不是不行,只是不知道后世之人能不能往前查一下,以免后人不知道咱们华夏创世时期的历史,是有多么的绚丽多彩。”
“这个是肯定的,我姬静能想到的事情,后人中一定有比我做的还要好的人在,这点诸位不要担心了。”姬静当然不是完全否定自己之前的事,尤其是知道自己的能力连周世的创世都做不了,就更别说华夏的创世了。
“既然这样,能不能让老臣这些人来主动担起这份荣耀,以及这份责任?”召穆公刚说完后,包括姬静都有些纳闷,不知道这所谓的荣耀和责任是什么。但经过召穆公的解释后,众人明白了:“诸位,这种近乎是开天辟地的事情,是一份荣耀,更是一份责任。如果君王做了这事导致后人在寻觅祖宗的过程中遇到了麻烦,那么君王在咱们华夏的历史中,就会有很大的罪过。现在毕竟是共和时代,理应咱们一起扛起这份责任,要挨骂,也要让后人对咱们所有人骂,不能让君王一人扛着。”
姬静沉默了,其他人在窃窃私语,只有召穆公一人表情严肃,仿佛已经预料到了做这样的事,后世之人肯定会说共和时代的一些坏话,包括骂自己的。
许久之后,姬静说话了:“召穆公说得对,现在是共和时代,我提出来的不是命令,而是建议,如果诸位都同意的话,那么就让今日成为华夏纪年之初年,如何?”
自古以来法不责众,像这种共和的时代也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如何能让共和这样的世代在华夏的历史中产生出耀眼的光芒,就得看有没有能让后人记住的事情。
而确立华夏初年的事情,正是这所谓的大事......
这样的消息从镐京,经过共和议事后传出来,搞得剑拔弩张的齐晋和楚国,都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了。
毕竟从华夏创世开始,甚至从盘古开天辟地,消灭混沌之烟,让华夏重见光明那一刻开始,华夏民族就已经相连在了一起。这么多年过去了,除了极少数和外界发生争斗外,炎黄子孙、黎民百姓一直都是内部斗争,你方唱罢我登场。到了周世的现在,很多从商世,从夏世传过来的诸侯国,算的时间比镐京这帮人还要准。
现在一声令下,让曾经的时间就这么没了,也就等于让这些人的祖宗没了,这样的事情怎么可能不让人们的心中掀起涟漪,怎么能让人们很快的认同?
于是齐晋联军和楚国人聚在了一起,商议这样的方案到底怎么算!
“这共和执政已经很过分了,现在让咱们忘记老祖宗,这怎么可能?”熊勇这话得到了齐侯和晋侯的认同,齐侯吕静更是气愤的说道:“不让认祖宗,那我告诉我的后人齐国怎么来的?”
晋国人没有说话,因为靠着镐京那么久,对于镐京的政策路数相对来说心里有一些底,知道镐京这么做,绝对不是楚国人和齐国人说的那样:“等等吧,估计后面还有一些事情要出来,咱们等就是了。”
于是齐晋楚三国的将士,在郑国和陈国境内开始做修正,结果这一休整就是好几个月,搞得郑国和陈国两国的百姓苦不堪言。
后来齐晋楚三国的将是也开始思念故乡了,在郑国和陈国两个国家的君主苦苦哀求下,终于散了开,然后各回各的国家。本来一场可能是华夏周世创始以来最大规模的战争,就这么的消散于每个人的身边。
在华夏大地上,周世存在的诸侯国已经由原来的上千个变成了现在的几百个。而这几百个也是相互之间依附和团结,然后再靠近更大的诸侯国,形成了东南西北不同的势力。分封制度下的诸侯国,尤其是大诸侯国有绝对的权利,其下属的大夫在很多小诸侯国面前,都变得嚣张跋扈,矛盾也越来越多。
其中楚国的矛盾最大,而且经历了这次的‘战事’后,国内那些积攒了许久的矛盾,终于爆发了。
原先那些一位能和齐国晋国平起平坐的势力头目,在看到自己的君主竟然还是原样,那么这次准备工作的若干钱财,是不是应该出一下?
