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天圆地方
李洪摇头言道:“怎么可以说是没用呢,便如我们自身躯体,你现在又了解多少,为何只有女人能够生子,为何有的女人会难产而死,有的女人生子无比顺畅,为何有的婴儿会无故夭折,为何有的婴儿却能茁壮成长,人为什么会老,人为什么会生病……”
“若是能搞懂这些,这世间岂不是人人皆可长生不老?”
“这似乎是郎中应该做的事情……”姚广孝下意识的说了一句,而李洪则摇头继续道:“我此次领兵归来,改进了火铳的压强,可令其射程更远,精准度更高,让我手下将士减少了极大的伤亡,我治下农庄,改进灌溉方式,研发水车,减少了人力消耗,增加了灌溉面积,可以种植出更多的粮食,这些东西也是无用的么?”
“先生还可领兵?”
姚广孝的注意力显然歪到了另一个方面,李洪投了一个怀疑的眼光后,姚广孝立刻收敛。
他毫无疑问是个野心家,而且还是一个唯恐天下不乱的那种,只不过现在姚广孝隐藏的很好,也并没有必须暴露出自己野心的理由。
因此姚广孝立刻转移话题的问道:“只是李先生所言,似乎都是匠户所应该做的事情,我等读书人,难道格物致知也只是为了当一名匠户么?”
李洪又是觉得好笑,这相似的问题他好像在宋濂嘴里听到过,只觉得这些读书人终究还是放不下自己心里的矜持,想的问题竟然都差不多,就连最不想读书人的姚广孝也是如此。
“你可会写字?”
面对李洪问询,姚广孝微微一愣,他自然不会觉得了李洪此问是要羞辱与他,因此很正经的言道:“自当是会的。”
李洪又问道:“那你知不知道有些人是靠卖自维持生计?”
姚广孝点头道:“此乃是生活所迫,虽说犹如斯文,却也能理解!”
李洪便言道:“那些匠户们便相当于卖字之人,他们无需格物,只需掌握我们致知之后得出的知识加以运用,而你我格物致知,便相当于造字的仓颉,自然不能和匠户混为一谈。”
“你想想,若无神农尝百草,燧人氏不钻木取火,嫘祖不传授种桑养蚕的讲演,你我此刻是不是还在毳毛饮血,赤身**?”
姚广孝恍然大悟,而李洪则继续趁热打铁道:“你且想象,你若是通过格物致知,运用得到的知识,令天下粮食不再紧缺,世间不再有因饥荒导致饿殍偏低易子相食的人间惨剧,那你还会被世间之人视作匠户?”
“非但不会,而是被视作圣人一般的任务,死了会有人将你封为神仙,世世代代有香火供奉!”
姚广孝只听得如此如醉,他不在乎死了之后有没有人给他香火供奉,甚至于他都不在乎他死了之后后世对他的评价。
毕竟他是真的不在乎功名利禄,不然也不会得了辅佐朱棣上位的从龙之功后,便二话不说,一点都不留恋的回去当自己的和尚。
令生前的名头他都不要,更何况是死去之后的事情呢。
他所作的一切,其实只是想着人生一世,总是要追求一番轰轰烈烈的,才算是不枉这一遭。
现在的姚广孝暂时还没有兴起造反的念头,因此正苦恼于要做些什么才能算是不枉此生。
直到现在听见李洪的一番言论,姚广孝这才突然明悟了,并且对自己外来的道路已经坚定了决定,这格尽万物之理,似乎比造反来的还要有成就感一些……
李洪根本不知道自己的三言两语对未来的历史轨迹造成了多大的改变,只是觉得姚广孝倒还真是个良好的听众。
李洪给出的底稿共有六期,其中前四期都是些高屋建瓴的学术论调,旨在让如今的百姓理解科学观念和科学观念的必要性,而后面两期李洪则是真的在上面写了一定的干货在其中的。
如今的报纸尚未发行,姚广孝或许还是第一个看到这份底稿的人。
而姚广孝的反应也确实没有出乎李洪的预料。
“这怎么可能!”
姚广孝看完了李洪剩下两期底稿,随后便倒吸了一口凉气,瞪大着眼睛,一脸不可置信的模样。
“自古以外便都是天圆地方,这世界怎么可能是一个球体!”
面对姚广孝的质问,李洪却是微微一笑道:“谁跟你说自古以来都是天圆地方的?”
“不就应该如此么?”姚广孝不解。
李洪笑道:“唐代的王冰注解黄帝内经的《素问》一篇时就说过,‘观五星之东转,则地体左行之理昭然可知也。’又有:‘地为人之下,太虚之中者也。’”
这两句话的意思,便是这地球其实乃是宇宙中的一个球体。
地圆说,后世公认是在公元前世纪,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提出这一概念,大约在公元前世纪,生活在亚历山大的科学家埃拉托色尼用几何学方法确立了地球的概念,再到了地理大发现时代,葡萄牙人麦哲伦的船队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它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向全人类证明了地球是圆形的说法。
可实际上,类似的学说在先秦的诸子百家时期便已经存在。
《尚书》中就有云说:地恒动不止,而人不知,譬如人在大舟中,闭牖而坐,舟行不自觉也。
身为百家之一不太出名的贵虚学派的创始人列子也曾说过:“运转靡已,大地密移,畴觉之哉。”
再后来汉代《的春秋纬》直接记载:‘天左旋,地右动’、‘地动则见于天象’。
所以实际上东方的历代先贤远比西方还要早的发现,大地是运动的,甚至还推断出来自西向东的运动轨迹。
“可即便如此,那唐代的王冰也不一定便是对的。”
姚广孝依旧不理解为何李洪如此笃定脚下的大地是一个球体,这才有此一问。
李洪答道:“你可曾去过海边,或是船只出港?”
姚广孝不懂李洪为什么又问了这么一个八竿子都打不着的问题,却还是老实回答过:“苏州虽无海,但水运亨通,自然是见过的。”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68read.cc。六八读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68read.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