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出酒
军医田卜又令众多民夫过来看病,民夫数百之众,呼啦一片全挤过来之时,挤的把小小的院子大门门框都要给挤垮了。
闹哄哄一片,任凭田卜如何声嘶力竭的呼喊说一个个来,没人听。
田卜这才后知后觉的想起,这样不行。
再挤要出事,院子中就升火熬着药,怕民夫们把药罐给碰撒了,匠人已经骂人了。
匠人骂人,民夫可不还嘴,一时间,眼看就要打起来。
卜虽说医术不错,但毕竟,之前也只是个医师而已,哪里遇到过几百人朝这边挤着要看病的阵仗。
如今场面,卜从来没遇到过。
怕出事,卜只好慌忙从人群中挤出去,去找刘关张三人求助。
而后,刘备派了几队乡勇过来,连赶带骂的把人从院子里到巷子里,拉成了两排,这才稳定秩序。
重新回到医馆,卜这才舒了口气,安心开始一个个号脉诊治。
卜医术或许可以,但是,他诊治速度有限,好久,才诊治七八人,队伍根本没动。
前边诊治的这七八个人,有人气虚,有人脾弱,有人肝火旺,卜一个个抓药开药,认认真真。
就这样诊治了七八个人之后,卜突然觉得不对了。
好像,这些病不是急病,病不重的话,不治也行。
当务之急,应是治急症。
卜一拍额头,幡然醒悟。
往下,卜就有的放矢,让人伸出舌头看舌苔,然后再上手一摸脉相,只要不是风寒之类的亟待救治的病,直接不开药直接让人让人走了。
第十一人,是个佝偻的老人,老人虚弱极了,把手伸过来时,喘气声如风箱一般。
卜上眼一看,就直觉这老人病重许久,怕要棘手。
果然,一号脉,卜眉头就皱起了。
正这时,有几个兵丁打扮的汉子过来。
为首的乡勇直接走到药堂来,一步跨过门槛,嘿嘿一笑,扬手很自来熟的跟卜打招呼,“听将军说,咱军中也有军医了,以后咱就是弟兄了。”
乡勇大大咧咧,撸起袖子,“来,先给俺看看,你看看俺手上长的这个疮,能治不?”
原来是,刘备看民夫都去瞧病了,顿时想到,众乡勇奔波近月,从未彻头彻尾找医师看过,刘备便也告知众乡勇,有空可以去找卜去瞧瞧。
于是,几个乡勇便来了。
卜正全神贯注的感受脉相,乡勇这一打扰,便无法集中注意力了。
不悦的抬眼看了一眼乡勇手臂上的疮,“无妨,非急症,明日再看不迟。”卜不耐说到。
一听卜现在不给看,乡勇头头顿时不悦,“你就给俺看看,能耽误啥事儿?”
卜不耐更甚,他抬眼,目视着吵闹不休的乡勇,“出去!看病也得有个轻重缓急!某说了,非急症,明日再看!”
卜生气无比。
这一下,乡勇头头也是个暴脾气,顿时觉得卜不给他面子,就跟卜吵了起来。
正被卜瞧病的那个老人,胆小怕事,撑着虚弱的病体,陪着笑,点头哈腰的,“让军爷先瞧,俺等等,军爷先!”