结果熊勇连个屁都没放,这使得靠着远的势力头目,自然心情倍感不爽。有些人直爽直接要,但没有收获,剩下的也明白怎么回事了,所以纷纷远离楚国,在楚国的边境带着,看看有没有机会谋求别的势力......
楚国势力的减弱让周边包括齐晋等国都松了口气,姬静身处于镐京之内的深宫中,看似无所事事,但眼睛明亮的很。而在姬静的身后,站着若干人,除了之前跟着姬静的几位共和人才之外,还有一些新面孔。
“南仲,如果这些事情你不提前做的话,西边的事情你搞不定。”姬静嘴里说的南仲,是精挑细选出来的帅才。姬静在共和元年开始的时候,其实就已经着手今后继位要动武的事情。所以在这深宫中的角落里的地下,姬静在磨炼将士,以备不时之需。
“君王,别的不说,对付西戎那帮游牧人,绰绰有余。至于...北边的那些兄弟,咱们还得好好的练练才行。”南仲是个帅才,也是个有远光的人,知道华夏中原的统治危机,其实不在西边,而是在北边。
“北边先不管,西边的仇我得报。还有,我也要搞清楚,秦人现在到底是个什么样子的。”姬静忘记不了秦人,也忘记不了自己被百姓赶出去后,秦人那种不作为的情况。
现在所有人仿佛都把秦人给遗忘了一样,眼睛里只有晋国、齐国、和楚国这样摆在明面上的诸侯国。
“得注意他们,听说非子走后那个叫秦侯的秦人领袖很厉害,原本的秦地再次的扩充了好几倍。现在西边的人联合也联合不起来,就顶在那函谷关前不让秦人进去。”姬静也认识秦侯,毕竟姬胡和秦侯的关系不错,姬燮和非子的关系不错:“想想看吧,如此广阔的荒野之地,擅长奔袭突杀的游牧人都占不到便宜,一旦入了函谷关,秦人就彻底的和咱们隔离了。”
别人不知道函谷关的重要性,但作为帅才的南仲明白。在在回到镐京之前还特意的去了趟西边,在函谷关转了下,知道函谷关虽然不是很高,但纵连之地相当的广泛,除非从北边的草原绕过来,要不然东边的诸侯国要想进攻函谷关之西的地方是非常困难的。
当时南仲独身一人,站在游牧人控制着函谷关面前时,总感觉若是秦人占了这个地方,那么即便是齐晋楚燕四个最强的诸侯国联手,都不太可能杀入这个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关口。
“君王,您的意思是帮助一下西边的游牧人,让秦人没能力踏入函谷关内?”南仲问完后感觉奇怪了,毕竟现在商议的是如何剿灭西北边以及北边的那些游牧人。
“秦人不得不防,既然现在是共和时代,那就用共和的命令,让秦侯来镐京,就说...就说念在其祖上有功,咱要封赏他爵位。”姬静很聪明的找了这个理由,毕竟现在的秦人还没有爵位,秦侯更是没理由不来接受封赏:“等秦侯来镐京的时候,游牧人一定会有所动作。南仲,你把人都控制好,等到秦侯一到镐京,就立即对西边的游牧人进行打击。如果...如果能占据函谷关,这就等于控制了西边的势力了,明白吗?”
南仲一看这计谋是真的好,连连说道:“君王真是战略的行家啊,一出手就知道问题的重点在哪里,我这就去准备,但这时间可能有些长,您封赏秦人的事情也得往后推一下。”
姬静打算让共和世代存留十年左右,这十年自己可以好好的巩固一下位置,集聚一下实力,好在华夏的历史中,彻底的留下重重的一笔:“这个我知道,十年,我给你十年的时间,你把该做的事情做好,等我继位后,我要一鸣惊人,彻底的改变咱们镐京这么多年来的尴尬局面。”
十年,所有人都对这十年充满了期待,也知道从今年算起到十年后的今日,是华夏有明确纪年记录的十年......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68read.cc。六八读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68read.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