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春秋有义
人之心,宜有仁义,春夏秋冬四季,其最宜者久不战,则此世则皆平矣!——华夏鼎世
九合诸侯之后的齐桓公,也开始感觉身体的极限快到了。在没有管仲的日子里,原本的好兄弟鲍叔牙根本就没有那般能力辅佐现在的齐桓公吕小白。
“叔牙,你看现在的齐国,会不会永远称霸下去?”齐桓公是真的无聊了,又不能直接自杀去死,所以干脆就在老朋友这里打趣,看看有没有什么别样的乐趣。
“齐侯,你是多虑了。齐国的发展不是一两个人能够控制得住了,但只要有了稷下学宫,至少不会衰弱下去。”鲍叔牙自吕小白成为齐桓公之后,便把位置让给了管仲,自己退居二线。这样的高尚品质在当时还引起了不小的反响,使得管鲍之交成为了一段佳话。
可也就是这般佳话,使得齐桓公吕小白和鲍叔牙的关系已经不是曾经那般熟悉了。所以齐桓公吕小白在习惯了管仲叫自己桓公的时候听到齐侯的称呼,甚至恍惚了起来:“人世间匆匆而来,匆匆而去,真是奇怪又唏嘘啊。”
从这以后,齐桓公便彻底的不理政务了,反而让竖刁和易牙这两个宠臣玩弄于股掌之中,使得齐国的霸主地位连连下降,最终被后来居上的宋国给拉下了神坛。
齐国的事情越来也乱,使得鲍叔牙实在没有办法,把高溪给请了出来:“高上卿,有办法灭了竖刁和易牙吗?”
高溪不仅是和齐桓公吕小白一样,都是姜子牙的后人。而且高溪位高权重,甚至和管仲相比都要更胜一筹,是绝对的齐国实力派。而鲍叔牙之所以找高溪,很重要的一点便是高溪手上有兵。
“桓公信任我没办法,再说了,竖刁和易牙都是小人物,你要是让我动手,世人该如何看我,该如何说我?”高溪就是因为常年身居高位,对于政治上的事情已经看得很透了。虽然知道竖刁和易牙都是绝对的小人,但没办法的是齐桓公认啊。
齐桓公吕小白绝对是个人物,要不然也不会认可管仲这个当初差点杀了自己的人。所以现在的齐桓公吕小白一定也知道竖刁和易牙是小人,只是这小人是能让自己开心而已。
高溪就是因为看透了这个,才明白傻竖刁和易牙不容易。
“那就放任那两个混蛋在齐侯面前嚣张?咱们齐国肯定会在这两个人手里完蛋。”
“你先回去好好休息休息,等你什么时候把齐侯的称呼改一下的时候就明白了。至少...现在不能动竖刁和易牙。”
鲍叔牙灰着心的离开了高溪的住处,高溪望着鲍叔牙的背影,眉头紧紧的皱了起来......
宋国貌似已经感觉到了齐国的霸主地位正在动摇,而此时楚国也开始了同样的霸主想法。所以宋国和楚国的关系,开始越来越僵。
宋恒公御说看清了楚国的想法,知道楚国这个庞然大物的综合国力要远超自己,根本没有办法与之抗衡。所以宋恒公总是劝告自己的孩子兹甫:“别老想着争霸的事情,你看看齐国就算是霸主又能怎么样,还是开始衰弱了。你就把自己的那摊子事做好就行了,别搞不清楚自己的实力,最后让人家给灭国了。”
这些年虽然有九合诸侯的齐桓公在,但也不可能同时让华夏所有的诸侯王在同一时间全都听从命令。所以诸侯国之间的征伐,你吞并我我吞并你的事情屡屡不止。那些小诸侯国没了,反而越大的诸侯国越大。
宋桓公是看到了许多真实的案例才知道一个国家要想富强有很多种办法,但唯一注意的问题便是不能惹自己惹不起的势力。齐国靠富裕,楚国靠地界,秦国靠战力,晋国是最综合的一个。这四个最强的诸侯国宋国是一个都惹不起。现在宋国在齐国刚刚衰弱的时候冒出头来,还要和楚国死磕,这明显就是在找死。
宋恒公的认知出现了错误,不了解自己的儿子兹甫是个极其看重道义的人。而这种人是好人和坏人不好说,但一定是好面子的。所以在自己这么数落,把话说的如此没有退路的时候,兹甫当然不会认同:“就算是被灭国也得漂亮的消失。父亲啊,我还是那句话,不管是什么样的人,背后有什么样的势力,事情到了最后还是要讲理的。使他们楚人先找的事情,怎么现在赖到咱们宋人的头上了?”
