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7 两点改变
其实,旧金山49人的整个战术并不错综复杂,反而显得无比清晰,整个条理、算计和运转都一目了然。
但这是分析评论员的马后炮。
因为在赛场之上、在战术执行之前,陆恪已经把全局都计算在内了,旁人根本无从窥探,只有等战术执行之后,旁观者才能恍然大悟,“哦,原来如此”。
这就好像在围棋的博弈之中,提前多算了三步、四步,这也使得对手立刻就陷入了陷阱之中,但除非把陷阱彻底揭开,对手是无法得知自己进入陷阱的。
这才是真正的博弈高手!
尽管联盟之中始终在强调着冯德里克测试的重要性,但冯德里克测试取得高分,并不意味着球场表现就足够出色,橄榄球终究还是与团队配合、与身体接触密切相关的一项运动,陆恪的同一届新秀布莱恩-加伯特就是最直接的对比案例,他的冯德里克测试也高达四十二分,至今为止的表现还是远远无法令人满意,甚至就连联盟平均水准也没有。
现在在陆恪身上,人们却真正地感受到了冯德里克测试的与众不同。满分测试评价对于四分卫来说,挥的作用远远超出了想象,从上赛季到本赛季,尤其是刚才这一档进攻,完完全全是智慧的胜利——
传球不需要风险,甚至就连技术也不需要精细,仅仅依靠战术布局就已经占据先机。
难怪人们总是说,真正高明的战术是不需要自己冒风险的,只要自己的布局足够周密、足够睿智、足够全面,就可以稳稳当当地达成目的,又或者说,与收益比较起来,风险已经降低到了最大;相对而言,那些风险大于收益的战术,就远远不能称之为高明。
这不是人们第一次赞叹陆恪的战术布局,但同样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上半场比赛,旧金山49人的接球球员状态普遍平平,过去两波进攻之中,陆恪就做出了相对应的调整,第一,他更多选择了保险系数相对比较高的短传;第二,利用不同接球球员来改变传球节奏;第三,如同手术刀般肢解了防守布局,进而完成了进攻战术的布置。最终两次进攻都找到了莫斯,完成了达阵。”
“我们可以看到陆恪的成长之处。刚刚带来达阵的一次传球,就是一个快速出手的三码短传,纽约巨人防守组完全没有能够契合节奏,莫斯没有遇到任何挑战也没有遇到任何风险,就轻轻松松地跑进端区,成功地再次收获了一记达阵。”
柯克解说完毕之后,感叹声这才了出来。
现在细细回味之后,这两波进攻都可以看出陆恪的成熟和睿智,确实精彩异常,柯克接着总结说道,“现在,第三节比赛还有三分二十一秒,旧金山49人以最快速也最利落的姿态完成了两记达阵,这意味着比赛已经回到了均势,那么纽约巨人的接下来一波进攻就至关重要了。”
“又或者说,旧金山49人的下一波防守?”泰迪笑呵呵地调侃了一句,气氛顿时就轻松起来。
大卫-阿肯斯率领着特勤组再次完成附加分踢球之后,场上比分就来到了“28:35”。
第三节比赛已经走向了尾声,当纽约巨人进攻组再次登场的时候,场上比分已经不知不觉缩短到了一个达阵的比分差距,这绝对是所有人都没有预料到的,比赛进程速度之快,将所有人的肾上腺素都彻底引爆。
下半场开始之后,纽约巨人立刻就完成了一记达阵,进一步扩大比分差距,这也使得胜负悬念慢慢地收缩了下来,似乎胜利天平已经朝着纽约巨人缓缓偏移;但谁能够想到,在这之后,旧金山49人的进攻组、防守组和特勤组全面爆,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两记达阵,重新让胜负悬念再次变得悬殊起来——
此时此刻,没有人能够预料比赛结果。
万众瞩目之下,伊莱-曼宁率领着进攻组再次登场,上一波进攻之中,纽约巨人进攻组遭遇了三振出局,而且还是以脆败的方式,这也意味着小曼宁必须振作起来,以更加出色的状态,给予强硬的回击。
正如柯克所说,纽约巨人特勤组的失误是一个意外,旧金山49人进攻成功地抓住了机会,将意外转变成为了达阵;现在,纽约巨人进攻组就必须尽快止损,让这一次意外尽快停止余波的扩散,尽可能让自己进攻组留在场上,将旧金山49人进攻组摁在板凳之上。
同时,这也是对旧金山49人防守组的严峻考验。
这两波进攻对于比赛走向是决定性的。旧金山49人把握住了第一波,现在轮到纽约巨人来面对第二波了。
站在进攻锋线的口袋之中,小曼宁微微皱起了眉头,死死地盯准对方防守锋线以及线卫的布局站位。不是因为紧张,而是思考过程的习惯动作——当然,对方防守组的站位也是一个难题,不是因为他们改变了战术,而是因为他们依旧没有改变战术,以不变应万变。