老人讨好一般,生怕惹怒了乡勇。
事情闹成这样,卜脾气也上来了,“老人家留步。”
卜叫停扶着门就要出去的老人。
然后,卜怒视面前乡勇,手朝外一指,“某说了!滚出去!”卜冷声训斥。
卜看着淡漠木然的一个人,脾气竟然一点不小。
怕这两人打起来,有聪明的民夫赶忙跑去叫刘备来了。
刘备闻言赶来,卜和乡勇头目已经怒目而视,相互瞪着,僵持好一会儿了。
刘备来的路上,已了解了事情大概,故而,来了之后,不由分说,直接训斥几个乡勇。
刘备当着众人的面,毫不留情的训斥着几个乡勇,“人说了,得分个轻重缓急,你几个没急病,等两日又如何?给我滚回去!”刘备脸一板,训斥着。
几个乡勇垂头丧气的赶忙离开。
带赶走乡勇,刘备神色又变了,变得面带笑意。
刘备转身,看着不卑不亢站着的卜,刘备点头赞叹。
“卜,此事你做的对,无论贵贱,按轻重缓急来治,万不能耽误急病之人。”刘备告诫到。
卜闻言,拱手一礼,正色道,“军师有令,谁有病,给谁治。”
刘备闻言,微愣。
“谁有病,给谁治。”刘备轻念了这句话,刘备心思细腻,如何不能体会到这话里的意思。
刘备笑了,对卜更是满意,对不在此处的李孟羲,对李孟羲给卜的军令也分外满意。
“卜,治病用药,但用便是,莫要省减。”刘备继续交代。
闻言,卜又是拱手一礼,又是正色说到,“军师有令,谁有病,就给谁用药。”
刘备闻言,又是一愣,然后哈哈大笑。
“好啊,好!”刘备大笑而去。
显然,李孟羲和卜这一对上下级,于医事一道,处处皆有考虑,不劳外人费心了。
有如此得力之人,刘备就觉得心情畅快。
再说李孟羲这边,随着时间的流逝,蒸酒器蒸出的烈酒如同是小的自来水水管一般,哗啦啦的流。
大量出酒的过程,持续了大概十来分钟之多,水酒八坛半,最后,蒸出来的酒,大致一坛。
出酒率,大致低度水酒,八坛出酒大概能有个一坛半。
后边还有酒能蒸出来,因为已经接了一坛的缘故,李孟羲迫不及待的想把酒拿给刘关张去看。
他嘱咐仆人们,说若是看酒流的少了,就再换个酒坛单接,然后,停火。
匆匆交代完,李孟羲便抱着酒坛,出城去找刘关张三人去了。
走在路上,李孟羲还想,据说,蒸馏酒最早元朝才开始有。
可是,在元朝以前,汉代的人,也知道蒸馏技术啊,比如青梅煮酒,就是喝酒时,稍微煮一下,酒中一些杂醇蒸发掉,喝起来口感会更好。
还有,前世曾经在哪看过一眼,好像是一篇考古相关的文章,说的是,从刘胜墓里,考古发现了一套蒸酒用的蒸馏器。
对,没错,就是蒸馏器,汉代已经有蒸酒器的技术,并且知道蒸酒该如何进行。
可这让李孟羲更疑惑了,既然汉代都已经有了蒸馏器技术,蒸酒的酒质又远超普通水酒,为何,汉代会没有蒸馏酒,这是为何?
好生奇怪。逻辑有不能通之处。
带着疑惑,李孟羲和弟弟一起,去庄园那里,路上,弟弟欢快的跑前跑后,嚷嚷着想喝一口尝尝。
小孩子不能喝酒的,李孟羲毫不留情的拒绝了弟弟的胡闹。
对了,墓里发现蒸馏器的那个刘胜,便是中山靖王……
也就是,刘备老祖宗。
很快,到了庄园。
远远的看到亭子中的刘关张三人,离得老远,李孟羲便举着坛子,开心的喊,“三将军!酒!酒好了!”
闻言,嗜酒如命的张飞呼哈哈大笑,远远的迫不及待的朝李孟羲,“快快拿来!”
至亭中,张飞迫不及待的,一把夺过酒坛,然后掀开盖子,陶醉的凑到酒坛上,狠狠地闻了一下。
然后,张飞迫不及待的催下人拿碗去。
要是普通水酒,张飞就直接抱着坛子灌了,张飞是实在舍不得让此酒香扑鼻的酒有丝毫浪费,这才一定等酒碗拿来再喝。
张飞抱着酒坛,如同抱着个宝贝,时不时嘿嘿傻笑一下。
刘备关羽二人,看的摇头不已。
很快,仆人便小跑着端着一摞酒碗过来了。
碗有了,张飞一手抱着酒坛,哗啦把碗一摆,倒酒。
酒倒了半碗,张飞一副馋坏了模样,端碗就喝。
虽不知这蒸馏酒有多少度,但看张飞这豪爽的一口闷的喝法,李孟羲惊讶。
半碗酒一口喝下,刚入口,张飞没忍住,一口把酒喷了出来。
酒辣的张飞直吐舌头,张飞瞪大了眼睛,眼睛圆睁,微微咳嗽,他看着李孟羲,“这酒,这酒怎地……”
张飞无法形容酒的味道。
李孟羲只当酒太烈了,张飞喝不惯,笑而不语。
张飞欲言又止的看着李孟羲。
张飞又拿碗,又倒半碗,递于关羽,让关羽也尝尝。
关羽端起酒碗,压住胡子,抿了一口。
酒入口,关羽眉头就直接皱了起来,关羽直接把酒咽下,然后和张飞一样,微微咳了一下。
关羽尝了酒,神情也和张飞一样,欲言又止的看着李孟羲。
关张二人喝酒的眼神都不太对,一点没有喝好酒应有的兴奋,李孟羲感觉情况不太对。
难道,酒有问题?!
