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城濮之战
兵在行中实颇不善制之,谁能看得其透,谁能透得全局,则为终之胜者也!——华夏鼎世
宋襄公输了,并且在回到宋国不久之后便离开了人世。而宋国之所以会输,也完全是因为宋襄公那所谓的仁义。所以仁义到底该不该传承下去,使得华夏开始了一番讨论。
最容易发生这种争论的地方,自然是在齐国的稷下学宫了。所以宋国和郑楚之间的战争,余战之后,齐国却成了焦点。
“齐侯,现在稷下学宫的学者天天在打架,搞得稷下乌烟瘴气的,得管管了。”此世是齐孝公的世代,身边没有管仲鲍叔牙高傒等人的辅佐,自身又没有齐桓公的能耐,自然也说不出来什么:“稷下学宫是个言论自由的地方,哪是你我能够管得了的?”
齐孝公叫吕昭,是当年宋襄公带着曹国卫国和邾国把竖刁和易牙拥立为的公子无亏打败后拥立上来的。所以吕昭的心里多少是有些支持宋襄公的仁义,也就不想阻止稷下学宫对于仁义的争执。
稷下学宫里的学者数量越来越少,因为从齐桓公和管仲创办稷下学宫的时候,各个诸侯国便找到了相同的办法,纷纷在自己的国家里,创办相应的宫院。而数量越来越少也就预示着质量越来越高,曾经那些类似市井谩骂的语句,也变成了争辩。
于是,各种学说纷纷从市井中出来,走向了华夏最高的地方——统治者!也走向了华夏最低的地方——黎民百姓!
至此之后,华夏的文化研究,才算是真正的开始......
晋国是大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大国。而当重耳成功的回到晋国,并且成为晋文公的时候,晋国的发展像极了齐桓公时期的发展——成倍增长。
不管是经济还是军事,包括人口的数量,已经让齐楚秦三个诸侯国产生了忌惮,所以在齐国和秦国的怂恿之下,楚国冒出了头。
楚国此时的君主是楚成王熊恽,也是个有魄力有心计的君主。并且还是为数不多和晋文公重耳一样,经历了齐桓公世代的诸侯王。而且在和宋襄公的战争中赢得了最后的胜利,使得楚国的国际地位,瞬间的压住了齐国,可以和晋文公重耳所在的晋国一较高下了。
世人都知道重耳是从险境中出来的,但很少有人知道熊恽也是一样。
在楚国的国内永远都不是一个君主能够说的算的,像极了洛邑君王的楚国君主,自然每一次继位都是楚国国内的各方势力角逐。于是楚国君主的成了楚国境内是鹰派还是个鸽派的完美平衡,直到楚国君主彻底称王那一刻开始,则变得有些不受控制了。
如果说晋国研究的是齐楚秦,那么楚国则研究的是洛邑。
由于国内情况不同,楚国君主认为自己就是周世君王一般的人物。自己称王也只是最开始的一种试探,并且在和齐桓公争霸的过程中,虽然失败了,但‘王位’ 保留了下来,就等于楚成王成功了。
楚成王见重耳所在的晋国如此强大,深知自己国内的势力没有能够抗衡的。而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快速的消灭晋国,从而让洛邑失去这么一个强有力的助手。
晋文公重耳也在想,齐国对自己的归国是有恩的。秦穆公也是一样,都对晋国有恩,是不能恩将仇报的诸侯国。
所以...自称楚王已经有一段时间的楚国,则成了晋文公重耳的绝对敌人,是晋国称霸的唯一绊脚石。
楚国人有了预知性,因为晋国国内的各方势力也纷纷把兵力物资运到了南边边境。所以楚国人也做出了决定,把兵力和物资运到了北边,以防止晋国的偷袭。
双方都不敢先动手,毕竟缺个由头。于是双方选啊选,最终把刚刚当上‘霸主’不久便因为仁义落得失败的宋国,当成了双方都有的理由。
宋国现在的君主是宋成公,吓得那是连连求助。而齐国给的答复是国内不稳,不可帮忙。
失去老霸主齐国的帮助后,宋国不敢动了。毕竟能够和自己领土挨着的齐楚晋,齐国已经明确的表示不帮忙,一旦自己偏向晋楚任何一个国家,都会遭到另一方的打击。
然而风欲静但树不允,楚王明白拖下去楚国肯定麻烦更大,所以干脆就对宋国动了手。
宋国一看这种情况,顺势的倒向了晋国,连连称赞晋文公是和齐桓公一样的人物。也就等于晋国现在和齐桓公时的齐国一样,都是霸主一样的存在。
晋国因为自身的原因,也愿意为宋国出这样的头。所以晋国和楚国之间的决战,渐渐的开始了......
双方选择的战场不是宋国,而是选择了卫国的成濮之地!