“没想到这么久了你竟然还是这般想法,看样子你是无可救药了。孩子,齐国和楚国都不是咱们能惹得起的,宋国争霸的事情,就别再想了。想想今年的秋收,咱们宋国的粮食还够不够用,需不需要去齐国借粮。”宋恒公即便到了这个时候,还是坚定的认为自己的长子兹甫最适合宋国君主的继承人。
“父亲,今年秋收的粮食我统计过了,够用。”兹甫现在可以说已经是宋国的实际统治者,而这种情况父子还能如此的和谐,也多亏了兹甫这人的心中是有仁义的,知道自己的一切都来源于父亲,只要父亲在世一日,自己永远就是个公子。
不久之后齐国传来了消息,说齐桓公最后被两个宠臣竖刁和易牙囚禁而死,公子之间为了争夺最高的统治权,也打得不可开交,根本无暇顾及齐国之外的事。
所以楚国在此时对宋国发难,趁着宋桓公也刚刚离世的时候,把刚即位的宋襄公兹甫给囚禁了起来。虽然最后宋襄公兹甫活着从楚国回来了,但内心里的委屈无法释放,最后因为郑国的挑事,对郑国展开了进攻......
和郑国约战的地方在一个叫泓水的地方,但宋襄公兹甫没想到竟然见到了楚国的军队。
“郑文公,你好不要脸啊。”宋襄公兹甫的话,让郑文公的脸色很不好看:“你这话说的,我们郑国一直都依附于楚国,现在小弟有事大哥来帮忙,难道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吗?”
以仁义为主的宋襄公自然受不了这样的回答:“还依附,还小弟大哥的,你们郑国人的脸都被你丢尽了。要是觉得想找个依靠,干脆就入了楚国,在楚国当个大夫不就得了?何必假惺惺的作为诸侯王来和我谈判?叫你主子来,别给我浪费时间。”
宋襄公说完后脸就红了,因为觉得自己说的太过分,一点面子都没有给,算是把话给说绝了。
果然,郑文公气的差点没有翻过劲来,咬牙切齿的说到:“不谈了,进攻,给我进攻。”
本来宋国中也有人才,就是宋襄公的哥哥目夷。
目夷不仅在齐桓公死后亲自主持宋国帮助齐国平定内乱,也在宋国组织的鹿地会盟的时候劝说过宋襄公不要冒出头来争夺霸主。但宋襄公不听,使得齐国和楚国恨得牙痒痒。
而这时候郑国和楚国的军队冲过来的时候,目夷再次的把建设性意见给说了出来:“襄公,郑楚联军兵多,咱们兵少,趁着他们渡河的时候攻打他们,消灭他们吧。”
宋襄公望着正在艰难渡河的郑楚联军,在思考了一小会后摇头道:“不行,咱们宋国是仁义之国,宋军也是仁义之军,怎么能趁着人家渡河来攻打他们呢?”
就这样,宋国失去了最好的一次战胜郑楚的机会!
等郑楚的军队上了岸后,已经累得精疲力尽了。这时候目夷再次抓住了时机,赶紧劝说道:“现在趁他们虚弱的时候,赶紧进攻吧。”
这一次宋襄公连想都没想便拒绝了:“等他们列好阵,我要在战场上真真正正的打败他们。”
目夷看到这里,知道宋国要完了。在经过一番思考后,便直接骑上了马,恶狠狠地瞪了宋襄公一眼,然后绝尘而去。
宋襄公看着目夷的离去,深深的叹了口气,然后突然对着周边的将士说到:“诸位,你们是不是觉得我有点傻?”
在这种时刻,宋国人哪里还能说出什么话来,所以便冷场了。
宋襄公不怕,因为自己对于仁义的定义,使得宋襄公根本就无法意识到自己错在哪里:“诸位,这世界是存在真理的。就好像人们的生老病死一样,谁都不能不死。想想咱们为什么这个时候和他们开战,还不是因为躲过了春秋两个季节吗?咱们不管是输还是赢,他们不管是输还是赢,国内的百姓都有饭吃,所以这仗输赢是无所谓的。人活在世啊,要的是一口气,气没了人也就没了。”
郑楚联军的距离越来越近,可宋国人还都在想着仁义的事情。所以结果自然很明了——宋军大败,彻彻底底的大败!
宋襄公的这一败,不仅自己身负重伤,连带着宋国积攒的几百年实力也岿然消散。无数宋国人的心里都在纠结着自己为什么会输的那么惨,到底是为了什么。
最关键的在于,宋国人开始怀疑仁义到底是不是有用的,老祖宗留下来的那些说法该不该继续遵从下去。于是宋国乱了,开始用拳头说话使得宋襄公拖着伤痕累累的身躯到处讲着仁义的重要性,以及宋国存在于世的意义。
最终宋襄公倒在了仁义的路上,但宋襄公那春秋不战的仁义之说,则在华夏起了影响,使得华夏在这段时间里不少人有了反思。毕竟夏天太热,盔甲战马不利于作战,而冬天很多时候都是君子无衣,小人无褐。所以最适合战争的春秋如果不战,也就预示着一年都应该不战了。
所以虽然宋国输了,但其影响,渐渐的在华夏有了支持者......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68read.cc。六八读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68read.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