张飞又倒酒一碗,于刘备,请刘备喝。
李孟羲瞪大着眼睛,盯着刘备喝酒的反应。
刘备为表示对李孟羲劳动成果的尊重,他倒是一口喝的比关羽喝的口都大。
然后,酒入口,刘备面部都扭曲了。
酒咽下,刘备咳嗽连连。
而后,刘备也欲言又止的看着李孟羲。
刘关张三人尝完酒了,皆是眼神古怪的看着李孟羲。
李孟羲觉得气氛有些不对了。
酒有问题还是咋了,李孟羲眉头微皱。
酒坛就在石桌上放着,李孟羲走去,给自己倒了一碗酒。
李孟羲决定亲自尝尝,看这酒到底为何喝的三英沉默不言。
端碗,喝了一大口,烈酒入口,火烧一般的感觉瞬间麻痹了李孟羲的舌头,酒精的味道沿着口腔直往鼻子蹿,一瞬间李孟羲觉得自己的鼻子失去嗅觉了。
李孟羲被一口酒呛的咳嗽连连,口中的酒直接吐了出去,李孟羲呛的眼泪都出来了。
这口感不对,酒精太呛人,跟白酒绵柔的口感根本不一样。
李孟羲被这酒呛的干呕不止。
喝过一次刚蒸馏出的酒,李孟羲此时就突然明白了,为什么汉朝已有蒸馏技术,却没有发展出蒸馏酒的原因了。
因为刚蒸馏好的酒,味道太刺激了,简直不能忍受。
更多的技术细节,李孟羲突然就想起来了,好像,酒好像出锅还要需要放置一段时间酿一下,让酒口感柔和之后才能喝。
蒸馏和蒸馏酒之间,还缺了一个技术环节呢!
按照技术发展的脉络来看,原始时期人类发现把水果堆积起来放一段时间,然后会产生一种好闻又好喝的东西。
于是,最早的酿酒术出现了。
接着进入文明时代,人们慢慢依靠经验,学会了用粮食来更高效的酿酒。
古代酿酒技术的发展来自于经验的总结。
技术的推动力来自直观直接的经验,那么把酒热一下蒸馏一下会好喝一点,这是直接经验,汉代人已经摸索到这一步了;而把酒蒸汽收集起来,这就是非直接经验,而是拐了一个大弯了。
汉代有众多的人口,众多的基数,在众多的人口基数下,或许曾有极少数酿酒匠人有试过收集酒蒸汽来收集酒。
可问题就在这里,酒刚蒸馏出来,难以下咽。
一试蒸馏酒不好喝,就没人再用这个方法了。
而发现蒸馏出来的酒不好喝之后,还继续用昂贵的酒蒸馏那么一小点酒,还不喝,还放几个月,这么做的人几乎没有,因为没有理由和推动力去这么做。
依赖于经验总结方式的技术提升,技术改进的可能,全凭概率。
试过收集酒精蒸汽的离经叛道的酿酒师,可能万人中才有一个,而这一万分之一的酿酒师中,尝过刚蒸馏出来的酒不好喝,还继续蒸馏,而能想到把蒸馏酒窖藏一段时间的人,更是万中无一。
一万分之一的一万分之一,是千万分之一。
在如此小的概率之下,汉代千万之巨的人口,其中竟无一人能想到把酒蒸好,再放置一年半载,想来很正常了。
所以古代中国虽然有着强大的人口基数带来的红利,基本盘大,实用技术发达,但是经验科学占据主流,理论科学不成体系,这带来的后果是,一是技术发展迭代慢,二是当经验科学达到顶端时,难以再进一步,好多东西能领先世界千百年,可千百年后,还是一个样。
李孟羲想通了其中要害,他明白了为什么汉朝有蒸馏技术,却没有蒸馏酒,甚至到后来频繁战乱,连蒸馏技术也失传了,他明白原因了。
蒸馏技术和蒸馏酒,不是有一就有二的,其中还差了至少一个技术环节。
而按古代技术缓慢发展的速度来看,一个技术环节,只依靠经验,需要漫长几百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慢慢摸索才能改进。
而汉代到元朝,正是千余年的时间跨度,蒸酒技术到蒸馏酒,这一千多年,依然没跨到这一步。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68read.cc。六八读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68read.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