原因也很简单,就是觉得成濮地方足够大。毕竟是大国之间的决战,是不能在山沟沟里进行的。
这次参战的双方也很多,晋、齐、秦、宋,楚、陈、蔡、许、郑皆参与了近来。其中晋齐秦宋为为联盟,楚陈蔡许郑为联盟,纷纷派了精兵强将前来参加。
本来洛邑的君王也想参与的,但最终没有结果。因为有两个原因,第一个是晋楚两国争得的霸主的地位,根本就没时间搭理洛邑的君王。另一个原因则是君王姬郑也明白,不管谁输了,洛邑还是惹不起。所以干脆不管了,谁输谁赢无所谓,只要最终给自己点好处就行。
鉴于洛邑的主动沉默,晋楚自然放开了手脚,在成濮这个地方排兵列阵,展开了决战。
晋国这边的联盟力量明显要比楚国强大得多,东南西北四个最强的诸侯国其中三个在晋国这边。而楚国也愿意这样,毕竟自诩王的人自然认为可以战胜世间的一切。
双方的主帅也是两国的绝对主力。晋国这边是先轸、赵衰、栾枝、胥臣、郤溱、狐毛、狐偃,都是当年跟随重耳经历艰险的人。并且以先轸率领中军,郤溱为辅助。狐毛率领上军,狐偃辅助。栾枝率领下军,胥臣为辅助。楚国这边是子玉成得臣、子上斗勃、子西斗宜申、还有斗越椒组成的若敖之六卒之兵。其中子玉成得臣为绝对的主力,子西斗宜申做左军,子上斗勃为右军,其他的伺机支援。
强强对决的结果,便是所有人的脑袋上都绷着弦,生怕慢了一步掉了脑袋。
“先轸,晋侯没有忘记自己的承诺吧。”子玉成得臣的这句话说出了两点。第一是晋国的君主是侯爵,而自己楚国的君主是王,算是打压一下晋国联军的气势。另一方面则是当年的重耳曾经受过楚成王的优待和保护,所以做过一些承诺。
而先轸作为当年跟着重耳一起流浪的人中一员,自然明白子玉成得臣的话里之意:“子玉,我家君主自然没有忘记自己的本分。作为华夏周世的一员,肯定不能做出格之事的。即便是争霸,也是咱们之间的事情,切不可让洛邑伤头脑。现在,我就带着我们晋国的联军朝后方退让,你尽可以攻过来。”
先轸的话说完后,子玉成得臣的眉头就皱起来了。如果自己的话里有话,那么先轸就等于话里有话中的有话。一方面说是华夏周世的一员,摆明了就是说楚国称王这样的行为,是绝对出格的行为。而后来说让自己尽可以攻过来,也是险自己不仁义。
这时候子玉成得臣想起了当年和宋襄公之间的战争了——虽然赢了战争,但宋国却永远的有了仁义之名!
双方各有所想,但战争不是一两个人能够决定的,自然没有办法说打就打,说不打就不打。
晋国慢慢的往后退,一直退了九十里,算是三舍之地。而楚国则步步紧逼,等到退完九十里晋国联军不动的时候,楚国开始进攻了。
先轸见楚国开始了进攻,赶紧让下军的胥臣所率的将士,用虎皮蒙在马的身上,冲击楚国右军的陈蔡两个薄弱点。
在陈蔡败退,楚国右军受挫的时候,赶紧进行支援。这正好中了晋军的计划,使得晋军的上军统帅狐毛,赶紧把将佐的旗帜后退,引得楚国联军攻了进来。晋国的下军栾枝也开始了自己的表演,把战车装备上树枝,也做了百逃的景象。这让子玉成得臣高兴地要死,顺势的进攻了上去,忘记了支援陈蔡两国。
在楚军进攻的时候,先轸发现了楚军前后不接的弱点,然后亲自带领着晋国的中军,和郤溱一起,把中军所有的实力全部运用在了这次的进攻上。
于是楚军被晋国分成了两段,前后不得相连。
狐毛和狐偃顺势反击,进攻楚国的左军,使其溃败。
这是一场没有任何悬疑的战争,齐国和秦国甚至还没怎么参战便结束了。
这场战争的胜利者是晋国,而且是完胜。
子玉成得臣虽然在最关键的时候停止了进攻,没有算是彻底的败了楚国的家底。但信心之上,已经没有了刚来的时候那种气吞山河了。
在双方班师回朝的路上,子玉成得臣由于羞愧万分,在楚军中,当着所有人的面自杀。而消息传到晋军的时候,晋军也在原地为子玉成得臣做了相应的仪式,以表心意。
于是自城濮之战以后,楚国被晋国彻底的打压了下来,使得晋国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霸主。晋文公重耳也成了自齐桓公之后的另一位,可以完全凌驾于君王之上的诸侯王......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68read.cc。六八读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68read.cc