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八读书 > 红楼从辽东开始 > 第三百一十五章 战起
加入书架 推荐本书

第三百一十五章 战起

小说:红楼从辽东开始作者:键盘战斗家字数:1822字更新时间 : 2022-12-10 23:13:43
最新网址:www.68read.cc

唐清安骑在高大的马匹上面,二十五岁的他,不管是精力还是身体,都在迈向巅峰的状态。

哪怕这两年的养尊处优,却并没有忘记锻炼。

因此身上的金色铠甲,没有需要改动的地方,和三年前一样的合身,显得整个人威势十足。

行动的大军,保持着安静,上万人的队伍里,只有脚步的声音,和盔甲武器碰撞的声音。

在唐清安身边,有军司的谢友成,徐辉,支使冯胜之,主判官顾应时。

然后就是参将李道信,郭英,亲卫营将领万三,王本。

负责朝鲜军的将领陈凯武,刘兴祚。

以及朝鲜督军林之远,府使权申旭,将领卢顺义,高金权,柳以全。

四名奔走陈德言,贾鉴,柳湘莲,陶杰。

陈德言虽然很少出现在金州,但是他多年来,负责金州在京城的朝堂关系。

且是平辽侯从小的结拜三弟,不论是资历,还是威望,都不比旁的人少。

柳湘莲前番在金江镇各位大老面前,讲解陕西民情,其才能也获得众人认可。

陈德言没有什么感慨,倒是柳湘莲。

第一次在这种大军之中,且身居核心的地位,如何又能不兴奋呢,只觉得整个人都被热血而包裹。

“其余方面效果很好,唯独最后面,将军提出要善待归顺的蛮民,不论是士兵还是百姓,很多人无法理解。

甚至有人喊道要杀尽蛮人,以绝后患。”

支使冯胜之,向将军提出了下面的人,他们内心的疑问。

今时不同往日,唯独冯胜之几人,还保留着初心,什么问题都直接询问唐清安。

其实就是这群人里面,也有人反对将军告示中的最后部分,但是没人敢出声。

唐清安当然知道很多人不能理解。

要论对事物认知的高度,唐清安可以非常确定以及自豪的说,这里没有人能比得上他。

三岁上学,二十二岁毕业。

古人说十年寒窗苦读,只为一朝争夕。

而他穿越前的时代,孩子读书最少的都在九年,九年是一条红线,是义务教育。

更多的都是在十五年,乃至十九年,甚至二十多年的读书生涯。

只阅读量上,任何一名普通的孩子,都能超过古代大部分读书人的水平。

不过当然有优势就有劣势。

人情世故这一块上,以家庭为单位的社会基础,当然比起以宗族为单位的社会基础,不受重视一些。

人情世故。

也不是全好,有时候没有才更好。

“人的一生,他所有的一切,力气,精力,身体都会快速的枯竭,唯独一样东西,它永远的不变。”

听到将军没有回答,而是讲起了大道理,在场的所有人,都竖起了耳朵。

将军虽然才年轻,但是以他的成功,值得众人听取他的教导。

“学问不会变,可以不断的学习,让自己的学问越来越精深,加深自己的认知。

认知,能决定一个人的眼界和成就。”

金江军还是金州军之时,金州军成军之初,唐清安强调将领们必须学会认字。

包括升职等等,其中一项要求就是能认字能写字。

现在金州军成为了金江军。

未来的地盘,人口的扩大,面对的形势将要越发的复杂。

那么金江镇的上下,对官员武将们的要求,就不能只是认字写字了,而是要具有学问。

偏偏读书是很辛苦的。

有的人明白了将军的意思,有的人只觉得将军说的有道理,还有的人没有听懂。

“对于善待归顺的蛮族,并不是因为我宅心仁厚,只追求自己的好名声。”

唐清安告戒了众人一番,才开始回答下面人的不满。

“我们是为了消灭仇恨,而不是制造仇恨,不分青红皂白的乱杀,除了制造仇恨,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奴儿干司有很多的部落,被老奴一一征服,不能因为老奴的血腥政策,就向无辜之人落下屠刀。

对于那些双手沾满百姓鲜血的刽子手,以及蛮族得利的阶层,咱们要清算。

但是对于那些无辜的百姓,我们要救回他们,让他们知道什么才是做人的道理。

什么都不管,杀光烧光的确是最简单的,最让人痛快的,可是也最容易让人迷失人性。

而一旦金江镇的士兵们,迷失了人性,那么将会成为一把双刃剑,最终伤害到自家的百姓头上。”

听到将军的话,大部分人都是认可的,还有少部人不认可。

唐清安知道会有人不认可,就从实际的角度出发。

“人最好杀,也是最难杀的,当人们没有退路的时候,就会坚持到底。

如果所有人都坚持到底,那么哪怕这场决战我们获得了胜利,剩余的人们会退入奴儿干司,大漠等地方。

如此宽广,人迹罕至的老林,大山,沼泽之地,从此成为我们难以根除的大患。

而且约束军队在外的行为,也是为了凝聚军队的战斗力,使精力不分散在破坏上,提高作战的胜利。”