纽约巨人防守组是如此,旧金山49人防守组也是如此,现在轮到小曼宁来思考解决方案了,他的脑筋快速运转起来。
……
回到场边,陆恪和进攻组球员正在召开紧急会议。
比赛场地交给了防守组队友们,陆恪自然是全心全意地相信他们,与此同时,进攻组也还有大量工作需要完成。
第一记达阵,在特殊技能的作用之下,陆恪以大胆而冒险的进攻方式搏出了一条血路;第二记达阵,出现了意外状况之后,趁着对方立足未稳之际,手起刀落就完成了达阵。
两次达阵都有一点点运气和一点点侥幸。
现在还有整整一节多的比赛,他们不能始终依赖着侥幸心理,接球球员必须把战术和状态打出来,跑卫们也必须孜孜不倦地寻求机会,毕竟,他们现在依旧是落后的一方,距离胜利还有遥远的一段荆棘之路需要完成。
于是,结束了刚才的红区进攻之后,陆恪立刻就将进攻组成员们召集了起来。
这一次,莫斯没有缺席。
第一次达阵,激动得难以自己,情绪全部都释放出来之后,莫斯就渐渐地冷静了下来,在他的整个职业生涯中,达阵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退役之后重新复出,他所需要做的就是唤醒这一种习惯。
所以,第二次达阵,莫斯并没有大肆庆祝,仅仅只是重重地握了握拳头,然后全面地释放出来,真正地全面进入战斗状态。
经过两次达阵的演练,莫斯已经慢慢地适应了陆恪的战术布局。
一旦打开心扉之后,事情就顿时豁然开朗起来,呈现出了一个截然不同的面貌。
事实上,陆恪的战术并不死板和顽固,恰恰相反,陆恪的战术变化多端,可塑性和适应性都非常高级,更多是制定出一个战术区域和战术趋势,然后根据不同的传球方针以及接球目标,对战术和传球进行局部微调。
莫斯之所以始终排斥与陆恪合作,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陆恪的年轻和稚嫩。
区区一名二年级生,对于战术手册的理解能够有多么深刻呢?对于比赛局势的把握又能够有多么优秀呢?不要说改变了,估计就是一个老老实实的战术执行者。他终究不是汤姆-布雷迪那样的比赛阅读者和比赛掌控者。
这也使得莫斯始终担心着,自己的跑动天赋和路线灵性,可能全部都被限制在一个死板的框架之中,彻底沦为一个平庸的棋子球员,碌碌无为地成为战术中的一部分,完全迷失自己,然后他也就不再是“兰迪-莫斯”了。
但是,刚才两波进攻之中,他与陆恪的传接球连线都非常舒适恰当,在提前指定的战术区域之中,他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和理解完成路线扯动,然后及时抵达既定战术位置,顺利地完成接球以及后续推进——
更重要的是,陆恪对于防守的阅读更加清晰也更加准确,往往能够指引出更加出色的传球路线以及接球位置。
这都是外接手所看不到的。
虽然这样的比较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但陆恪的传球技术比布雷迪更加扎实稳定、也更加准确到位,整个旋转、落点、弧度以及力量的控制,足以给予接球球员更多的反应时间,这使得莫斯的接球更加从容自如。
在真正的实际比赛之中,如此的反应时间可能只是一毫秒而已,甚至更加短促,但对于瞬息万变的比赛胜负来说,却生动地诠释了“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真实奥义,对于接球球员来说是无比宝贵也无比难得的。
过去的那些经历,对于曾经的陆恪来说,是一个短板;但对于成长起来之后的陆恪,却正在成为一个强项。
换而言之,这才是陆恪和莫斯正式合作的第一节比赛而已,他们都依旧还在寻找着对于彼此都相对舒适的节奏,以目前来看,效果不错。不过,他们对于彼此的节奏配合还是存在着诸多漏洞,还需要更多磨合与演练。
所以,当陆恪召集战术会议时,莫斯没有犹豫。
这是又一点改变。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68read.cc。六八读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68read.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