这个道理并不复杂。

连日本的大名们都懂得这个道理。

日本永禄九年二月。

越后国大名上杉谦信出兵侵略常陆国,他抱着纯粹破坏敌国的目的。

战场之外,允许士兵们大肆破坏,掳掠贩卖对方的人口。

只过了一个月。

越后国大名上杉谦信改变了原来的计划,抱着征服的目的出兵下总国时。

就一改前态,特地制定军令约束士兵,要求不得在下总制造暴行。

金江镇这一回是收复故地之战。

还有一层意思,唐清安没有说出来。

那就是关于民族。

民族不能把自己框死,在唐清安看来,民族是无限的。

任何愿意接受汉文化,遵守制定的法律,付出义务获得权力,认为可以和平共处,共同发展的民族。

那么就是同个国家,同一条心。

只以血脉论,无疑是把自己限制死了,乃最下策。

金忠,吴成,薛斌,薛绶,吴克勤,吴克忠,吴瑾,毛福寿等等,这些不少为国立下战功,甚至其中大多战死的蒙古人。

比起李永芳,范文程,宁完我等这些汉人,要强了不知道多少倍。

这些汉奸,和这些蒙古同胞提鞋都不配。

在唐清安心目中,这些蒙古人才是同胞,而李永芳这等汉人,无论如何也不是同胞。

付出义务就能享受权利,不少蒙古人的家族,随大明国柞同样长存两百余年。

例如吴成,后代一直富贵到了崇祯末,随着京师陷落而被杀。

以大周上朝天国的姿态,文化碾压周边的国家,无人不慕大周。

不选择文化上面的优势,反而以血统论,那就是放弃了自己的最长处,给自己增加了一个瓶颈盖。

唐清安还在去前线的道路上,皇台吉一样如此。

他的身旁,范文程,宁完我等一众汉臣,大军之中,还有他两白旗中大批的汉军。

本来准备计划建立汉八旗,但是形势不由人。

金江镇的崛起,导致了汉军军心不稳,因此不敢把汉军分离出来建立汉八旗。

汉军仍然牢牢的控制在八旗将领的手中。

汉军的将领,孙德功,张忠,张士彦,石廷柱等人,知道自己手中沾染了无数百姓的鲜血。

为大周带去了不可计量的损失,因此死心塌地的跟随蛮族。

哪怕受到猜疑,也没有多余的想法,因为他们自己把自己的路走绝了。

这一回蛮族大军,因为没有蒙古人的帮助,只凑齐了十余万军队,其中大部分都是蛮人。

整个蛮族的青壮,被抽调了大半。

“此战必胜。”

皇台吉看向身旁的代善。

他没有父汗的威信,登上汗位以来,做了不少的事情,触动了不少人的利益。

很多人跑到代善身边,以此对抗他。

如果是寻常的时候,皇台吉有信心一一处理这些麻烦,但是现在形势不同。

蛮族必须上下一心,共同应对大敌。

虽然没有多言,代善明白皇台吉话里面的话。

“二哥,小时候你教我骑马,还记得当时跟我说的话吗?”

皇台吉突然改变了口吻。

代善明显愣了愣,没有想到皇台吉,会叫起他二哥来。

“父亲立国了,我们的国家,以后会越来越强大,征服所有的民族,你要快快长大,成为一名巴图鲁,随父汗征战。”

代善并没有忘记,反而记得很清楚,一个字都没有漏掉。

倒是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这么多的弟弟中,皇台吉会脱颖而出登上汗位。

大哥被父汗处死,代善作为次子,原以为汗位会是自己的。

“二哥的教导,我一直铭记于心。”

“你专心战事吧,我一定会全力以赴的。”

代善认真的说道。

他明白皇台吉为何找他诉说旧情。

听到代善的话,皇台吉才满意的收回视线。

对于自己的二哥,皇台吉看的十分清楚,此人对蛮国最有感情,因为他随父汗一手建立。

蛮族虽然只有十余万大军。

但是如阿克敦这等老将都还在,面对这场国战,人人一心奋战,没有畏惧之心。

而对方虽然有二十余万大军,却是多支军队联合起来的。

蛮族从弱到强,打败了多少次各种各样的众多联军,在这方面最有经验。

皇台吉并不认为自己会失败。

人人都不认为会是失败者。

五千朝鲜军。

在数百名凤城守军的带领下,悄悄的从凤城出发,经过斜阳站,到达通远堡,摸到了连山关治下。

连山关如今真的兵少了,只有百余人。

五千朝鲜军大喜。

蜂拥而上。

然后一条崎区狭隘的山道,只能并排两个人,反而拥堵了起来。

连山关的守军早已被惊动,开始了攻击。

朝鲜的士兵们也有火器。

和上回攻打连山关一样,还是发挥不了作用。

想要夺下此关,必须要付出性命的代价,连山关只有百余人,车轮战耗死他们。

可惜朝鲜的卫所军如何有这等勇气。

但是两千余驻守镇江多年,受到镇江军训练管理的两千余朝鲜军,还有数百名凤城守军,顶着头上敌人的箭失,攀爬连山关。

连山关的守军,用常常的杆子,一头有锋利的铁器,往下面连捅。

或者捅破对方的盔甲,或者面孔,或者推下去。

“嗖。”

来自朝鲜军中的一名弓手,射中了剁墙上的一名,探出身子正用长杆下捅的守军。

连山关终于开始有了伤亡。

“砰。”

好事成双。

几名鸟铳手,挤在一处凸出的山石上,向上面的剁墙一起射击,也击中了一名敌人。

可是山脚下。

已经有十几具尸体。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68read.cc。六八读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68read.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